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环保设施建设不足降低了环境质量等等。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积累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根据河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指出河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物质、制度、文化、行为四个层面分析探讨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系统性地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文章以工厂的烟尘对邻近财产所有者带来的损害这一例子引出对负的外部性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近三十年高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过程,如政企分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外开放等,也是一个不断产生外部性问题的过程,如分配不公、腐败、环境污染等。而今,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政府提出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效率与公平并举是一个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更新,则是一系列重大制度变革的前提保证。对外部性问题研究引起对社会整体资源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镇化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文明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并且使城镇化能够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必须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进行探索和发展,改变固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生态文明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打造精神与经济和谐发展等方法,使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更绿色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张小青 《经济师》2004,(12):35-36
政府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定位是由市场机制的外部性引起的。改革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制定城镇化发展的法律并监督法律的执行 ,优化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对于协调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汽车消费会产生废气、噪音及相关的热导效应等环境污染和道路拥挤的负外部性问题。大气环境与道路的共有资源特征是造成汽车消费污染和道路拥挤负外部性问题的经济根源,矫正负外部性问题需要通过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法规和行政制度安排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认为,负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社会效率的丧失.滹沱河流域岗黄段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负外部性数据证明了外部性的存在,这需要通过对这些负外部性的转化来防止负外部性带来的损失.我国农村水利设施的负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产权界定不清晰、单一化等问题,这就要靠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社会主体协调合作,才能发挥水利设施对农业和社会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也会给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经济发展带来难题。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开始通过构建新型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域等方式来变革传统的法律制度,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就珠江流域而言,构建合理的水源林区划管理和利益分享机制有利于解决世居民族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原有的生态区划和生态补偿等相关环境法律制度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以浙江省鄞县为例,研究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主要生态问题,并在剖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负外部性的全球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加速环境污染的扩散 ,在WTO框架下的治理主要体现在绿色贸易壁垒 ,而在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交织 ,依靠这种易演化为贸易保护的经济手段治理负外部性的方式 ,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补偿是一种促进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经济手段。文章主要探讨了湿地生态补偿的关键性理论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模型;提出湿地生态补偿原则以及湿地生态补偿措施的成本构成;分别从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情形下探讨湿地生态补偿责任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的确定、湿地补偿率的确定、优先补偿区域的确定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源保护区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发,运用外部性理论对水源区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间的关系及区域内农民、区域外社会成员、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探讨,并通过水权理论提出了解决水源区生态保护外部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速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主要表现为城镇、农村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应通过选择合理的城镇化模式、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改革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用制度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只有解决了农村的人口与贫困问题,才能解决整个中国社会的人口与贫困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村的发展问题,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农民的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用制度引导农民跣出人口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革开放大业推向前进,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15.
黄风 《当代经济》2007,(11):30-31
在中国,只有解决了农村的人口与贫困问题,才能解决整个中国社会的人口与贫困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村的发展问题,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农民的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用制度引导农民跳出人口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革开放大业推向前进,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并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本文提出,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政府要强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扶贫开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及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因此,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面临的资源生态问题严峻,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节能环保方面还未全面发挥其功能。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之一是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推进节能环保型城镇化重在消除外部性影响,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和激励功能,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9)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之下,结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城镇化"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文章分析了"人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的核心地位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现行土地制度和提高农村地区文化水平等角度提出了目前实现"人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解决农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保障;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