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开始出现,90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与80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与特点、社会融合、市民化进程、社会保障等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发展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与上一代农民工的差异和变化,对调整、完善我国农民工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使其个人得到了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离城返乡,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了第一代农民工开始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教育程度不高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这种现状势必制约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也对其个人带来不利影响,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农民工正在进行着代际转移,第一代农民工因为年龄的原因,同时由于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大量的优惠政策,许多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务农,而第二代农民工也就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打工者的主体。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之中,理应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被首次写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伴随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层次矛盾的不断加剧,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他们婚姻与家庭的问题研究,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我国学者在婚姻观念、通婚圈、择偶、婚前性行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模式和家庭稳定性的关系研究明显不足,有待系统和深入。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旅游市场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里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都不同于老一代的农民工,是一个潜在的出游率较高的客源市场.文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旅游市场开发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新生代"农民工旅游市场开发的意义和前景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开发...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的社会融合,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融合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农民工这一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具备社会融合的客观条件,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均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当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实际社会融合程度仍不容乐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文章对自我角色认同这一表征进行了多分类无序变量的逻辑回归分析和交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文化水平、收入、婚姻和行业等因素。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各项基本权利的政策建议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意见,以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程度,早日实现农民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大中型城市中二、三产业迅速崛起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了上一代农民工的主体地位,成为我国新时代的建设主体。但“民工荒”现象也随即暴露出来。笔者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出发,通过他们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与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社会大流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农村和城市的"夹心层",有着农民工和工人的双重身份。而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限制了他们以后的发展。探讨新生代农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个新生的群体,而且有助于给现在迷惑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些方法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驱动力。本文借鉴西方城市学理论,尤其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对移民问题的分析框架,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制度融入和文化心理融入等维度透视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剖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的主要障碍,并对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大众商务》2010,(14):292-292
农民工产生于中国的特殊条件,形成后具有了自身独特之处。历史的产物必然在历史中消亡,种种现状显示出农民工对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对农民工形成和特点的分析最终得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代工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但企业管理者还未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与诉求,当下用工市场频繁出现的"民工荒"和"高离职率"说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机制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修正了其激励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产生于中国的特殊条件,形成后具有了自身独特之处.历史的产物必然在历史中消亡,种种现状显示出农民工对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对农民工形成和特点的分析最终得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江苏省的具体情况,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当下新生代农民工道德认知与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今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然而,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通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寻求相应的对策,有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发展,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用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小企业的就业主体。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频繁,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对兰州市中小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和访谈分析,进而提出响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凸出.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的分析,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工群体特征发生变化,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种需求.本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于第一代农民工的变化和需求,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探讨企业应该如何转变传统管理模式,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20.
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海华 《全国商情》2006,(11):100-10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工的大量出现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发展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时,我们应从更多方面更全面地关注他们的特点和发展。本文主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如何让其更好地发展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