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气体调节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果树产业的正确定位和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园生态系统每年平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固碳量分别为54 006.2 t、3.0t?hm-2;每年平均释放氧气量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释放氧气量分别为145 684.8 t、8.2 t?hm-2;年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固碳的经济价值分别为334 232.5×104 CNY、18.8×104 CNY?hm-2;年均释放O2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释放O2的经济价值分别为5797.4×104 CNY、3254.1 CNY?hm-2。  相似文献   

2.
目前,山区果树栽培发展的新趋势是生态栽培。所谓山区果树生态栽培是指在山区果树生产中,把果树对地理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作为制定、实施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的立足点,提高园区水、光、气、热土资源利用率,促使园区物种多样化,分布层次化,建立起一个园区物种之间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果园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2004~2012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及释氧功能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氧气释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以2008年最高,年平均氧气释放量为270.9万吨,农田生态系统中粮食作物的年均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80.1%,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69.3%,单位耕地面积的氧气释放量平均为12.89 t·hm-2·a-1,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量总体也呈增加趋势,年递增幅度为2.8%,年平均碳蓄积量为105.82万吨,其中粮食作物的碳蓄积比例增加较为显著,且粮食作物年均碳蓄积量所占比例最大为80.4%,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碳蓄积比例最大为68.5%,单位耕地面积年均碳蓄积量为5.03 t·hm-2,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年递增8.3%。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的气体调节作用的生态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广州万亩果园“护肺”与“保胃”矛盾的解决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万亩果园由于果树老化,人口膨胀,生态失衡,陷入"自然衰败—人害破坏—更加衰败"的恶性循环中。通过揭示广州万亩果园生态环境污染与果农生存问题之间的矛盾并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有效的循环经济之路和发展要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在具体对策上,一是政府履行职责,落实环境治理;二是政府投入,翻种果树;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完善市场调查与反馈,引入市场。  相似文献   

5.
一、山区果树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 果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系统内各物种之间构建成有机整体。山区果业开发中若在规划布局、园地建设和栽培管理诸环节上忽视或轻视生态栽培,损害了生态系统,必然会导致园区水、光、气、热、土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组分简单化,资源配置劣化,有益微生物和天敌种群减少,园地水土、肥分流失严重,土层变薄,地力衰退,整个园区生态环境恶化。同时,果树抗御各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区域畜禽养殖农户和有机肥企业的实地调查及年鉴数据为基础,概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对比畜禽粪便和施用化肥所含养分总量,分析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结果表明:研究区畜禽粪便资源总量为129.23万吨,商品化有机肥资源仅占总量的8.13%,农民直接购买用于传统肥料占总量的55.87%,闲置丢弃畜禽粪便约达36.00%,有机肥资源浪费较大,畜禽粪便污染较为严重;从2006~2012年畜禽粪便所含养分量与同期施用化肥养分量的平均替代率为55.55%,畜禽粪便资源化发展潜力巨大。基于此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破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难题的重点。文章系统阐述了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在政策法规、管理模式、技术方法、价值评估和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存在政策层面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分类施策体系未建立、"非规模化"的中小型畜禽养殖户未纳入监管体系、地方有机肥项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并提出推动落实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需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农业生态补偿相关联,逐步构建中国畜禽养殖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交易体系,深化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山区农业是云南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态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云南山区农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以生态农业产业为出发点,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云南山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中部山区是全省生态功能的核心区,对维持全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2005年SPOT2、SPOT4遥感影像(10米分辨率)所提取的专题图层分析统计出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面积,提出了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4种类型;并利用生态经济相关理论基础对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8种类型9种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49.5 × 108元/a,其中调节功能达1472.8×108元,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9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促进海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中部山区是全省生态功能的核心区,对维持全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2005年SPOT2、SPOT4遥感影像(10米分辨率)所提取的专题图层分析统计出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面积,提出了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沐系,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4种类型;并利用生态经济相关理论基础对备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8种类型9种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49.5×10^8元/a,其中调节功能达1472.8×10^8元,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9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促进海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中,湖北西部山区各县(市)已初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但是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配套严重不足,因此县域特色产业整体效益较差。在借鉴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湾地区县域产业集聚经验的基础上,对湖北西部山区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化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Holiday Tourism Circle of Beijing (HTCB) is one of the nine key regions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period of the 11^th Five-Year Project. According to Tourist Marginal Utility Theory, Time-Distance Method is used to define HTCB in this paper. Chengde City, famous for its cultural tourism, is regard as one of the regions in Holiday Tourism Circle of Beijing. And this geographical advantage, in the context of the boom of tourism in China, is featured by the changes of tourist product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upon Chengde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has been discussed from tourist market, 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hengde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has been rebuil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s to the factor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district, tourist area, nodes, routes, and origin markets. In this paper, Chengde will develop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central heritage area as the center and northern forest and pasture area and southern mountain and lake area as the two wings.  相似文献   

13.
李刚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0):246-248,255
过剩劳动力沉积于农业和农村是造成我国农村长期贫困的根源。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当地的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发展非农产业来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是解决这类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宁夏南部西吉县酸刺村的调查分析来论述宁夏南部山区的非农产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发展中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太原市为例,在分析其山区村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经验提出太原山区村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山西山区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川西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地处民族地区,景观多样性明显,但地质环境复杂,生态脆弱性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发展中具有代表性。通过实证研究,基于对川西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旅游资源特点和其发展山地旅游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及开发对策,并以此对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发展思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围绕生态保护、旅游体验和社区参与三大核心要素,以"产品—品牌"为载体、"安全—环保"为保障、"文化保护—社区发展"为目标的西部山地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山地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山地旅游安全问题较之其他方式的旅游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因而应受到更多关注。以四川山地景区为例,调查旅游者对山地旅游安全的认知现状。结果表明:旅游者关注山地旅游安全问题,但有安全意识不高、山地旅游安全知识欠缺等问题存在;四川山地景区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当地经营者欺诈和游览事故。最后指出旅游者的安全认知存在误区,受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东麓旅游资源的RMP分析及其创新开发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行山东麓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太行山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且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本文首先提出了太行山东麓旅游资源涉及的地理区域,并根据海拔高度将其分成三类:深山区、低山丘陵区,山前平原区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每一种类型的资源进行了RMP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在深山区采取同心圆布局模式,在低山丘陵区采用环核式布局模式,在山前平原区采取环旅馆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技术经济》2009,28(2):118-122
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互为促进。本文深入分析了总部经济助推北京服务业升级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创新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实现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详细阐述沟域经济的内涵、外延和基本特征基础上,基于北京沟域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出三种十类沟域经济发展主要模式;并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期为北京乃至国内同类山区沟域产业选择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