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运员  杨柳  刘沛林 《经济地理》2011,(9):1552-1557,1584
湖南历史悠久,拥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湖湘文化"。古村镇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重大的科学、经济价值。选取30个已经公布的国家或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究对象,以景观基因的理念为切入点,立足古村镇的抽象文化符号和物质景观元素,分析湖南省古村镇景观基因的特点;并通过对其上述文化特质的把握,提出湖南省古村镇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日益关注,对其进行保护和更新这一敏感问题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从观念上重视到有效的保护之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城市面临问题更多,保护更新的难度更大。如何将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成为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更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万州区历史文化十分丰富,其基本构成可分为巴楚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景观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码头文化、饮食文化等诸多文化表现形态,而如何有效地保护、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乡文脉,使之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万州区城乡建设融合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景观——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针对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分析了在景观视角下进行文化遗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文化遗产景观的整体性、系统性,遗产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复合性,景观价值的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时间及其文化属性的统一性等特征的探索,阐述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化景观风貌是乡村各类文化因子的综合外在 表现,具有显著原型特征的聚居景观文化因子就是景观基因。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京市漆桥村为研究对象,借助景观基 因理论分类和识别漆桥村各类文化因子,利用AHP(层次分析 法)-FCE(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排序,构建乡土文化景观 风貌的景观基因排序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不同因子在景观风貌 中的重要程度,提取重要的景观基因通过基因植入方法运用到 风貌构建中,为乡土景观风貌营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炜 《财经科学》2007,(6):76-80
本文认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合理利用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要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探索了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内容;剖析了,目前我国名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而,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桂林市山水景观及城市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文章提出了桂林山水特色景观保护这一课题,并运用外部不经济理论分析了桂林城市建设尤其是房地产建设与山水景观保护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了桂林在未来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中应采取的特色景观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及框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及文化保护实践中的重要命题。在重点分析文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及逻辑框架(什么是文化生态补偿)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补给谁)、受偿客体(谁来补)、标准核算(补多少)、补偿方式(怎么补)、时空尺度(补多久、在哪补)等方面对其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文化生态补偿是一种协调文化生态保护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以文化生态系统为对象,以促进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政府和市场为主要手段,涉及文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文化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方面,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特征,可采取受益者补偿、社会补偿、自我补偿、政府补偿等多种方式实施综合补偿。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城市水乳交融,保护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是建设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应充分发挥城市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景观的重要作用,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辐射力。  相似文献   

10.
王君 《经济师》2011,(8):225-226
太原市是具有2500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老城区内仍遗留下相当多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一些传统街区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特征。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和市政道路拓宽改造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居民的住房和城市交通问题,但也对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损坏,如何处理好改造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应当慎重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太原市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设计入手,对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掀起了旧城地段的建设开发的高潮.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历史街区中的住房、能源、交通、通信、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挑战.出于对商业经济的考虑,出现了历史街区被拆、传统文化风貌被毁、人文环境破坏、文物受损的事件.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提高,出现了许多对街道历史文化的保护,但保护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宽窄巷子例子,谈谈对城市建设中街道历史文化保护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空间治理转型,三峡地区历史城镇保护在主动 寻求新视角。进入后三峡时期,地域历史城镇面临景观特征衰 败、社区构成异化、保护规划失焦等诸多问题;保护需从活态 遗产的视角,分析三峡地区历史城镇社会变迁与景观演变之间 协同变化的原因,构建以功能、空间与社区持续性为核心的活 态保护方法与应对策略;龚滩古镇保护性搬迁是这一时期典型 的实践案例,探索了历史城镇景观特征活态保护方法体系,对 地区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  胡蓓蓓 《经济师》2007,(7):14-15
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各地区相继出现了文化流失现象。为了不失去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对于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特征的,且在传承中具有无形性和非物质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日本民俗庆典活动的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作用意义入手,在探讨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国际背景的同时,分析了韩日两国对于非物质文化财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瀚 《时代经贸》2008,6(19):172-173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涉及电子邮箱、域名甚至整个网络空间各种资源的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引起了一定关注。现有理论和实践给出的保护方法或忽视虚拟财产的物之属性,或缺乏对虚拟财产的合理分类而致使在规则构建上的过分简单化。通过与其他保护方法的比较,具有物之属性的虚拟财产作为物权客体进行保护是一种最为合适的保护方案。我们应对虚拟财产物权进行分类,避免简单化的确定虚拟财产的归属,并进一步构建虚拟财产的归属和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国内的一些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了古建筑遭到破坏或利用不当等问题.如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既保证城市合理有序、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又保护好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建筑,成为城市规划的重大课题.本文将从古建筑保护困境出发,探析古建筑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适合中国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修复的理论 与方法,基于相关国际公约前期研究基础,结合颐和园写秋轩 案例的实地调查与史料分析,针对其植物景观空间视域和文化 意境两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复原依据、保护策略与 思路,同时指出了历史园林中植物景观与建筑保护修复的差异 等问题;最后,总结并探讨了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适应时 代与自身发展的园林遗产保护思想,以期为我国其他历史园林 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绩效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论,自兴起以来备受关注。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企业正迈向文化管理时代。企业文化愈来愈被企业界、管理界所广泛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企业文化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这些都是关于二者关系探讨的重点,本论文就此尝试着做一番解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真实写照.本文主要对我国古典私家园林景观要素保护与修缮的原则、方法、工作流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现代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其旅游价值的开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闽都文化"四大品牌为例,分析了福州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名城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和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等。但是,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与利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最后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行业管理部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及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