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戏剧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菲茨杰拉德以艺术家的创作手法,描述了一战后美国社会表面繁荣下的道德腐败和精神空虚,并通过盖茨比的悲剧揭示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精神荒原和必然会破灭的"美国梦".小说借助戏剧冲突这一创作艺术来表现以上主题,展示和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  相似文献   

2.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出现的"绿光"是人人都在热衷追逐的美国梦的象征,它是一种梦幻,也是一种欲望,而对盖茨比来说,则是一种信念——期待与昔日恋人黛西重温旧梦的执著,认定爱情坚贞不渝的天真。而他忽略了,他所坚信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令人神魂颠倒的像一个在半空飘荡的色彩斑斓的大气球"——"美国梦"之上的。虽然有着无数追寻着相同"美国梦"的同类,但是却各自自私着、贪婪着、孤独着。这将注定了在这个狂乱的时代里,他只是个孤独的"寻梦人"。而这正是盖茨比悲剧人生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尔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因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爵士时代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主要特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此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德正是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将色彩的象征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就绿色、白色、蓝色、金色、灰色及红色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菲兹杰拉德在代表作《大人物盖茨比》中,通过运用诸多巧妙的艺术形式,如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丰富而多次层的象征主义手法等,反映了一个十分深邃的思想主题,即“美国梦”的破灭及其破灭的社会根源。而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正是该小说的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5.
斯格特·菲茨杰拉德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作者象征手法的高超运用,赋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表面上的爱情悲剧更深层的含义:"美国梦的幻灭".本文试图从人物形象与场景象征、具体事物与色彩象征的统一性来挖掘及讨论小说中丰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伟大的象征主义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运用了大量颜色词来作为一种象征主义手法对小说主题进行阐释,使小说中的意象与主题相契合,成功地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及其悲惨命运。本文试图分析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表现小说主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逵与板斧     
象征,是施耐庵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板斧”作为一个反复出现的象征工具,在《水浒》中对李逵这一农民起义英雄的描述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小说中“板斧”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描述人物性格中所发挥的意象整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作者使用了诸多意象。其中“尘土”的使用烘托了整个小说的史诗般的悲剧气氛。“乌龟”意象的使用则’让我们看到了由乔德一家所代表的农民在向美国西部迁移的过程中将经历的痛苦和艰辛以及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而“葡萄”意象的使用,一方面让我们领悟到了离乡背井的移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悟到了由于理想破灭以及残酷现实而给他们带来的辛酸和愤怒。  相似文献   

9.
意象与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手法,现代英语界的巨星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通过对意象与象征的巧妙选择与安排使得该篇小说极富抒情色彩,成为现代短篇的经典之作.本文对<阿拉比>的创作技巧与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讨,说明了意想与象征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洛特·勃朗特在《简·爱》中,多次用到了“火”的意象,随着场景及主人公的经历和心态的不同,小说中的“火”也具有不同意义.它是温暖之火、希望之火,是审判之火、复仇之火.“火”的意象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涉及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华裔女性是如何从文化、种族、性别的"他者"地位,逐步走向自我觉醒和自我开拓的.通过文化研究及文学比较等手段对各阶段的文学文本和社会、文化、历史等问题作了较为细致而深入的探讨,追溯了华裔女性生存、发展的艰辛与挫折,揭示华裔女性形象随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而演进的脉络;从若干女性问题出发剖析了华裔女性自身的矛盾与迷惑.  相似文献   

12.
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必须研究和塑造企业财务形象,企业财务形象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而且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都有重大影响,企业财务形象是企业财务实力在市场上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形象的树立和培养尤为重要,上市公司必须把树立和培养财务形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3.
归化易造成文化形象的缺失和误传,障碍了文化交流。异化在翻译中对保持文化形象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由于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相对固定和独特的文化含义,一直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将奈达的等效理论运用于文化意象的翻译,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等多种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顺利传递出源语文化意象所蕴涵的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信息,减少文化意象的失落、歪曲与错位。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精美的唐代釉陶塑像,如骆驼和仆从等,一直是收藏者和博物馆的珍宝。人们一直称赞它们是出色的雕塑品,但却甚少留意它们在墓葬背景下的功能。文章对秦始皇陵(d.210 B.C.)的检视揭示出其墓中的塑像其实是一个更大型、更复杂的结构与形象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著名的兵马俑是秦始皇巧夺天工的陵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部分还包括“真实的”人和动物、缩小的青铜战车、宫殿模型和天体图案。如果我们想了解这众多部分所组成的整体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各类图像的。我们会发现,其实在古代中国人眼中,图像与它所表现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籍由在青铜、陶瓷或图画中创造形象,古代中国人为死去的皇帝重现出一个宇宙。文章描述了用来理解图像的哲学概念并运用考古发现和文本材料对此进行论述。近期考古发现使人们可以重新估量中国墓葬中的模型明器,普遍认为这些图像的力量相当大。中国人从不收集陵墓中的塑像的原因是,在他们看来,这些塑像是死者真实的仆从和士兵。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作品中主要有两类女性人物形象,一类如迪尔西、莉娜等人自然简单、健康快乐、光明乐观;另一类则多属于那些没落失败与扭曲乖张者。通过对这两类女性对立形象的刻画,福克纳旨在揭示清教妇道传统对妇女的压抑和摧残,并试图展示理想女性形象所体现的人性美德传统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杂剧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本文着重论述了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的差异性,并从社会历史和元代文人爱情理想方面寻找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面称呼语是人际关系、社会等级、情感交流的标志词,它能直接影响话语中说者和听者之间的社交距离,也能很好地体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势性和平等性。同时,面称呼语中的隐喻常常能把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形象特征投射到对受话人的印象之中,从而形象并深刻地达到一定的语用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英语固定词组及介词搭配的学习历来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的一大难点,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本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利用形象思维对固定词组进行深度加工,能大大提高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作为旅游地的“窗口”.一直有意无意大员采用女性形象。女性形象的广泛消费现象是视觉文化与商业的共谋,其中目的地女性化策略得到了旅游地的刻意推崇。但从女性主义视角可以发现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和被凝视的地位.其话语权不能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