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啸 《银行家》2003,(7):64-67
2002年可以说是陈东升光彩照人的一年.继上一年度在<财富>论坛香港年会上的脑力激荡之后,陈东升频频做客CCTV<对话>现场,继而年底入选央视2002年度中国经济人物,被媒体评为2002年中国最具价值经理人、2002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人物之一,等等.随之同时,泰康人寿也以其清新、青春的风格在中国众多标榜正统的传统金融企业中脱颖而出.采访话题便也由此展开了.  相似文献   

2.
如果将过去称之为"消费时代"的话,而今,我国正迎来一个"理财时代".其突出表现,就是我国一些城镇居民的家庭资产组合已由银行存款单一构成的局面,逐步被股票、基金等更多金融资产组合所取代.这些投资成为一些居民家庭财富迅速增长的最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3.
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它包括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总和.品牌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也是企业最具价值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如何?房价是否能降到合理的价位?这些恐怕是中国老百姓当下最关心的话题,2010年9月27日,在<大众理财顾问>联合恒生银行举办的"财富管理讲座"中,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对这些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容量巨大,业态分散.行业中存在头部的财富管理机构,但亦有不少高级理财顾问离开所在机构开始独立展业,形成"多家头部企业+大量独立理财顾问/精品机构"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来,"基金"从默默无闻到热火朝天再到抱团亏损,对投资者心态的考验不可谓不大,仿佛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轮回". 也许,"火出了圈"的基金投资确实该换一种玩法了. 事实上,基金作为一种借助专业力量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产品,其在个人财富管理中的存在价值和重要意义早已不言而喻,并不应受行情冷热所左右.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投资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教育的持续深入,单一的基金投资已经很难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投资者对于买入数只基金进行组合投资以对冲市场风险的意愿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源逐渐向知名度高的名牌企业和知名产品聚合,市场也不断地被那些具有品牌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瓜分。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品牌建设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鄂尔多斯是中国最具行业领导力及最有发展潜力的十大品牌之一,探析"鄂尔多斯"这个内蒙古最有价值品牌的成功,会带给正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企业以极大的启示和激励。  相似文献   

8.
鲍非 《金融博览》2005,(4):60-60
20 05 年2 月9 日,惠普公司董 事会宣布解除卡莉·菲奥里 纳的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职务。这位屡次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商业最具影响力女性”的标志性人物突然出局,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辞退风波内藏隐情 有分析指出,菲奥里纳下台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力主并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寿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且目前市值全球第一的寿险公司,始终保持着寿险市场的领先地位;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人寿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连续五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同时入选"世界品牌500强",并荣获"2007年全国消费者最喜爱企业品牌"大奖。在由国际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等机构举办的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18日,在北京昆仑饭店2楼中央厅,"记录历史见证永恒"——震旦OA全国巡展北京站隆重揭幕。此次巡展从上海到北京,再到广州,共三站,覆盖目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三座国际大都市。作为国内办公设备市场的领军品牌,长期以来震旦OA  相似文献   

11.
侯皓议 《金融博览》2021,(20):45-47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战略愿景、目标蓝图备受瞩目.在"十四五"规划中,也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点亮了一连串璀璨耀眼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提振了财富管理行业和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创富阶段后,如何维持、管理好财富已成为高净值人群更为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未来财富管理形势会如何变化?包括大唐财富等在内的财富管理机构正乘势而动,致力于为广大高净值客户提供包括债券类、证券类、股权类、保障类、离岸类等多种产品线的综合资产配置服务方案,那么,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适配的资产配置方案并有效管理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四位投资领域的专家,希望能为投资者带来全新的投资视角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陶艳艳 《银行家》2003,(9):46-49
新闻背景: 2003年6月28日,提前结束发行的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宣告正式成立.该基金提出的"保本"承诺现已成为中国基金业最具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求富贵而生,漫长的资本求索之路,坐拥亿万财富,难道仅仅是为了大危机下的那最后一颗子弹.为财富而生,为财富而亡.国内外众多富翁一幕幕"饮弹"绝尘的景象,生命与财富的价值因此得以另类解读和诠释.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ETF基金发展枝繁叶茂的时候,另类资产投资的ETF也逐渐进入投资者的视野.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一类商品的另类投资品种好处在于,从长期来看,商品价格的表现与股票或是债券资产有很低的相关性,这样可以平衡整个组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许小桐 《金融博览》2021,(20):40-41
资产配置理念是个舶来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直到21世纪初期,"资产配置"的概念和理念才逐渐在中国市场上落地生根.时至今日,经过数十年的市场沉淀,资产配置理念已成为财富管理市场各方参与者们津津乐道、不懈追求的目标. 财富管理正逐步进入资产配置大时代. 从需求端看,在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上,高净值客户群体正在不断扩大,需求体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财富管理市场从资产规模到人员结构的变化,也正逐步推动资产配置需求端的迅速发展.当下,"创一代"的诉求已经不再是创富,而是更希望实现家族产业的有效传承.与此同时,"创二代"更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变革"创一代"所开创的产业和积累的财富.刚刚崛起的新一代财富人群,则更希望财富进一步跃级,用更优质的资产配置带来更丰沛的现金流.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财富是最具诱惑力也是最受关注的话题。而时代变迁,不知不觉间我们的财富形态也在渐渐发生着变化,记得10多年前的“存折时代”,人人家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存折,几个数字记载了全家的财富。鉴于当时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匮乏,最安全、稳妥的投资渠道莫过于“储蓄”“,坐收余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名刊"市场性"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名刊工程"市场性"的不同理解会影响到名刊工程的建设方向和其示范效应.要理性解读学报名刊"市场性",就应在理清品牌、品牌期刊与学报名刊区别的基础上,把握学报名刊最本质的特点;片面将学报名刊的"市场性"与"学术性"相提并论是对学报名刊特性的严重误读;但因强调其学术性而排斥其市场性也有失偏颇.学报特别是名刊的策划、管理、推广等均应借用市场元素,"弱市场性"或"准市场性"应是学报必须具备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王晓哲 《理财》2012,(4):12-13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上,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完美地演绎。A股市场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又处在国家调控的风口浪尖上,把钱存银行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发现了一些另类的投资理财方式:艺术品、酒、普洱茶等产品。尽管有些投资领域十分奇怪,如艺术品份额、国产白酒、普洱茶等,这与传统的资产类别格格不入;但是这些另类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9.
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它包括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总和。品牌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也是企业最具价值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继春生论坛针对高端客户的开发与经营进行探讨之后,由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协会(ISOFP)财富管理中国分会主办的"2017四季财富管理论坛之夏长篇"继续关注行业热点,聚焦高端客户的财富传承话题.ISOFP财富管理中国分会携手学研机构、行业专业组织,共同推动中国财富管理的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