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速递     
第一季度全国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2%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发布报告,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659亿元,同比增长32%。分所有制类型看,第一季度私营企业工业利润增长最快。分行业看,第一季度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亏损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33.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80.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1.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利润下降17%。  相似文献   

2.
加强制造业的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潜力.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产能过剩现象突出,利润上涨遭遇天花板.本文首先对制造业成本控制进行了概述,之后以电子创新企业为例分析了该行业在成本控制中现存的问题,并分析了电子创新企业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以期促进电子创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雪梅 《中国外资》2013,(2):120-121
当前正处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艰难时期,也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是当前制造企业发展的有效出路。在对当前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电子制造业企业,提出了完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出现了生产规模不断降低、产品产量锐减、订单量明显下降的问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立足之地,很多制造企业不得不降低产品的售价来挽留客户和广大消费者,最终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冲击。还有的制造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减薪裁员。但是,就目前我国宏观政策的现状来看,劳动者的工资薪酬在逐渐上升,产品的售价降低与成本的不断提升导致在微利时代企业的利润迅速降低,还有可能出现亏损,很多制造企业由于成本问题而走向破产。本文将就制造业产品成本控制模式与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家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亏损,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以及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和核算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亏损,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以及经济效益。另外,管理者老旧的思维模式导致其不重视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使得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造成大量原材料的浪费以及报价混乱问题,使得企业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6.
声音     
《财政监督》2012,(1):76-77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现在形势严峻表现在四个方面现在形势严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口下降幅度逐月增大,近三个月尤其明显。二是制造业效益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三是外部市场萎缩与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碰头。四是经济下行与物价处于高位并存,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要树立信心去积极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寒冬”的逐步加深,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的物流产业.所受到的影响也正日益加剧。因上游制造企业减产带来的运量萎缩,直接造成2008年物流行业总体上的各指标增幅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尽管200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99万亿元,然而其增幅同比下降达6.7%,同时,物流业增加值和社会物流总费用两项的增幅也分别同比下降4.5%和4.4%。在物流行业内部,众多中小企业也是艰难维系.毛利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和半亏损式破产。  相似文献   

8.
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四川省拥有上市公司63家,数量列西部第一,涉及制造、信息技术、房地产、建筑、社会服务、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能源生产供应、传播与文化等九个行业。根据四川省上市公司2005年半年报,四川省有11家上市公司亏损,10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比大幅下降,亏损和业绩大幅下降的上市公司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三分之一。亏损的上市公司涉及建筑、信息技术、批发和零售贸易、造纸、医药和电子等行业。从行业角度分析,电子业和信息技术行业9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出现亏损和净利润大幅下降,房地产的4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出现净利润大幅下…  相似文献   

9.
徐定成  李莎  黄海 《金融纵横》2013,(10):94-98
近年来,苏州地区外资电子通讯制造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情况较为突出,这对相关地区的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在回顾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要素供给、产品供给和产业集聚视角分析和验证电子通讯制造业转移的动因,发现要素供给是电子通讯企业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而产品供给不是转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产业转移趋势、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在我国多存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是我国经济成长的中坚力量。与服务业相比,制造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更大。然而我国银行信贷主要向大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随着各地普遍开始实施土地新政、提高环保标准、降低出口退税比率、贯彻新劳动合同法,加上原材料涨价和欧美经济衰退导致的出口市场萎缩,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信贷紧缩政策可谓是“雪上加霜”。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将可能经历一个大面积亏损、企业破产倒闭和转型的调整时期。预计经过本轮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制造业企业将逐步走向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信用建设、突出核心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角色。  相似文献   

11.
《投资北京》2013,(4):13-13
2013年1—2月北京市经济运行简况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9.6%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6%(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2月份下降6.2%。从主要行业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1.2%和20.8%,是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医药制造业增长9.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5%;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5.1%。  相似文献   

12.
园区直通车     
2008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10月14日,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商务周刊》杂志社共同主办,搜狐财经协办的2008年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在开发区举行。来自航空航天、机械、冶金、化工、汽车、电气电子、自动化等制造业企业代表,与国家及各省市发改委、工业与信息化、商业、科技、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9,(28):62-63
【电子设备】上半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其中5、6月份增速分别达到4.3%和6.5%;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同比增长10.9%,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25.5%;受3G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作为高度市场化竞争的电子产品制造行业,产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主要目标、突出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管控方法及模式,以期为如何促进我国电子制造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家》2022,(3):28-28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金融的宗旨。”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介绍,2021年,工商银行各项贷款增量创下新高,重点投向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新发放制造业贷款、普惠贷款的平均利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有效帮助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外商投资企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角色,然而外商投资企业出现大幅度利润减少的现象,外商投资企业的"亏损问题"也是反映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分析研究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利润下降的现状入手,对外商投资企业利润下降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双过剩"下国有银行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能过剩及其度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日益过渡到过剩经济。产能过剩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和最重要表现。产能过剩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适度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产能过剩是大多数行业的正常现象,比如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90%之间;严重产能过剩则是该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产品库存增加,设备利用率下降,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严重产能过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经济危机则是全社会普遍的产能过剩扩张到经济无法承受的程度后,…  相似文献   

18.
业界资讯     
<正>宏观经济部分2024年1月PMI低位回升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景气度有所回升;新订单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业人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财政性挤占银行信贷资金涉及面广、量大,是造成银行贷款大量增加、信贷资金周转减缓、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不仅表现在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透支,迫使中央银行多发票子,而且在经济生活中还有许多挤占渠道存在,影响着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使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企业亏损财政不能及时拨补,占用了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按国营企业第一步利改税试行办法规定:凡属政策性亏损由财政实行计划补贴,经营性亏损由企业的主管部门责成企业限期扭亏,在规定期限内由财政部门适当核定亏损补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收支自身难以平衡等原因,及时弥补企业的亏损往往难以做到,大部分企业的亏损是靠挤占银行贷款“填补”。据统计,仅1990年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粮食和外贸企业亏损额就达8.92亿元,大部分是挤占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20.
李红玲  李健 《银行家》2014,(1):36-38
正2013年以来,制造业企业贷款增速明显放缓,工业景气监测企业财务数据显示,在资金供给下降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持有资金增速处于低位。但从近期调查数据和调研反映情况来看,企业资金周转状况相对正常,没有出现企业普遍反映的资金紧张局面。为了解制造业企业资金供需两方面的实际状况,以及企业特有资金和实际资金周转感受相背离现象的原因,分行调查统计处结合江苏省595户工业景气监测企业财务、调查数据和金融统计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