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7月11日,加拿大艾伯塔省政府颁布了2017最新版矿税体系,于2017年1月1日生效.该矿税体系的基本理念是优先回收成本,该矿税体系由三个阶段组成,即成本回收阶段,成本回收后阶段(生产中期),生产后期.在成本回收阶段,政府以5%的固定税率(优惠税率)征收矿税,让投资者能够尽快回收成本;进入成本回收后阶段,政府以正常税率征收矿税,不同石油产品的税率随着该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当产量下降到低于门限值,税率将随着产量的下降而下降,同时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新矿税体系适用于2017年1月1日以后开钻的井,至2026年适用所有的井.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的钻完井成本高、产量递减较快、稳产期较短,在新的矿税体系下,能够在投产初期尽快回收钻井完井成本,有利于石油公司的资金运转和生产经营;在生产各个阶段实行灵活的税率,有利于刺激行业活力;优先回收成本的理念,在客观上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     
《中国包装工业》2006,(7):70-71
绿世界科技公司推出可降解包装新材料;美国杜邦聚酯(DUPONT)公司开发了透明的铝;新型HDPE薄膜面市;Ahlstrom公司推出新型涂布纸;新型智能标签不久将会投放市场;延长果蔬保质期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加拿大研制出新型耐高热食品包装材料;英国发明镭射感应变色颜料;轻质微楞纸板材料;新型HDPE薄膜面市;美国推出冷冻新型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3.
黄堃 《化工管理》2012,(11):55-55
<正>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研发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设备,它在较暗的光线下也能产生足够的电压为锂离子电池充电,今后或可用于手机和电子书等移动设备,即便在室内等光线较暗地方也能为设备持续充电。英国沃里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在《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报告说,使用有机材料开发出了这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它在接受光线照射后能够产生7伏特的电压,而现在许多电子设备中所用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所需电压在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石油工业的新天地--油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加拿大油砂规模开采异军突起,不仅成为加拿大石油工业蒸蒸日上的强劲支柱,而且成为石油工业亦可以非常规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开端。目前,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油砂开采,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大石油公司前去投资、开发。文章以艾伯塔油砂为中心,就加拿大石油工业的特点、油砂开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油砂开发利用的中加合作等问题,作一些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     
《中国包装工业》2006,(4):62-63
瑞典推出防伪纸板;美研发医用新型多层复合膜;Nexxstar树脂配方用于先进拉伸套管包装膜;美国RTP公司开发成功新型尼龙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加拿大以农作物做原料研制出新型纸张;SABIC推出新的共聚物级别系列;巴西开发成功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钠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容易获得等优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正处于热潮之中,有望在未来利用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储能。文章综述了三种典型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聚阴离子材料、层状材料和隧道型氧化物。由于钠与锂结构相似但半径较大,影响了钠离子的嵌入/脱出过程,目前通过碳包覆和掺杂等有效手段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后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空气电池"。这种电池蓄电性能优越,其蓄电量是目前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5倍。研究人员之所以把该电池命名为"锂离子空气电池",是因为该电池在为设备提供电能时会释放氧气。据了解,这款新型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超氧化锂来存储能量,而非过氧化锂。当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就会变成为正离子和氧化物。当锂离子在放电时,锂离子和氧化物就会分  相似文献   

