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均衡发展与我国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不均衡战略是造成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积极落实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融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融通的思考□张世奇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一个跨世纪的难题。加速落后地区的开发,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任务。笔者认为,中国东西部社会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与文化发展战略的共振。人所共...  相似文献   

3.
发展西部经济的金融战略余力与西高东低的地理特征相反,我国经济发展呈东高西低的态势。并且,由于"马太效应",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引起国家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岁末在陕西慰问...  相似文献   

4.
双重开放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在开发不仅是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实质上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众分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成因出发,提出双重开放,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落差是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东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制度落差.正是这些制度落差制约西部经济发展,进而加大东西部差距.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关键是西部地区要加快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是三大经济带与梯度推移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使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有必要对西部省区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差距呈扩大的态势.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不期望全方位研究和揭示这些原因,仅从要素禀赋和政策视角对东西部差距作一分析研究.从结果看,东西部要素禀赋各有自己的优势,应该说东西部差距的根源不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从政策因素看,由于对东西部经济发展政策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东西部制度性差异、观念差异、资本及人力等要素丰裕度差异等,并进而导致了东西部的差距和变化.对于东西部差距,显然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由于马太效应和不可逆效应,必须给予西部更加特殊的政策,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我国总体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窦维 《时代经贸》2011,(12):34-34
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更是成了焦点。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根据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数据对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相关计量模型并分析地区收入差距的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应注重拓展东西部市场互补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西部之间不合理的商品和收入流转格局对两地经济发展非常不利,在西部开发中应注意建立和拓展东西部市场互补关系,改善商品和收流转状况,西部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在提高西部地区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拓展地区分工,使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转换为地区间投入产出关系,才有助于建立和扩大东西部之间的市场互补关系,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0.
马丽君  敖烨 《经济地理》2023,(1):206-216
文章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作为衡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指标,从“东西”和“南北”两个视角,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9年的旅游发展差距进行了测算和地区分解,使用QAP方法对地区旅游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地区旅游发展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旅游收入的地区差距比旅游人数大。地区间差距是“东中西”地区旅游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是“南北”地区旅游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大于南北方地区,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差距下降速度快于南北方,表现为南北方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差距逐渐赶超东西部地区。各地区旅游发展差距排名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客源市场等,各因素的边际效应存在时空异质性。全样本QAP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公路密度和人口数量是影响地区旅游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差距的贡献在不断减小,公路密度和人口数量的贡献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1.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统计资料显示,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拉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投入、资金产出非均衡造成的。因此,促进西部振兴、缩小东西部差距,必须从消除东西部资金投入差异、实现资金产出均衡着手,同时辅之以相应...  相似文献   

12.
任海军  郭冬 《当代经济》2010,(15):120-121
本文通过利用1991年到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变化与东西部金融发展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东西部金融发展差距与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而东西部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剧了东西部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差距、收敛与投资:一个西部开发的计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俊 《当代财经》2000,(6):19-24
在给人以冲动感的西部大开发中,审慎地考察东西差距形成的原因是有必要的,东西差距不存在收敛性,在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制度变迁时期差距是难以走向收敛的实证表明东西部拉大的差距并不仅是由于投资的效率差异,制度与知识的”先发优势“与”累积效应“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的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三极联动经济发展战略,为使东西部的协作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西部大开发制约因素的探讨,采取加大西部路网建设的力度,深化东西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增加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投入等措施,达到东西部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二十年来 ,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 ,东西部地区差距也渐渐拉大 ,并日益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开发 ,势在必行。但是 ,从目前来看 ,现行税制中尚有一些方面不利于西部经济增长。为此 ,必须加以调整 ,以适应西部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以东西部经济关系为典型代表的区域经济关系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十分棘手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东西部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关于我国东西部关系的运行特点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改革前后我国在处理东西部关系时所采用的战略是有差别的,与此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关系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中部地区东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东部地区,西濒我国资源充裕经济贫困的西部地区,是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对建立我国区域间良好的产业合作交流机制和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的核心枢纽要地。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如何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对于加快区内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利用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中部与各区域的经济关系,对中部的崛起问题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指数,考察其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东西差距显著。(2)总体地区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从地区内差距来看,东部地区内差距最大,中部地区内差距最小;从地区间差距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中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小;从差距贡献率来看,地区间差距为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较小。(3)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地区差距出现波动式下降,三大地区均存在两极或多极化现象,中部地区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兰培 《经济师》2002,(2):82-83
文章认为 ,在造成东西部经济差距的诸多因素中 ,科技因素是重要的方面。在分析东西部科技差距的基础上 ,文章提出了拓宽筹资渠道、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意识等方面对策 ,明确了当前西部科技开发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赵曦 《经济纵横》1996,(6):15-18
资源配置市场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赵曦导源于地区倾斜或循序推移战略所形成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空间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地区经济的倾斜发展,使长期形成并在解放后逐步缩小的东西部经济差距又被迅速拉大。在目前我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