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讯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刺激消费适应社会多元分配的格局,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我国逐步建立了住房、失业、医疗、养老等保障体制。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它的建立对于改善我国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住宅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是改革城镇住房分配制度,把住房实物分配逐步转化为货币工资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政府筹集的长期、稳定的政策住房资金,这项资金为职工购建住房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对加快城市住房建设步伐,改善职工居住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设计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估算方案,发现中短期内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中国城镇住房大量过剩。城镇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将在未来20年~30年助推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持续增加,这将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城镇住房需求的负面冲击直到2045年以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通过降低住房持有不平等程度来解决中国城镇住房供需不匹配问题,可能比单纯增加住房供给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在房价高涨的背景下,加强廉租住房供给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自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布以来,廉租住房政策虽然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了城市廉租住房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廉租住房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领导和设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以理论创新的成果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为制度变迁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共有信念。理论创新及其意识形态预设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的路径和取向。市场化取向改革所引发的制度变迁,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方式是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市场化下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保障是与住宅市场化同轨的配套制度,是住房市场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住宅供给市场化的同时,建立和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是完善住房供给体制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从法律、相应的配套金融政策、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等方面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实践经验,来实现中国政府的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房地产市场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启动,但真正的发展要到1998年。1998年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出台,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与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这个纲领性文件不仅使得国内的房地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房地产热,而且也使得房地产成了改变民众的消费结构与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镇住房改革模式探讨尹文书一、城镇住房改革步履维艰的症结与难点1.城镇住房现状与问题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即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中国奔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和改革民生的历史。党在领导民生解放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回答“什么是民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内容”这一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内涵及意义,才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9.
乔骋 《时代经贸》2013,(18):217-218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和改革民生的历史。党在领导民生解放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回答“什么是民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内容”这一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内涵及意义,才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0.
韩援 《经济导刊》1996,(1):36-40
我国城镇住房与住房金融发展问题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韩援一、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及其对金融配套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建设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1979-1988年共竣工住宅12.4亿平方米,占1949-1988年总量17.2亿平方米的72%,即改革后...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中国金融的现状,总结中国金融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及利弊得失,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深度改革和全面开放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融资工具和融资机制、金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风险、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三次革命,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革”了人民公社集体生产经营体制(“大锅饭”体制)的“命”。国有企业改革依次进行了企业身份转换(企业与政府关系变革)、企业经营权变革和产权制度改革三阶段革命,使国有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主体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是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和升级,更重要的是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改革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目前,这三次革命还远没有完成,需要加大加强加深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2018年注定是中国宏观经济值得高度关注的一年。世界经济结构的裂变、市场情绪的巨变、微观基础的变异、经济政策的叠加错配以及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进一步集中暴露,改变了中国宏观经济2016年以来“稳中向好”的运行趋势。宏观经济核心指标在“稳中有变”中呈现“持续回缓”的态势,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这说明中国宏观经济既没有“触底企稳”,也没有步入稳定复苏的“新周期”,反而在内部“攻坚战”与外部“贸易战”的叠加中全面步入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2018年所面临的经济持续下滑的压力难以通过短期稳增长政策得到有效缓解,需要利用新一轮全方位改革开放和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进行化解和对冲。内外部压力和问题的暴露决定了中国大改革的窗口期已经在2018年全面出现,2019年中国必定将踏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过去40年,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努力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模式的特有内涵决定了我们无法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逻辑或西方主流制度变迁理论中找到答案,唯有坚持直面现实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和发展现有理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本文提出了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三阶段转换假说,即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国家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学的创新源泉。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消失、资本边际报酬下降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赶超空间收窄,导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滑。我国需要从模仿赶超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型,提升潜在增长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是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次改革需要再次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将以技术模仿为动力的赶超型模式转变为促进前沿创新的经济治理模式。同时,为了创造稳定的改革环境,需要在长短期平衡中考虑短期政策,短期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未来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78年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准自然实验,首次使用合成控制法定量评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合成控制法通过对多个控制对象加权以模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执行前后的情形,比传统方法更科学地测度改革开放的政策效果。改革开放的增长效应使中国1978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提高669个百分点。经由安慰剂检验、排序检验和双重差分法的多维定量结果客观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渠道,人力资本水平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本文首次从定量意义上佐证了改革开放创造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学术观点,也为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定量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汪利娜 《金融评论》2011,(5):99-111,126
金融危机使“两房”和证券化倍受诟病。本文试图从历史、政治、经济、内生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多个视角系统梳理美国住宅金融体制演变及“两房”和证券化的作用。通过梳理历史,客观评析了“两房”的创立对促进美国传统住宅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市场环境和“两房”自身资产结构变化及诱发的危机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因素。并着重剖析了后危机时代“两房”成为政府救市的工具运作机理和未来美国住宅金融市场改革的要点。最后提出我国保障房融资机制匮乏,应建立政策性住宅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郑祖玄  周晔 《生产力研究》2007,(12):69-70,134
文章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吃饭财政的状况,分析了现存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进而深入探讨了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指出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将吃饭财政转变到公共财政上来。  相似文献   

19.
造成我国当前住房形势严峻的主要症结之一是民间合作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参与住房体系的运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没有构建多元住房供给体系的认识和思路.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住房协会等非营利组织早已成为国民住房问题的重要参与主体,与政府、私营企业共同构筑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于我国而言,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住房改革事业,将是破解住房困境、解决居住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要素市场化角度分析中国供给侧改革的中长期实践路径。从经济增长核算的角度出发,本文基于2005—2013年全国分省面板数据,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经济增长来源并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发现TFP是非农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然而TFP分解中技术效率偏低,且逐年下降,成为阻碍TFP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一大桎梏,而要素市场扭曲是技术效率项偏低的重要原因。促进要素市场化能够推进要素向高效企业流动,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水平,本文认为,这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长期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