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采用较大规模的数据从需求(住宅价格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房价收入比等方面)和供给(现有住宅总套数的估算,总户籍户数、常住人口户数等方面)对我国35个城市的住宅市场进行分析后发现,无论是住宅的需求方面(房价收入比指标)还是供给方面(实际住宅存量,住宅存量与人口户数比率),都显示出我国房价确实存在较大的泡沫.  相似文献   

2.
2009~2014年间,广西14个城市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年均增长率接近13%。与此同时,广西房价是否存在泡沫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房价收入比指标,估算了广西14个城市住房市场的泡沫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南宁、柳州、桂林、贵港等城市都曾存在比较严重的房价泡沫,而钦州、百色、贺州、来宾和崇左等城市房价并未出现泡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0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大小进行测算以及对区域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性进行研究。在适应性预期的框架下对各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测算的结果显示,城市房价泡沫大小与房价的高低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另外,利用CD检验统计量对各区域城市间的房价泡沫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认为,房价泡沫在区域间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传染,东部地区城市间传染性最强,而西部地区城市与北部地区城市之间的传染性不显著;同时,本文也对各地区城市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态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增加,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决定住房需求的因素,计算出了人均最佳住房面积,研究表明按家庭结构比例提供住房是符合城镇住房需求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住房供求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城市化、收入差距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1999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对房价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化率的提高推高了房价;收入差距对房价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推动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后,收入差距对房价的正向作用程度加大,在城市化率高的东部地区,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确定了不同条件下房价收入比的合理上限,然后根据辽宁省及各主要城市2004—2009年房价变动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了基于存量房市场、新增住房市场和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形成立体化的度量房价增长是否合理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总体上房价增长稳定,与居民收入基本保持相同的步伐,房价收入比在这6年时间里比较稳定,但部分城市房价偏高,尤其是大连,已超出了居民的可承受范围,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泡沫,需要引起相关地方政府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房价研究理论,对国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在衡量房价负担方面的特点及不足进行了讨论,并力图建立可行的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证实了人均住宅面积与房价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知人为选择住房面积计算房价收入比可能不妥。文章使用新的房价收入比标准对选取的全国大中城市房价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城市居民的房价负担程度。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泡沫会增加金融风险,房价大幅缩水会导致银行破产,股市下跌。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国家都爆发过与房地产相关的银行危机。目前,中国房地产金融具有潜在风险,集中表现为:一是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加剧市场风险;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三是“假接揭”凸显道德风险;四是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为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其支柱产业的作用,应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利用税收手段限制投机性购房和短期炒作行为,在房价快速上升时征收房地产税。要提倡节约使用住房的消费理念,加强城镇廉租房制度建设,走节约型房地产业发展道路。商业银行应规避房贷操作风险,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完善住房置业担保制度与房贷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从网页下载的二手房信息数据探究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是我国东部城市房价的空间集聚效应非常明显,房价呈现出较强的空间上的相关性,中西部城市房价则较弱;二是地区GDP、财政支出等经济因素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三是考虑住房自身的因素,房间面积越大,房价越高;另外,房间布局也会影响住房价格,卧室和客厅个数越多则房价越低。  相似文献   

10.
购买或租赁住房构成了城市房地产市场两大基本需求。以江苏南京居民为研究对象,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包含家庭因素、住房因素、心理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四个维度的居民住房购租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指标体系中家庭收入、住房面积等大部分变量都对居民住房购租选择有着显著影响,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相同。政府应采取建立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稳定居民对房价的预期等措施。确保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年住房制度发展过程的回顾,提出了“房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目前住房市场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住房制度变迁、市场扭曲与高房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我国双重住房供给体系及其相互影响机制.住房制度变迁中,住房福利供给制度导致的低租金、公房低价出售、集团购买再分配等因素对商品住房需求、价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其形成的需求累积效应和财富效应扭曲了市场,进而扭曲了房价.高房价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与住房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密切相关.在进一步的改革中,住宅供给的商品性和社会保障性,是中国住房制度及配套改革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住房保障的目标是住有所居而非稳定房价,这是保障性住房真正回归其保障功能的前提.山东省某城市住房保障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住房保障与稳定房价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因而稳定房价不能依赖住房保障,而单一调控房地产市场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定住房价.拓宽投资渠道与改善投资环境是稳定房价的重要途径,实行统一租金补贴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措施,而大幅度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当下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房屋典当,虽然被《典当管理办法》规定为典当,但其与传统民法中的典当有所差别。同时,房屋典当与用益物权和传统民法中的典权不也相同。从本质属性上看,其应属于担保物权。当前形势下,房屋典当的这一性质应当在司法实务中灵活处理并尽早通过立法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崩溃、居民因购房而负债累累的言论在广为流传。但事实是,目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虽有结构上的供过于求,总量上却是供不应求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泡沫,房价也不可能大范围下降。中国的住房市场和住房金融体系尚处于发展与转轨过程中,今后,应理顺住宅供给体系与住宅金融体系,拓展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住房行业垄断厦暴利行为的监管,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城市都难免会出现城市旧住区的衰退问题,又由于历史的原因,旧房改造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大瓶颈,主要表现为配套政策不够健全、专项资金缺口较大、群众工作难度加大.但上海旧房的十年改造行动证明,旧房改造最大优点就是投资少、不占地、收效快,它也不需要搬迁,还节省了城市配套费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我国住宅业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我国住宅业要降低访价和发展住宅金融,以此增加对住宅的有效需求,促进住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涉及的诸多环节都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因素。只有着眼于贷款全过程加强规范管理,对每个环节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才会确保贷款安全。本文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人们关注的住房公积金的功能入手,分析了它在定向积累资金、购买住房、合理安排支出等一系列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住房公积金在提高缴交率、加大金融扶持、扩大覆盖范围、加强立法及监管等方面应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居住性需求增长是住宅价格上涨的初始动力,土地价格上涨和投机性需求的扩张是房价上涨的后继动力,在土地价格推动和投机性需求的拉动作用下,住宅价格具有轮番持续快速上涨的特点。中国住宅价格变动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特点的客观存在。住宅持续上涨会带来严重后果,应针对引起住宅价格变动的原因采取对策,对房价实施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