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外交的政治实质是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公共外交不只属于文化和传播学范畴,更属于国际政治学范畴。公共外交是国家运用特殊权力手段,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外交行为。作者分析了公共外交运用权力的方式,指出公共外交发挥其社会接触功能、适应相互依赖的新安全环境、丰富国家开展传统安全竞争的手段、巩固重要安全关系、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维护国内政治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功能,阐释了公共外交在国家海外利益扩展和保护、应对全球化导致的利益和文化摩擦、推动全球治理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从公共外交的政治基理出发,中国外交应当从多个方面推动外交的整体转型,其中包括对外国社会的有效接触、外交工作的价值观支撑、外交政策的政治传播分析和话语权掌控、外交博弈中的对内社会动员等,加快提升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国际经济合作等重大问题上的公共外交水平。  相似文献   

2.
郝江东 《魅力中国》2011,(18):27-28
文化是一种力。作为构成软权力的重要因子,文化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均可谓一把优雅的兵不血刃的杀手锏,是国家建构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依托。文化外交即是以文化的手段谋求国家外交战略的实现。本文将对从文化、软权力等多个方面透视文化外交,并结合美国文化外交的实践案例,力求管中窥豹,对文化外交做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外交谈判谈判是外交工作的重要一环,外交谈判也是外交外事工作者必备的工作技能。作为外交形式的一种,外交谈判与交涉、磋商等有着较大的区别,外交谈判的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更为具体。外交谈判的主体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际组织等都可以成为外交谈判的主体。与此同时,外交谈判的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政治、军事等高级政治的议题以及经济、  相似文献   

4.
伴随近年来海外投资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海外投资的政治影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关注的新议题。在大国竞争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对中国外交产生了何种冲击至今仍缺乏系统性的经验证据。作者利用2005—2019年的全球样本实证研究了大国竞争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伴随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外交分歧显著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其中,中央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远大于地方国有企业;而且相较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对于外交关系的冲击尤为显著。一方面,国际经济权力对比的变化是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引致发达国家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经济根源,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赶超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经济权力转移使原有的自由市场秩序开始让位于国家间的政治博弈;另一方面,政治体制差异以及中国国际政治影响力的提升同样助推了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外交效应的产生。研究结论为全面评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外交影响以及反思传统经济相互依赖与国家间冲突理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商务外交:美国实现贸易政治战略转变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商务外交的新视角论证了美国实现贸易政治的途径。商务外交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概念,是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政策中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战略的交融。从政治外交到商务外交是美国实现贸易政治的重大战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商务外交贯穿于美国贸易政策和对外战略制定、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2)商务外交是美国实现国际政治和外交目标的最佳途径;(3)商务外交是美国驾驭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实现区域贸易外交政策的主要途径;(4)商务外交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国际议程设置:一种初步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系统梳理了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及国际政治学的相关议程设置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议程设置的理论框架,指出国际议程设置是相关行为体通过议题选择与界定、冲突拓展与利益动员以及议程切入点的选择,最终将其关注的议题列入国际议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传统的国家行为体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非国家行为体——例如媒体、专家群体、倡议团体乃至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如果议题发起者能够成功吸引足够多的参与者,建立起立体式的议题联盟网络,那么其成功设置国际议程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国际议程设置是国际权力博弈的第二张面孔,它决定了什么议题可以进入国际议程,什么议题被排除在国际议程之外。  相似文献   

7.
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关于公共利益风险管理的学术讨论,作者针对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提出了五个分析假设:(1)当代国家海外利益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政策与安全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国家海外利益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风险;(3)企业界对经营风险管理的模式可成为政府机构管理公共风险的工具;(4)国家海外利益可通过国家外交机构进行外交管理;(5)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应具备整合资源、系统、功能、技术等国家对外能力。据此认为,中国具有有形与无形的海外利益。同时,中国的海外利益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区域、领域的拓展难免蕴涵着风险。为了有效应对、降低和排解国家海外利益风险,中国需要在外交战略考虑、制度安排、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公共教育、技术开发与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推动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  相似文献   

