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新社会阶层应运而生。为更好地引导和发挥这些新阶层的作用,本文就新社会阶层的内涵及地位,新社会阶层的分类及依据,新社会阶层的主要特征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马少虎 《发展》2009,(12):97-98
社会阶层变迁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阶级阶层结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甘肃省东乡族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东乡族社会新阶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而社会阶层的变化对东乡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西藏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在60年间也经历了两次深刻的变迁.西藏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相信,西藏的社会阶层结构一定会向着更加合理,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这一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果,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与重组,在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基础上出现了六类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与原有社会阶层共同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看待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认真面对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社会阶层分化的多样性与阶层结构的不稳定性,阶层矛盾尖锐,群体事件破坏性升级。我国非政府组织以其鲜明的组织特征和独特的社会治理优势,在化解阶层矛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主体,非政府组织具有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化解阶层冲突、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我国原有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分化和重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此,党和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引导社会阶层在正常的轨道上合理分化,协调好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矛盾,以发挥其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客观上的一个结果是利益格局多样化,各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日趋复杂化。阶层矛盾对于党的建设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执政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与其社会基础的关系问题,而党的社会基础分布于各阶级、阶层中,因此,构建和谐的阶层关系,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社会基础的稳定程度。本文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各阶层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构成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或缓解各阶层的矛盾和冲突、扩大和增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周颖 《特区经济》2012,(1):118-120
上世纪80~90年代末,中国工人、农民这两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分化。其间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分配模式的变化加剧了阶层的多元性。但是不到20年的时间,阶层分化速度趋缓,开始呈现固化趋势,并且严重阻碍了收入分配及其它方面的公平与效率。科学看待中国社会阶层现状,对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公正,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急剧分化,在这一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坚力量的社会中间阶层的正在逐步崛起。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社会中间阶层崛起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严峻问题,使我国向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题的普遍富裕社会迈进的步履显得异常艰难。因此,要推动中国社会阶层朝着良性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流的普遍富裕社会,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平等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分配与在分配制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并进一步扩大教育的普及,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阶层结构调整的目标。要使底部阶层的社会生存生态环境能够得到保护乃至改善;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中产阶层规模;保护和拓展社会流动的渠道;在不同的阶层之间形成互惠共生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78年的改革开放把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内部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阶级阶层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等因素影响着现阶段我国阶层的变化,而正是这些变化使人们对现阶段阶级阶层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要正确的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演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为基础发展创新适合我国具体实际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增强和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而正确认识中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 ,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时 ,要处理好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关系 ,对阶层的政治界定和对阶层成员政治界定的关系、扩大群众基础和“共产主义熔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宋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拥有财富和良好文化教育的新的社会阶层崛起。这就是“富民”阶层。“富民”阶层一经崛起,迅速成为社会的中间层和稳定层,极大地改变了唐宋社会的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流动性、市场化和平民化的显著特征,从而使唐宋社会有别于汉唐的“豪民社会”。“富民社会”的形成,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从先秦的“部族社会”到汉唐的“豪民社会”,再到唐宋以来的“富民社会”,并最终向近代“市民社会”演进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多年来的打工经济,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给农民带来了巨额财富,而且正在快速地改变着农村社会面貌,尤其变革着农村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中产阶级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力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以社会中间层大为特征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我国目前中产阶级的比例还太小,社会阶层结构是底层大的“洋葱型”结构,这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要依据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自觉地创造形成社会中间阶层的社会环境与条件,不断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社会阶层分层是近几年来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已经逐渐取代了过去以户籍、政治身份地位为依据的分化机制,并据此,把中国社会分成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十大阶层分别对应着五大社会等级:社会上层、社会中上层、社会中中层、社会中下层、社会底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并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群体.党的十六大报告将这个新社会群体称之为“新的社会阶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好新时期的统战优势,调动这个新阶层的积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焦点     
中国社会酝酿结构巨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继3年前发布《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分化成十大社会阶层"论点之后,再次推出第二部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指出,未来8至10年,中国的职业高级化水平将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社会中间阶层也将有一个跳跃式的扩大,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走向一个开放的社会。《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课题组根据调查,得出"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分化成十大社会阶层"的结论。目前研究表明,这个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个雏  相似文献   

20.
一 阶层是指在阶级基础上,以经济关系的社会地位、收入多寡来划分的社会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变化:一是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存在四个基本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归城市小资产阶级范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再存在.剩下两个基本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归属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