8.
包装新材料     
《中国包装工业》2004,(12):64-65
加拿大制成耐热食品包装材料,德国开发易回收塑料,美国开发出高阻隔复合材料,德国尝试用“染色”薄膜延长食品保鲜期,美国合作开发出新阻隔材料,法国开发乳酸新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降解材料显得尤其重要,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本文综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的降解机理,着重介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新型胶凝材料开发的试验中,为减少试验数量使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研究。但正交试验有其缺陷性存在,即在数据分析时无法进行更详细的试验配比分析。因此,在开展了新型胶凝材料开发的正交试验后,再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强度的学习训练,用以建立试验配比与强度之间的模型。通过大批量的探索实验,证明了BP神经网络在节省物力和人力的同时,可以显著的提高试验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耐热食品包装材料PEN加拿大安大略省Guelpn大学食品技术中心已成功研制成新型耐热食品包装材料PEN聚乙烯萘酚树脂。将它与目前传统食品包装材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后形成PEN/PET新型耐高热、抗脆裂、不怕潮湿、抗氧化和耐紫外光辐照的新型耐高热食品包装材料。目前,由此种新型耐高热食品包装材料PEN制成的苏打水、瓶装饮料已在日本、南美和欧洲试销,获得好评。加拿大预计在2-5年内,将以此种包装材料作为包装油、果酱和凝胶食品的主要包装材料。波纹形瓦楞纸板德国K·W汉斯公司新近推出一种波纹形瓦楞纸板。它不同于…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制成新型双层碳纳米管墨西哥科学家采用高温化学反应方法制成新型双层碳纳米管。英国《自然》杂志最近发表了这一科研成果。墨西哥物理化学家毛里西奥·特罗内斯介绍说,这种碳纳米管内侧由一对同心圆柱体组成。其应用范围广阔,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造新型塑料、检测有毒气体或储存清洁燃料。他说,采用新方法获得的双层碳纳米管内径为0.7~0.9纳米,外径为1.7~2纳米。由于同轴设计,这种新结构有几大优点:它比单层碳纳米管强度大、重量轻、柔性强、导电性能高,很适合于做新型构筑材料和储存材料。由于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双层…  相似文献   

13.
包装新材料◎  加拿大制成耐热食品包装材料加拿大安大略省某大学食品技术中心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耐高热食品包装材料PEN聚乙烯萘酚脂。将这种材料与目前传统食品包装材料PET聚对苯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后形成PEN/PET新型耐高热、抗脆裂、不怕潮湿、抗氧化和耐紫光辐照的新型耐高热食品包装材料。由于新型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耐高热的特性,食品包装可以在高温处理中完成,比如果酱可以在94℃中加热装,因而食品的寿命可有效地延长。◎  德国开发易回收塑料德国近日推出新型塑料,其成分是苯乙烯和含自由羟基的丙烯酸酯类两种单体合的水溶性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业》2013,(3):31
目前所开发的太阳能电池主要利用可见光,而光子能量高的紫外光很少得到利用。开发紫外光响应的太阳能电池对光伏电池和光电器件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吴季怀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基于二氧化钛/聚3-己基噻吩(TiO2/P3HT)异质结的杂化太阳能电池,这种无机-有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构造简单  相似文献   

15.
磷酸钒锂是一种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理论容量高、工作电压高、价格便宜等优良特点。文章以磷酸钒锂为研究对象,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利用溶胶-凝胶法,阐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制备方法。并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改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     
《中国包装工业》2005,(11):80-81
德国巴斯夫研制成功环保纸包装保障性涂料;意大利用生化科技研制有机包装纸;美国推出可控制气体的新型包装材料;美国推出新型泡罩包装膜;加拿大研制成功新型耐高热食品包装材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如果缺少对立体印刷(3DP)技术的研究经验将难以开发一种新型的应用于此领域的材料系统,因为立体印刷的灵活性要求其具有大量材料参数和工艺参数。本文详细介绍了开发立体印刷工艺的各个实施步骤,以及各个步骤中使用到的工具和注意事项。该材料系统的开发流程可以加深对立体印刷工艺的理解,帮助用户充分利用立体印刷的相对灵活性,加速新材料系统的发展。同时,本文以应用立体印刷材料系统开发高致密陶瓷牙制品为例,介绍立体印刷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正>锂离子电池是储能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它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到航天航空中使用,小到电子手表都会使用得到。但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当前的锂离子电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就是它的电极材料,设计研发新型电极材料是目前最为棘手的任务,其中负极材料的研发是任务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1])。而现在商业化使用最为常见的负极材料是石墨,而它的理论容量只有372m Ah/g,已经不能够再为锂离子拓展应用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有了较快发展,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出现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脱嵌锂电位,大大降低了和电解液反应的活性,有很多的应用优势,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住主要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晨光院在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集中了全国24家科研院、所、厂的化工精英,组建成共和国第一个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研究、开发、试验、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