8.
孙德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3):57-81,157,158
近代以来,西方大国的崛起在对外关系上主要依靠联盟外交,如英、法、德等国家在欧洲的"合纵连横",日本的"与强者为伍"战略,二战后美国对北约和亚太联盟体系的经营,冷战后俄罗斯对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依赖等。受制于自身独特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地缘环境,中国缺乏历史上大国崛起所拥有的"后院",中国的战略文化也排斥"势力范围"和"联盟政治"思想。作者从中国的时代需要出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四大外交战略——大国协调战略、区域整合战略、政治联合战略和国际危机管理战略均难以满足中国的安全需要,中国应在联盟外交与伙伴外交之外探索"第三条道路"——准联盟外交。实施这种"联而不盟"的特殊外交类型需具备四个条件:竞争性政治集团、动态性权力关系、严重性安全威胁和"统合性"战略文化。在新时期国际"多元格局"下,中国应尝试开展灵活务实、相互联动的"三环准联盟外交"——多边组织型、新兴合作型与传统友好型,它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运筹与美国、欧洲大国、日本、印度等大国关系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外交概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经济外交新概念 ,从经济外交的三个主体 (国家、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和经济外交是外交内部的一个分支等四个方面阐明了经济外交的历史、现实和理论根据 ,并从有利于纠正片面强调外交政治属性的偏颇、有利于促进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有利于外交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强化经济意识、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树立经济外交新形象等六个方面 ,论述了我国推行经济外交的必要性。同时 ,文章还从总体外交的角度提出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西方大国的崛起在对外关系上主要依靠联盟外交,如英、法、德等国家在欧洲的"合纵连横",日本的"与强者为伍"战略,二战后美国对北约和亚太联盟体系的经营,冷战后俄罗斯对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依赖等。受制于自身独特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地缘环境,中国缺乏历史上大国崛起所拥有的"后院",中国的战略文化也排斥"势力范围"和"联盟政治"思想。作者从中国的时代需要出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四大外交战略——大国协调战略、区域整合战略、政治联合战略和国际危机管理战略均难以满足中国的安全需要,中国应在联盟外交与伙伴外交之外探索"第三条道路"——准联盟外交。实施这种"联而不盟"的特殊外交类型需具备四个条件:竞争性政治集团、动态性权力关系、严重性安全威胁和"统合性"战略文化。在新时期国际"多元格局"下,中国应尝试开展灵活务实、相互联动的"三环准联盟外交"——多边组织型、新兴合作型与传统友好型,它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运筹与美国、欧洲大国、日本、印度等大国关系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1.
议会外交的兴起打破了由行政机关垄断外交权力的结构,创造了一种对外交往的新范式。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进行的国际交往也属于议会外交的范畴,但与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制衡式的议会外交有显著差异。对于中国议会外交的研究,应将其放置在外交分权体系之中,侧重对于总体外交下全国人大的外交地位的研究,并总结中国议会外交的策略与方式。具体而言,中国的外交分权体系表现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相结合的"外交双重权力格局"。议会外交既是最高国家权力的直接运行,也是执政党领导下的总体外交的重要环节。在全国人大内部的职责分工上,"一院双层"的宪制构造使得议会外交的职能集中于常委会层面,并且建立了制度化的内外分工协作机制。在开展议会外交过程中,全国人大逐步明确了议会外交的目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策略方式,以服务于总体外交、促进经济发展并提升人大自身工作。现有外交分权体系确定了议会外交的制度空间,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则为规范外交分权体系、廓清议会外交的权力边界提供了制度契机。  相似文献   

12.
灾难外交:一种新的外交方式?——印度洋地震海啸启示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处灾难发生频繁的世界,如何处理受灾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使外交发挥更佳功效便被提上议程。对受灾国和其他国家而言,灾难外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外交方式;灾难外交实践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公共利益凸显重要的现实价值。灾难外交具有灵活性、形式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体现了外交的文明和技巧要求,但其实践过程却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灾难外交能够推动中国“负责任大国”角色的实现。我们将结合印度洋海啸后的国家活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尼赫鲁是印度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提出过一系列外交思想.不结盟外交思想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他的外交思想成就巨大,为贫穷落后的印度实现了许多国家利益,极大地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也包含着不少消极因素.我国当前也实行一种不结盟外交政策,也和印度一样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虽然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国情也不同于独立之初的印度,但是研究尼赫鲁的外交思想,尤其是他的不结盟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外交仍然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为新时代政党外交提供了新舞台,政党外交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政党外交可进行政治引领、凝聚共识、坦诚交流,进而实现政策沟通、民心相通以及破解舆论困境。新时代政党外交主要通过融入总体外交、参与跨国政党双边交流和多边政党合作的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展望未来,政党外交应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汇聚各方力量,合理设置议题,妥善处理好热点敏感问题,发挥民主党派襄助作用,增强党际交流的务实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的能源外交为当今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奠定了基础,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前苏联的能源外交充分体现了其服从于国家总体外交的需要,服务于国家政治利益的外交属性。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我们把握经济形势,借鉴经济危机时期苏联能源外交的经验,加强中俄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6.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事实上,中国被赋予的"大国"形象和外部世界针对中国所开始的权力政治互动,已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凸显了消极的影响。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行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政策实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具体而言,传统文化的非宗教性质有助于保持中国外交的非扩张性;力求稳定、讲求秩序的保守性使中国更易于选择融入战略、维护现有国际秩序;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令中国外交体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道德本位的政治权力意识则赋予中国外交以自律性和理想主义风格,为中国承担起"负责任的大国"这一角色注入了内在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谢光远 《理论观察》2014,(11):15-16
"国家利益"一词是政治学和国家关系理论及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但是直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一词汇才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出现。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是有相应的讨论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超越国家的特点,这一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及外交理念中没有得到重视。我国处理国际问题的理念和实践也经历了国家利益从缺位到出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手段作为本国外交中的一种特殊手段的做法,一般称为经济外交。经济外交是在外交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的,它将外交与经济结合起来,强调经济因素对外交关系的推动作用、以经促政,以政促经,实现外交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各国积极开展经济外交活动,主要目的一般有三个:一是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为了在国际上获取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三是为了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解读中国经济外交,可以看出,它是全方位的,包括能源外交、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区域合作等,主要在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三方面:一是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合作多元化,保障所需原材料、能源的稳定供给;二是加强国际磋商和协调,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减少与外部世界的贸易摩擦,同时,实现一些政治诉求,包括在国际上遏制“台独”等;三是着眼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形势,积极扩大和深化了与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保持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全局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国内非政府组织发展完善且影响逐渐增大.在全球公共物品和公共事务大量出现,全球政治和议题政治发展趋势明显的国际背景及菲律宾国内政治形势的综合作用下,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开始对其国家外交产生影响.文章探析了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影响国家外交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