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对《紫色》与《妻妾成群》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探究在男权统治下女性的生存悲苦境遇,深刻剖析当时女性的生活困境,呼唤在男性中心文化下女性的自醒。并试图在男权统治制度下,为女性寻求一条平等﹑自由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2.
《家》 不仅是巴金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巴金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对懦弱的人怒其不争,对幼小生命充满了同情,对底层民众怀有悲悯的思想,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巴金的《家》 带来了广泛的人文意义,具有的创新的人文意义,从而取得了更高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玉峰 《魅力中国》2013,(13):106-106
《平湖秋月》这一古曲作为广东音乐的代表,凭借自身的优美旋律,深受人们的青睐。其流畅的旋律、优美的音色在其艺术魅力上具有着迷人的芬芳。而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在演奏《平湖秋月》这首古曲时,既保留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元素,又将钢琴这种多声部、多层性、宽音域的乐器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这部作品不仅将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在了钢琴音乐作品之中,并且运用西洋钢琴演奏技术使之成为一首玲珑别透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曲作品中的精品之作。此次,从风格、伴奏、和声语言、音乐形象几个方面的内容出发,针对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保罗的自恋情结是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而古往今来的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自恋情结上。本文将通过自恋理论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保罗的自恋情结进行分析,并对保罗与作品中几位女性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对他的自恋情结进行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文学长廊中塑造了无数的人物形象,但是其中最为典型,也最为有影响力的要数"多余人"系列人物形象。普希金的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它不仅仅是俄罗斯文学,而且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划时代巨著。这部小说讲述了贵族青年奥涅金的悲剧人生,他是典型的"多余人",患有"时代忧郁症"。在这部作品中普希金不仅成功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而且创造了"奥涅金式诗节",有机地将诗体小说、诗歌和小说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诗歌形式。《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深刻时代意义与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决定了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轩 《理论观察》2013,(3):62-63
1987年,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属于华语影坛的女性电影《人.鬼.情》诞生以来,两岸三地女性电影导演的身影在华语影坛不断涌现,而她们的作品也往往一鸣惊人,在影评界和影坛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发了诸多热议。女性导演的作品创作在实践中进步,在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上也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7.
田野 《魅力中国》2014,(2):109-10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作,它凝结了作者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学理论巨著,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有出现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总结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批评等问题,其观点论述全面精辟,是文艺批评的权威之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创作论。  相似文献   

8.
李文革 《魅力中国》2012,(29):11-11
2011年,河南省豫剧二团成功地推出了一部中国豫剧舞台上的鸿篇巨作——新编历史剧《苏武牧羊》。这部巨作的问世,在河南戏曲界产生了强力的反响,旋即也在全国戏曲界产生了轰动效应。这部作品的横空出世,完成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的j部曲,也标志着了豫西调李派艺术在中国豫剧界的完美确立。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叶的小说《镜花缘》,既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杂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才学小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笔者认为这部小说确实体现了对女性的地位的关注和思考。胡适先生就说过这部小说的作者李汝珍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在小说中,作者力图为女性争得一份权利,精心设计了一个男女位置颠倒的“女儿国”,让男人也尝尝做女人的痛苦。作者从女人缠脚出发探讨了女性的地位问题,同时作者借百位花神下凡成为百位才女,探讨了女性的婚姻问题和出身问题。为提高女性的地位,和女性的解放做出有意义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根说:美国人来自火星,欧洲人来自金星。《战争画师》是著名作家雷维特的作品,这部作品在欧洲畅销而在美国受到争议,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欧洲和美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1.
李文玉 《宁波通讯》2012,(19):83-83
《平凡的世界》不能说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作家的追求赋予了这部作品以史诗性的品格。“谨以此书献给我所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作品看起来写的都是一些普通平凡的事情,而实际从总体上构筑了一个有拼搏和抗争,有胜利的喜悦,有悲欢离合的极不平凡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刘阳 《魅力中国》2010,(10):51-51
在众多的艺术批评方法和手段中,女性主义批评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欣赏了冯小刚的力作《夜宴》之后,笔者以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相关理论,站在女性的特殊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的角色审美以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琦 《黑河学刊》2015,(2):20-21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著名的哥萨克悲剧史诗。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哥萨克族人悲剧故事为主线,将葛利高里这一典型人物创造出来。但是,作品中的哥萨克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是肖洛霍夫小说创作的成功之处。以下,本文将对《静静的顿河》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国外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关于艺术生产和大众文化理论的经典之作。这部著作认为,电影作为复制艺术的典范,体现了艺术本身发生的一系列嬗变: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由光韵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由美的艺术向后审美艺术。阿多诺不同意本雅明的观点,围绕本雅明的《巴黎:19世纪的都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与其展开了哲学史上著名的“阿本之争”。  相似文献   

15.
"多具真情"的《聊斋志异》体现了蒲松龄对社会现实、家庭伦理的深入反映和思考,文本中有关妻妾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婚姻家庭生活中妻妾关系所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作品中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回归自然的思想以及超越世俗,道德甚至死亡的浪漫主义爱情。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时借鉴哥特传统,给浪漫主义手法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展现出了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蒋琦 《魅力中国》2014,(8):87-87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并为大家所熟知。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意大利喜歌剧,用轻松幽默的感性方式,向人们展示着歌剧的魅力,并在作品中暗含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也是这部作品在当时被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歌剧主人公费加罗的形象为切入点,对费加罗的戏剧形象和音乐表现手法这两大部分进行分析,突出了费加罗乐观、机智、沉着、稳重、热爱生活等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在音乐表现手法上,强调了重唱和咏叹调在费加罗音乐形象塑造时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戏剧和音乐作为歌剧艺术的重要组成因素,对歌剧人物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乔治·艾略特被誉为心理小说的先驱者。她的早期作品《弗洛斯河上的磨房》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巨作。这部小说是体现精神分析的一个很好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闫璐 《黑河学刊》2012,(8):59+66-59,66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复调技巧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最高峰。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律论的优越性。他的赋格曲标志着调性功能思维的高度发展,整体曲集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中国女性》向我约稿,希望我写写我在柴达木的生活小故事。我的作品《西部女人的苦与乐》在2002年4月号《中国女性》上发表后,接到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主持人高月的电话。她说看了我的这篇作品,向《中国女性》打听到我的电话,想约我到中央电视台做节目,讲述在柴达木的生活。我应约去了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