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风电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5,他引:9  
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无污染的特点,也是目前最具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对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和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风电发展现状及风能资源入手。对未来我国风电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我国风电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加快风电设备制造国产化、近海风电技术研发和大型风电场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为风力发电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对传统配电网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保护的可靠性、灵敏性和选择性。论文提出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新型保护配置方案,对于并网点保护,引入了过电流保护、过/欠电压保护、过/欠频率保护、孤岛保护以及逆功率保护;对于分布式电源单点或少量接入时,提出了基于叠加补偿原理的配电网线路保护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保护的整定及配置原则,最终探讨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保护的适用范围,并且展望了未来高密度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协调、自适应保护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榆林地区电网尤其是风电场发展现状,着重就采用分布式接入的华能新能源定边狼尔沟风电场运行状况进行研究。分布式风电接入对优化潮流分布、降低网损、增加局部电网供电能力及电压支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系统管理、电能质量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发电系统后,必将对现有的配电网的结构、故障时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大小、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建立了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中过电流继电保护协调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之后采用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过电流继电器之间协调的情况下,使得故障切除的时间最少。  相似文献   

5.
<正>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发电技术,具有高效、清洁、可循环利用等优点。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迅速,装机总容量将在2020年达到3×104兆瓦。但是,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大规模风电场并入电网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电能质量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随着风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国家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未来的新型农村电网应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实现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互动。针对未来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网中应用的可能性,提出了用序优化理论结合二次电流矩粗糙估计的方法来解决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问题,并对某农村6k V24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容量,接入后网损减小且对电压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型风电场并网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在风电场内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保证并网后系统的稳定性和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基于PSCAD构建了包含MCR型SVC的风电场模型,分别对不同的故障位置进行了仿真,分析SVC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SVC可以提高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大量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可靠性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及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表明,含DG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是个整体体系,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研究DG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风电特性及分布式风电接入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指出了含风电的配电网规划过程中需要分析风电随机性出力对整个配电网的影响,并通过对风电和负荷方式的采样,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的配电网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邻域搜索的含风电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模型求解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采用全功率变换器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仿真模型,通过PSCAD/EMTDC软件,对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故障时,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的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时的短路故障特征,为研究风电场大规模集中式并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以及为提出适用于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邱国福 《中国电业》2005,(11):23-24
8月8日至14日,浙江省慈溪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到新疆达坂城风电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这是自今年3月浙江省经贸委批准《慈溪杭州湾沿海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以来,慈溪风力发电公司对风电机组实际运行性能进行的一次实地考察。随着能源紧缺问题的显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新能源项目的首选,风力发电是否会成为浙商的下一个热“炒”题材?  相似文献   

12.
电网短路电流的限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短路电流增大给电网安全运行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从电网结构与变电站2个层面分析了短路电流的方法。电网结构方面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电网结构及电源接入方式、提高配电网电压等级等;变电站方面的措施包括将变压器分列运行、采用高阻抗设备及可控串联电抗器等。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描述各自在实际中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简要介绍了2种不对称短路电流的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电源是近年来国家能源发展重点,根据新形势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立项开展了针对性研究工作。通过对我国配电网发展水平、配电网设备质量情况、分布式电源特性等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归纳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的具体特点。根据配电网特点及典型设备情况,研究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典型方案,并简述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在二次系统、通信、计量等方面配置的差异性,最后提出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细化接入方案,进一步开展接入研究,实现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施工企业管理》2012,(12):58-59
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也是欧洲以外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上海市东海大桥东侧海域,共安装34台单机容量3兆瓦的离岸型风机,总装机容量102兆瓦,项目总投资22.8亿元。由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风电场于2010年8月投入商业运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35 kV电缆配电网中变电站进线避雷器的事故案例,研究了35 kV、6 kV中压配电网中几种常见过电压的幅值,并与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的放电电压相比较,对装设进线和馈线避雷器的实际效果和合理配置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6.
直驱风电机组变流器、风电机组主控装置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原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直驱风电机组变流器及风电机组主控装置,对提高风电机组可靠和经济运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解决了风电场在接入网末端遭受的电压、无功波动和电网故障引起的解列等问题;对机组的控制和保护,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对接入电网的无功支撑作用,提高机组及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电压稳定,增强风电场对接入网的电压支撑能力,优化风电场的无功运行水平,使风电成为电力系统中可信赖的电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批风电场的建设,风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可控性远弱于火力发电机组和水力发电机组,所以给电网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并网风电机组在持续运行和切换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会对当地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结合河北红松风电场实际情况,从并网风电机组输出的功率波动、无功功率补偿、电网稳定性等方面出发,分析了风力发电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主要原因,对降低电网电压失稳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8.
处于沿海地域并拥有自发电装置的大型石化企业具有建设风电场的独特优势。文章研究了政府政策优势和国家发展建设风电场绿色能源的规划,调研了风电场建设方面自身条件,进行了选址、规模、环境和成本等因素的分析,为石化企业建设海边风电场前期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汕头市区某变电所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10kV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统计表分析,阐述了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汕头市区某变电所10kV配电线路改造情况,提出10kV配电网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为10kV配电网配网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工作趋向科学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和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规范》(NB/T31003-2011)的批准发布,标志着新的风电并网标准基本形成。风电并网标准的发布解决了风电并网标准欠缺的问题,规范了风电场并网的基本技术要求,促进了风电机组质量的提高,厘清了电场和电网井网责任,为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