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农户联保贷款是指由社区居民组成联保小组,贷款人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是为解决农户贷款难、  相似文献   

2.
农户联保贷款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联保贷款是信用社的一个重要信贷产品,随着国家把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做为“富民工程”来抓,农户联保贷款在信用社贷款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以A县联社为例,2003年农户联保贷款占总贷款的34%;2004年农户联保贷款占总贷款的49%;2005年农户联保贷款占总贷款的66%,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户联保贷款在操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隐患。一、贷款介绍信只给了推荐人权利,而没有约定推荐人应  相似文献   

3.
农户联保贷款是当前许多农村信用社实行的一种贷款方式。联保贷款间接便利,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抵押难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但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农户联保贷款是小额贷款的主要品种,农户联保贷款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有效地支持了"三农"的发展。本课题采用山东省荣成县域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联保贷款需求现状,联保贷款申请意愿,分析探讨不同情况下的农户联保贷款的获得情况以及联保贷款资金是否达到满足。研究表明:存在难以选择合适的联保人的问题,贷款发起人与联保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邻居、亲戚和朋友,借款人对小组联保人的考察主要是基于自己的了解和判断,贷款发起人与联保人之间存在权利义务不对等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以交易信息这个崭新的角度对农户联保贷款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提出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是制约农户获取贷款的因素之一。联保贷款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凶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户在选择联保贷款小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分析农户在联保贷款中的信任选择趋向,为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本世纪初以来,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经验的农户联保贷款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对于缓解农民贷款难、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户联保贷款蓬勃发展背后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论文在我国农户联保贷款通行模式框架下,对制约农户联保贷款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防范及绩效改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云南金融》2011,(10):35-35
基本概念 农户联保贷款是指不少于3户的农户组成联保小组,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和消费等用途、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相似文献   

8.
农户联保贷款是农村金融产品的一个创新,为农户贷款难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然而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及一些客观原因,致使农户贷款中出现大量的不良。本文通过对德惠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调查,深入分析农户联保贷款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 梧州辖区农信社自开办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以来,截止2003年3月底,已有近90%的县(市)联社、44%的农信社开办了此项业务.累计已向1188个联保小组发放7034万元联保贷款,累计支持农户5900多户.联保贷款累放额及支持的农户数逐年增加.2003年3月末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4550万元,占同期农户贷款余额的5.36%,分别比2001年和2002年末上升2.48个百分点和0.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联保贷款业务在梧州辖区呈逐步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0.
农户融资难题是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基于连带责任、信息对称和相互监督为设计基础的农户联保贷款是当前农户融资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实际担保能力缺失、违约的羊群效应和违约成本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当前农户联保贷款规模下降、风险上升。本文通过logistic模型的农户联保贷款还款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联保小组的信息传导效果、地区信用状况等是影响联保贷款不良率的显著因素,并以此提出有效提高联保贷款信贷质量、优化联保贷款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贷款的两种主要方式.自推广以来,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最近,笔者对庆城县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农户联保贷款是指在同一社区内,由无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共同相互联保,信用社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贷款的一种联保互助形式.农户联保贷款是信贷支农工作中的一大创新,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和完善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工作的长效机制。涉农金融机构要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把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和改善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宽农户联保贷款的服务领域。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户联保贷款管理的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当地"三农"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长远规划,建立推行农户联保贷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加大支农信贷投入,解决农业信贷服务范围广、贷款数额小且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状况,解决农民因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将乐县从1999年起率先在万全乡进行试点、并在全县逐步推广了“农户联保贷款”模式。到2000年8月止,全县成立了3000多个联保小组,1.5万多户农民参加联保贷款,占全辖农户的45%,与140多个行政村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种烟户、食用菌栽培户建立了信贷关系。2000年1—8月,全县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1565万元,占农户贷款累放额的98.06%,占全县信用社贷款累放额的29.83%,深受农民的欢迎。  一、…  相似文献   

15.
农户联保贷款开展以来,在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的信贷投入、防范信用社信贷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联保贷款的逐步推广,一些潜在的、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地显现和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拓展农户交叉联保贷款业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交叉联保贷款,可以有效地解决同行业、同产业、同地域农户联保贷款形成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它对拓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帮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开发贷款品种。一是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按照"多户联保、余额控制、周转使用、按季结息、分期还款"的原则,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签订联保贷款协议,明确信用社、联保小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信用社根据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状况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贷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由于经济规模小,与金融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致使难以获得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制度通过连带责任在成员间形成风险识别和相互监督机制,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联保小组必须保持一定的规模,太大会导致“搭便车”和小组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太小易使成员之间形成共谋,二者都会使农户联保的作用丧失。因此农户联保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发展合作经济、民间金融等方式以适应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的显著提高。江西省玉山县横街乡农信社积极依托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走出了一条以协会为载体,推动联保贷款发放,促进联保贷款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1997~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订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货款管理指导意见》,农户联保贷款作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孪生兄弟适时推出并不断成长。随后200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又印发了《农村信用社农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