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转变行政人员工作作风,强化其责任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才初步建立,很不完善。从问责要素来看,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问责主体单一、客体不清、问责范围过小、问责程序不规范、救济相对缺失等问题。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行政问责的五个要素简要探讨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剖析了我国纵向科研经费问责制概念理解存在偏差、监督机制缺失、绩效评价问责功能缺失、信息不透明四个主要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从科研经费提供者、高校与科研项目组三者之间的互动作用进行分析,探索改善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问责机制,并提出从宏、中、微三个层面出发形成政府主导性问责、科研单位基础性问责、其他利益相关者补充性问责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审计结果公开问责可以有效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对权力监督,促进内控制度建设,推进阳光管理,使经济责任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优势互补。但从实践来看,目前还存在着对该制度认识不统一、操作性不强、问责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治本功能不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从宣传教育、信息公开,整合问责主体、扩展问责内容、建立责任承诺制度等方谣继续努力,以期更好的发挥其双刃剑作用。  相似文献   

4.
尹权 《企业导报》2011,(10):168-169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面临的困境是之色权限界定不清导致责任主体难以明确,全国性行政问责的法律缺失影响了问责的效果。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出路在于行政机关间职责权限的清晰界定,强化异体问责与完善监督机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问责程序的制度化建设,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日前,安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财经规定行为问责办法》,对其所管辖部门、乡镇等机关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屐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违反国家财经规定的行为进行问责并追究责任。该办法对问责的对象、范围、程序、方式和成果转化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行政问责制应当包括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部分内容,其中,同体问责主要是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干部的问责,异体问责主要包括人大问责、司法问责、政协和民主党派问责、公众问责和媒体问责等多个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问责。  相似文献   

7.
审计问责制是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追究责任的制度,涉及问责的主体、对象、范围、内容、依据和责任大小及问责制度的建立等基本问题。目前的审计问责,更多局限于行政问责、对组织问责和行为问责,存在着问责不严、处罚不力的现象。应对审计问责体系进行转型,从行政问责转向法律问责,从对组织问责转向对个人问责,从对行为问责转向对后果问责。  相似文献   

8.
审计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工具之一,它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实现国家良治。任何实现良治的国家均有一套良好的问责制度作为保障。许多国家的审计法规对审计问责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家治理的功能需求与审计问责的供应不足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对矛盾,不仅需要扩大问责范围、完善参与机制、拓展问责方式以拓宽审计问责参与国家治理的广度,而且需要强化机制问责、完善绩效问责、构建风险问责以拓展审计问责的深度,同时还需要整合问责资源、创新问责方式、完善问责立法以加大审计问责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问责体系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行政问责任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职责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初始阶段,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行政问责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必须注重改革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1.拓宽问责路径,强化异体问责,建立多元化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股价崩盘风险为研究视角,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经营投资问责制度对国有企业风险防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投资问责制度实施之后,国有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而提高投资决策稳健性、降低代理成本和改善信息不透明度是经营投资问责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拓展性研究发现,经营投资问责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高管激励更强、法治环境更好和行政层级更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的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经营投资问责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后显著提升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研究结论不仅为经营投资问责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还为健全国有企业问责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一、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容 "现代行政问责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等级问责、职业问责、法律问责和政治问责."在四种行政问责类型中,等级问责和职业问责是依靠行政内部问责机制的运作来实现问责效果,控制权掌握在行政官员手中,从公共行政视角看,是一种主动问责形式;法律问责和政治问责是依靠行政外部问责机制的运作来实现问责效果,控制权掌握在行政外部的行为体手中从公共行政视角看,是一种被动问责形式.  相似文献   

12.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12,(19):16-21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审计和我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有许多重大差异,文章从公共问责的视角来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按公共责任、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分析发现,中美两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差异的原因是其生态环境所决定的,而这种生态环境的核心内容就是问责机制。异体问责催生同体问责,同体问责催生内部审计,问责的强度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和独立性,问责的内容决定内部审计业务类型。没有异体问责,同体问责也就没有基础;没有同体问责,内部审计也就没有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审计问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建立内部审计问责机制的必要性,对内部审计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机理以及建立内部审计问责机制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推动内部审计问责机制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审计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纠正问题。审计问责对于国家审计来说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具体解决由谁问责、向谁问责、以何标准问责、问责后的处理等问题来设计、构建我国的审计问责制度,并分析了审计问责制度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SARS事件以来,问责行政官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能的风暴随之兴起.建立民主、法制的服务型政府,逐渐由理念向实践发展,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成为了建立新型政府的要求,行政问责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在实行行政问责制的法制化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既有制度不完善的困境、制度执行过程的困境,也有问责的要素及环境困境,我们急需在传统的探索中寻求新的路径选择.要使行政问责冲出困境,走向真正的法制,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确立权责对等原则,完善绩效考核制,引进责任连带制和激励机制;加强群众参与度,增强民众的话语权;建立独立、透明的新闻媒体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一、问责暂行规定及问责基本要素2009年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问责暂行规定》),主要就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及如何实行问责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其中规定了对党政领导干部决  相似文献   

17.
赵树禄  刘洪涛 《活力》2010,(21):113-113
行政问责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在全国的推进,缺乏统一的制度架构和法律约束。在相关配套制度、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事由规定以及问责程序设计上等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尽快建立具有全国性的、有权威性的行政问责法,推进行政问责法制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建立内部审计问责机制的必要性,对内部审计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机理以及建立内部审计问责机制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推动内部审计问责机制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审计问责制度的设计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靖 《会计之友》2008,(36):60-61
审计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纠正问题。审计问责对于国家审计来说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具体解决由谁问责、向谁问责、以何标准问责、问责后的处理等问题来设计、构建我国的审计问责制度,并分析了审计问责制度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行政问责程序是保障行政问责制良好运行的基础,建立健全行政问责程序对于构建高效的行政问责机制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行政问责程序仅零星存在于一些条例中,未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文章通过对问责程序的主体和对象包括哪些、 如何启动问责程序、 问责程序执行的原则等内容的研究,未我国问责程序的构建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