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了家庭债务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对耐用品消费的购买概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该耐用品的家庭拥有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家庭债务对低家庭拥有率的耐用品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年第二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美国消费数据以及严格性指数,从个人消费支出、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等方面研究新冠疫情对美国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疫情对服务部门的消费、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服务业,并采取措施缓冲疫情的冲击,同时也要关注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长期消费冲击。  相似文献   

3.
在2008—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及Logit二元选择模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城乡家庭代际贫困流动性进行测度,对比分析了城乡家庭之间代际贫困流动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家庭整体代际贫困流动性不断降低,并且农村家庭的代际贫困流动性普遍高于城镇;第二,教育支出水平的提高日益成为城乡贫困家庭子辈跳出贫困陷阱的关键;第三,农村医疗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父辈的健康水平依然是子辈摆脱贫困状态的制约因素。结论是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条件,能够促进城乡贫困家庭提高收入水平,增强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4年和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城乡医保统筹制度对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结果显示,推行城乡医保统筹制度会促进农村低收入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但并不影响该群体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医保统筹政策减轻了农村中等收入居民的医疗负担,而农村高收入群体和城镇居民受经济约束程度较低,医疗消费几乎不受医保政策的影响。按医疗支出分组的回归结果还表明,城乡医保统筹并不能为重病户分担就医压力。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应当重点关注贫困和重疾病家庭,减轻重负担人群的就诊压力,避免因病致贫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在社会资本中介作用条件下,研究非农工作经历对农民享受型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工作经历能够有效促进农民享受型耐用品消费,且此种经历对农民享受型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显著,在东部地区不显著。相对于社会规范与社会参与而言,社会信任对于农民享受型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应因地制宜地加强农民在打工及社会交往期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建设,拓宽打工农民获取高质量、重要信息的社会网络资源,扩大农民享受型耐用品消费。  相似文献   

6.
将影响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分为由家庭特征代表的“显性因素”和由市场性因素及社会性因素代表的“隐性因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1年全国调查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测算各项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城乡边际消费倾向,并采用Blinder-Oaxaca方法和分位数分解对城乡家庭消费差异及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消费对收入的弹性明显高于城镇家庭,分位数越高,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小;显性因素是城乡消费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对不同消费水平城乡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城乡消费差异随分位数增加而减小,隐性因素作用的减弱是差异减小的主要原因。城乡消费二元化的形成,不仅仅是家庭特征代表的显性因素(收入、养老保障、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导致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形成的隐性因素(偏好、习惯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等)也是城乡消费二元化的重要原因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医疗保险和贫困是制约个人和家庭医疗消费最主要的经济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医疗公平的重要原因。依据2007~2010年9城市家庭跟踪面板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Tobit模型方法,就医疗保险、贫困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家庭医疗消费绝对量和相对比例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医疗保险显著释放了家庭的医疗需求,促进了家庭医疗消费绝对量和相对比例的提高;贫困因素显著抑制了家庭医疗消费,家庭人均收入越低,家庭医疗消费越少,特别是低保户的家庭医疗消费更少;城市的农村户籍低保户获得医疗保险将显著提高医疗消费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医疗保险和贫困因素对家庭医疗消费相对水平的作用存在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ELES模型分析养老负担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养老负担降低了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消费水平;养老负担对家庭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城镇地区有养老负担的家庭在食品和居住项目上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没有养老负担的家庭,而农村地区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城镇有养老负担家庭在家庭设备、交通通信以及文教娱乐项目的消费上比农村家庭更富有弹性,城镇家庭的抗养老压力能力比农村家庭要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一般地说,收入增加使得消费结构中耐用消费品比重不断升高.以往的需求函数理论分析的对象大部分假定为一次性完全消费的非耐用品,很少涉及包含耐用品消费的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包含非耐用品和耐用品在内的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从而为信贷消费、分期付款、租赁行业及旧货市场等各种形式的消费方式给以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从分项财富角度考察城乡财富不平等,可深入挖掘和判断财富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并可根据财富不平等效应进行量化后的结果,对财富分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研究发现,各分项财富造成财富不平等的作用和力度各不相同,其中,房产财富不平等的效应系数最大,金融资产财富次之,耐用品和家庭信贷净资产最小,而且,土地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具有缩小财富不平等效应的作用。因此,政府应适当限制和防范房产和金融资产财富,适度控制和调整耐用品和家庭信贷净资产,并努力提高生产经营性资产和土地在家庭总财富中的比例来优化城乡家庭财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