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垒:欢迎各位老总和来宾来到总裁圆桌论坛。今天和各位企业界人士一起探讨两个问题:国际化和创新。今天上半场和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HR如何为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企业的竞争因全球化而变得国际化,所以,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国际化的竞争也是竞争对手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很多中国人拿着哈佛MBA经典教材作为宝书,而西方的经理人则在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和《易经》。在这种东西文化交融、全球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意味着什么?如何界定?如何选拔?如何培养?如何任用?这是我们今天非常关…  相似文献   

2.
封殿胜 《人力资源》2007,(17):26-27
据赛迪顾问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45%以上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核心人才的保留是近年企业人才管理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也预示着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特别是关键员工的流失。很多公司的新员工,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行业经验,当他们被培养出来之后,却成为其它企业"瞄准"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避免扮演免费为别人培养人才的尴尬龟色?如何留住优秀员工,打赢这场人才的争夺战呢?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但同时面临高素质的数控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我省的职业院校也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人才,为什么我省的数控技术人才仍然非常短缺?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目前大专院校的数控教育体系现状如何?如何深化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英才》2003,(4):90-92
面对一个能力突出却跳槽频繁的人才,Q 公司却陷入了两难之中。仅仅是人才本身的问题?还是 Q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所接触到的企业领导人大多对人才挽留充满了困惑与无奈。在给惠普商学院客户培训过程中,本人了解到国内企业决策者们关于人才最关心的问题是:人才跳槽对组织的损失究竟有多大?如何衡量不同人才流失对企业的损失?如何尽早探知人才的离职意向?如何作出恰当反应?为什么人才一方面说对企业“挺满意的”,另一方面却“暗渡陈仓”?人才在企业工作年限和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6.
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公司数量的增加,基金产品的创新,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基金人才的不断流动都对基金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对基金管理公司的人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薪酬改革与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通过科学的薪酬改革与管理更好地招来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薪酬改革和管理在企业竞争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深入开展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代》2004,(10):35
面对中国林立的城市群,跨国公司会做出怎样的投资选择和人才招聘选择?跨国公司对现有的投资城市,有着怎样的评价?它们会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城市之选?《中国新时代》特别向50位跨国公司和中国公司的HR总监发放调查问卷,以征询他们对城市人才竞争力的看法,其中回收问卷33份,我们甄选了其中包括有效和充分信息的30份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这其中包括松下电器、优利系统等知名公司。我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该公司员工基本状况、薪酬及福利的现状和城市调查。一些引人注目的统计结果如下:公司感觉最缺乏的人才和最容易流失的人才,有26位的HR总…  相似文献   

8.
沈阳如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沈阳的人事人才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如何为沈阳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常务副市长李佳。 记者:2003年市委、市政府将人才资源高地建设和人事机构改革工作列入了重点工作,您认为今后我市人事工作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李佳:今年人事工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含展 《企业文明》2002,(4):40-41
入世后,中国企业又一次掀起了热忱和斗志,同时又伴随着焦虑和彷徨。大量企业混乱的管理局面和不规范裁员的冲突,众多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和优秀人才的流失,各跨国公司对精英人才的争夺,使企业面临一个既新又老的问题:企业如何管理自己的人才?如何将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如何招聘到一流的精英人才? 争天下必争之才斯瓦兹被称为“时装大王”,他的服装公司在短期内击败了全美近5000家大服装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得益于他争到一位很有才华的服装设计师杜米虎。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人才走了,位子凉了,职位出现“真空”,老板无奈:“没有你我怎么办?”。没有“氧气”的企业,还会有活力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问题,每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可能遇到风险问题,譬如技术骨干突然离职,新的骨干还没有填补进来,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这类风险的发生,附带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威胁。 那么作为HR又该如何来处理和防止企业这一“人才真空”的现象,给您的企业以“有氧”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如何避免HR沦落到完全被外包的地步?微软(中国)尽管经历了多次高管更替之危,但HR部门在保留和激励人才以及保护公司利益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12.
一家公司如何在遍布全球的各个组织之间形成统一的人才原则,并使之上升为公司的人才哲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如何做到基业长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成为百年老店?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这是中国诸多企业家和学者研究的问题。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寿命短,平均只有6~7年,而民营企业寿命更短,平均只有2.9年。以研究基业长青公司而著称的柯林斯可以说是研究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的世界级专家。柯林斯在其书中透视了历史悠久而又功绩卓著的高瞻远瞩公司(Visionary Company)鲜为人知的特点。柯林斯指出高瞻远瞩公司、走向卓越的公司的鲜明特征是:首先,高瞻远瞩公司的领导者更像一位造钟师,而不是报时人。因此他们将公司看成是个人的终极创造,更注重建立公司基本…  相似文献   

14.
正泰说法     
《中国企业家》2007,(24):48-48
《中国企业家》:如何看待德力西和施耐德合资?南存辉:开放引资是国策,引进国外的公司向他们学习技术、管理是好的。有些人选择资本运作,把企业当成产品,经营好了谁来买都可以,价格高就卖掉,这是价值观问题,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5.
品德重要,还是才能重要 问题:公司在招聘和提拔人才时,常遇到品德和才能难以取舍的矛盾,请问专家如何处理? 解答:我们建议对人才的最佳选择是德才兼备。对有德无才或者有才无德的两类人都不要选取。光有品德没有才能,他本身不能给企业创造财富;光有才能没有品德,他可以给企业创造财富,但也可以  相似文献   

16.
“让雇主和总裁们夜不成眠的事情是什么?”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的跟踪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紧随其后的就是“如何留住主要雇员”。如今,“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猎手”和“留住主要雇员”的“狙击手”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反击“猎头”和竞争对手的侵扰,保住自己关键性人才,已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欢迎你们两位来到沙龙语茶做客,你们的文章《人才派遣在中国……》我已经读过。写得很有特色。今天就人才派遣的话题,请两位来谈谈。张国霞:人才派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盛行于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并在70年代末传入日本。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派遣业也开始兴起。人才派遣自从传入中国后,近几年来它已经亮相于国内各地,广州、武汉、北京、上海等相继出现了高级的人才派遣公司。人才派遣方式灵活,形式多样,对人才可以长期使用,也可以短期使用,双休日使用,还可以重点项目使用等等。主持人: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人才派遣应用到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如何为企业引进人才? 企业人才需求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应采取哪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网罗人才不易,保留人才更加不易.你想知道如何避免被对手和那些无孔不入的猎头公司挖走人才吗?你想知道如何把员工流失率降到最低吗?读读下面的"诀窍",你会发现,即使你给的工资和购股股权比不上那些财大气粗的公司或者求贤若渴的猎头,你也可以反击:创建一个雇员每天都愿意回来工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语泽 《英才》2003,(2):94-94
北京理工大学 MBA 教育创办10年来,一直在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满足企业有效需求的 MBA 人才。在新经济时代下,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如何迎接挑战,如何使中国经济立于世界之林?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 MBA 年会、新论坛暨新联谊会以“击涛搏浪,我们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主题为 MBA 教育提出了新的高度。MBA 吃什么?主持人:MBA 倡导竞争,那么 MBA 到底培养什幺样的人?李金林:MBA 定位于专业学位,区别于研究生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