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邮政信息技术队伍工作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是 《邮政研究》2009,25(1):14-15
随着中国邮政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数据及应用系统的大集中,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文章结合海南邮政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尝试从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的辩证关系角度,探讨现阶段省信息技术队伍的工作重心及规范运维工作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娄之佐 《邮政研究》2015,31(6):15-17
信息化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现代物流最重要的核心特征和时代特征。文章阐述了信息技术对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传统非信息化物流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例,探讨了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客户优化仓储管理,帮助邮政升级服务、树立品牌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邮政发展有四大趋势,即企业化、商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企业化、商业化就是要讲效益、讲利润,经营过程中用竞争意识和赚钱意识去抢占市场,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信息化就是要与信息技术结合,邮政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途;全球化就是要放眼世界,不能老把眼光放在一时一地,一定要打出去。邮政是个通信部门,逐渐受到信息技术、电信技术的挑战,今后的发展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依靠科技兴邮,这已经为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邮政开拓市场一定要跳出传统业务的圈子,凡是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的业务。(刘局长在青岛市…  相似文献   

4.
文章站在中国邮政实施科技兴邮战略对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从创新邮政信息技术人才选拔机制,使用培养机制和人才发展的企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邮政信息技术人才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对中国邮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家力 《邮政研究》2004,20(4):18-19
结合上海邮政实际,阐述了数字化邮政的概念,在总结上海邮政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数字化邮政”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使中国邮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初步建成“数字化邮政”,为最终实现现代化邮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加强行业管理促进邮政服务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徐文林邮政通信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邮政事业的发展以及邮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邮政行业管理,促进邮政更好地为社会服...  相似文献   

7.
张超平 《邮政研究》2008,24(2):12-15
文章围绕建立现代邮政企业的目标,探讨了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邮政的构想,分别从透明邮政、自助邮政、信息邮政三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方便、迅速、准确、安全的现代邮政,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享受优质的邮政服务。  相似文献   

8.
吴昱 《中国邮政》2005,(2):36-37
在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战略目标后,许多行业和大型企业都把信息化摆到战略高度大力推进。邮政在邮电分营后,也把信息化建设放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局投入巨资建成了全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局、各邮政生产单位、各县市局及发达乡镇邮局,为邮政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9月27日下午,全国邮政报刊信息系统全国试运行电视电话会在国家邮政局大会议室隆重举行,国家局副局长、全国邮政报刊发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冯新生在会上以激动的心情告诉与会者:历经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193天紧张的奋战,集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统一版本的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将在全国开始试运行,将全方位地提高报刊发行业务的信息化水平,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处理效率,强化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标志着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邮政信息网     
《邮政研究》2006,22(6):I0002-I0002
邮政信息网是全面支撑邮政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集服务、生产、管理、决策功能于一体。2000年已经建成联接全国236个中心城市信息中心的骨干网络,广泛应用于邮政生产、经营、管理和对外服务等各个环节,并通过“183”电子邮政网站,“11185”客户服务中心等与公用电话网和公用数据通信网互联。2005年邮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邮政信息网随着绿卡统版等19个全国性的业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成功实现了从基础网络平台铺设向信息技术应用的重大转型。邮政信息网络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网络结构得…  相似文献   

11.
晓宁 《中国邮政》2001,(8):16-16
中国即将加入WTO,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将对邮政报刊发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做好新时期的邮政报刊发行工作,必须对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从当前国内环境看邮政报刊发行面临的形势 1.有利于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发展的因素有: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文化产品市场的规模迅速膨胀;为应对加入WTO,培育民族文化产业,政府主管部门减少了对文化制品的经营范围和商业渠道的限制,发展环境较以前更宽松;邮政部门改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2.不利于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发展的因素有:…  相似文献   

12.
为支撑邮政业务发展,增强邮政企业竞争力,满足邮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邮政信息化建设及技术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邮政技术建设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思路,探讨了邮政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93年3月18日至22日,邮电部邮政储汇局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邮政储汇工作会议。邮政总局相关处室的同志、湖南省邮电管理局的领导以及全国29个省区市储汇局局长出席了这次会议。邮电部刘平源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邮政储汇业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重要,必须把邮政储汇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适应改革形势的  相似文献   

14.
郭晓苗 《中国邮政》2008,(12):60-61
瑞士于1849年开始联邦邮政服务。1997年12月31日,瑞士邮政和电讯公司分离成瑞士邮政(Swiss Post)和瑞士电讯(Swisscom)两个独立的企业。从1998年1月至今,瑞士邮政已成功完成两大改革步骤:从一个国家行政机构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从多年靠电信部门赢利来补贴亏损转变为年赢利上亿瑞郎。2007年,瑞士邮政实现业务收入87.12亿瑞郎,同比增长了10%。  相似文献   

15.
唐文雄 《邮政研究》2008,24(2):16-18
为有效规避邮政信息化安全管理风险。提高整体运维水平和运维效率,文章分析了邮政运维技术人员配置不足所带来的问题。阐述了邮政企业实施运维AB角制产生的效果,探讨了邮政运维AB角制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元友 《邮政研究》2004,20(1):10-11
文章以推动邮政企业信息化为目的,分析了邮政仓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目前亟待改进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邮政企业信息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十五期间要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重点强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邮政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必须要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从而有效地推进中国邮政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导向为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应用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邮政综合网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以下简称:中心局系统)的建成和顺利投产使用,标志着中国邮政的信息化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王为民  刘涛 《邮政研究》2013,29(5):8-10
文章阐述了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信息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并从运营支持中心建设的背景、定位、职能和预期效果等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集成助力邮政企业流程再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阶段邮政传统的运营模式,受到了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电子邮政作为中国邮政推出的崭新服务品牌,既是社会对邮政企业在信息经济时代提出的现实需要,也是 中国邮政企业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规划、建设好电子邮政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邮政企业作为全行业电子邮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快贫困地区电子邮政建设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