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反倾销活动的头号目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不利影响、中国企业产品结构的失调、行业协会的缺乏、反倾销法律和人才的缺乏等。鉴于此,我国政府、企业应综合长期与短期的考虑,积极应对国际反倾销。  相似文献   

2.
2012年,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注定是难熬的一年。光伏市场一直不景气,导致许多企业收益下滑,而接下来的事情更让光伏企业寝食难安。9月伊始,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产光伏组件、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9月25日,20余家欧洲光伏企业组成团体——EU Prosun向欧盟提起了申诉,指控中国的光伏企业靠政府补贴倾销产品,并要求对其产品征  相似文献   

3.
《民营视界》2004,(6):8-9
5月14日,中国彩电企业在美国有关企业提起的反倾销诉讼中,被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败诉。尽管败诉原因说法各异,但中国被美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使中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是败诉的主因。  相似文献   

4.
目前,光伏产业陷入了持续的危机之中。先是由欧美经济危机诱发光伏发电补贴的下调:继而发生由前几年产能盲目扩张引起的产能过剩所触发的大幅度价格下跌,使得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利润率受到严重削弱:第三阶段是由于光伏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致使欧美光伏产品制造业大幅度裁员,甚至多家大型企业倒闭破产,促使美国实施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而欧洲、印度也开始了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而且立案的可能性还非常高。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措施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对外反倾销会影响中国涉案上市公司企业价值,通过虚拟变量法的实证研究可以进行定量反映。回归结果显示:商务部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对企业价值有正面影响;肯定性初裁结果的正向影响比否定性结果显著;反倾销调查存在持续性效应,在反倾销立案调查后的4年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影响转变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反倾销调查与中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关联为中国保护本国企业正当利益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招标》2012,(37):7-8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专家称,欧盟认定反倾销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比美国对华光伏"双反"更严重的打击("双反",即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统称),2—3年内行业将进入洗牌煎熬期。欧盟正式对华光伏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史上最大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产品市场,每年能消费世界太阳能产能的6成。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光伏产品大部分依赖出口,每年产能的7成都销往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7.
2012年,美国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寒冬,尚德、赛维LDK等龙头企业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8.
历时一年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应诉的中国彩电企业得到了最不想得到的结果。曾代理厦华应诉欧盟彩电反倾销案的锦天诚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著名律师傅东辉表示,中国在国际反倾销案中吃败仗是正常的,因为现行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对中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9.
欧洲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业遭遇巨大危机。就在这一困难时刻,美国这个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场,又准备举起反倾销的大棒,这对中国光伏制造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在2010年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占到了全球的半壁江山。近日,Solarworld等美国7家光伏生产商联名上书,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及美国商务部制裁中国光伏企业的“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3,(21):46
2013年3月20日,尚德电力71亿元举债未还,其中国子公司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2013年4月16日,赛维LDK总额度为2379.3万美元的可转债(加上利息)到期未还,成第二个债务违约光伏企业。在我国光伏企业还没有摆脱巨债压身的内忧时,近期,我国光伏企业又面临新一轮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外患。虽然有近千家本土企业反对,但欧洲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并没有改变。据商务部相关人员透露,4月27日,欧盟对中国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开始应对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案,2009年开始应对中美轮胎特保案,2012年开始应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案……面对来势汹涌的贸易摩擦浪潮,我国在利用WTO规则捍卫国家利益、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方面,已愈发成熟、自信。"即便有贸易战,我们也不怕。现在欧洲经济这么差,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跟我们打贸易战。"一位业内专家说。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2005,(6):25-26
自1979年我国出口的糖精在欧盟遭遇首起反倾销调查至今,我国企业遇到的反倾销调查造成了重人的经济损失,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相当人的不利影响。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权力的逐步下放,行业协会(商会)应尽快完善应对反倾销的职能,立足反倾销调查的不同阶段发挥好相应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WTO成员中,欧盟反倾销法的"公共利益"条款规定比较全面,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充分考量了"公共利益",旨在平衡各成员国的产业利益。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别从反倾销使倾销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以及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下的欧盟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征收反倾销税后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同时建立了一个反倾销贸易保护的标准博弈模型来分析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对其公共利益的影响。我国在反倾销博弈中应充分利用欧盟的"公共利益"条款,积极参与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同时提升光伏产业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李畅 《魅力中国》2010,(23):53-53
入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逐渐加大,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遇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及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本文首先结合目前的情况阐述了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和原因,其次分析了反倾销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对我我国如何规避反倾销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中的会计问题.指出“非市场经济问题”并非我国遭受欧美国家反倾销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过程中会计举证以及以往会计举证不利的原因说明会计作用的关键与重要。同时指出我国本身存在的会计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做到从会计方面应对反倾销案。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国光伏产业“双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世界太阳能产业发展状况,对比中国光伏产业特点,发现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价值低端、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竞争力薄弱、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规则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以最近美对华光伏“双反”为视角,分析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的直接间接原因和国内国际因素,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角度分别提出应对对策,最后提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数据,经验分析了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进一步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反倾销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反倾销对低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高生产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不明显。进一步探究存在以上异质性的原因发现,反倾销带来的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反倾销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考察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均存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估反倾销的效果及在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考察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围绕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现状,阐述了国内不少出口企业"借道"出口所要面临的反规避调查,并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及反规避法律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光伏归途     
1.8%,持续近一年的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终于得到这么一个临时结果. 虽然结果并非是之前传言的47%,但经历一个多月的缓冲期后,这桩中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倾销案件最终会以何种结局收场,仍是未知数. "光伏‘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案的形势依然严峻."6月14日,在第七届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博览会上,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也适时提醒与会企业,对于全行业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国内光伏市场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印度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出发,从印度内部和中国企业自身两个方面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对我国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在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