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警察制度是近代城市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近代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衡量城市近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的警察制度始建于清末。1901年,清政府以八国联军在北京建立的警察机构——安民公所为蓝本,在北京建立了直隶于皇帝的警察机构——“工巡总局”。从1902年开始,在天津、武汉、上海等较早开始近代化的大都市,也相继建立起了警察机构和警察队伍。无锡作为邻近上海的一个东部沿海城市,  相似文献   

2.
开埠以来,天津近代工商企业不断建立,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扩大销售,天津企业在西方先进的营销模式与营销理念的不断浸润下,营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商业习俗中,形成了具有天津企业近代特征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期,也是商人文化习俗发展,日趋成熟的时期。来自不同地域的商人,在因袭前人的遗风故俗基础上,并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具有行业及地域性特征的文化习俗。开展对这一时期商人文化习俗的研究,有助于明清商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限于笔力和篇幅,本文着重对明清商人的经营文化习俗作一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艾民 《经济世界》2003,(1):72-73
中国加入WTO以及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明确了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定位,也极大地推动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北京商业的长足进步。北京的商业正面临一个更为开放、多元、竞争的新的市场环境,北京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和市场集中度必将加快。纵观北京,位于北京中轴路南大门的木樨园是京城最具商业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北京市制定的“大北京”发展新思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手牵“大北京”两个金三角(北京—廊坊—保定、北京—天津—唐山)的中枢。木樨园商业区作为北京南部地区唯一一个市级商业中…  相似文献   

5.
天津开埠后,货栈业逐渐兴起,其经济中介的作用在天津商业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货栈促进了天津与商业腹地的经济联系,加速了商品流动,对近代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货栈的勃兴以及作为北方交通枢纽的便利,确保天津成为近代华北的物漉中心.脚行则是搬卸物流功能的载体,也是沟通货栈业与运输业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零售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流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商业零售业也在不断革新。  相似文献   

7.
胡阳  刘婳婷  张蕴涛 《时代经贸》2013,(18):180-180
如何搞好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教育教学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参加财经领域的各种全国性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财务管理(中澳合作)专业成功参加2012年高校职校银行技能实训大赛为例,探讨了这一途径的做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搞好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教育教学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参加财经领域的各种全国性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财务管理(中澳合作)专业成功参加2012年高校职校银行技能实训大赛为例,探讨了这一途径的做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越南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越南和中国有着长达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联系.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越南商业文化在商业习俗、商业礼仪、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商业活动中礼物的选择、女性在商业活动中的地位等多方面的特征,提炼了越南中资企业语言文化服务的需求,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天津市商业的由来及发展天津贸易中心是由运输业兴起的,开始是南粮北运和长芦盐的转运。随着南北客商增多,服务业和车船修理业逐渐出现,后来有了商业经营,逐步形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中心城市。可见天津贸易中心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商业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活跃市场等方面曾起过很大作用。由于长期“封闭式”的流通体制以及所有制和流通渠道的单一化,影响了天津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北方开放最早和具备地理优势的城市,天津是吸取近代技术最理想的窗口,其技术开端的标志最先是从军事工业开始的,也是近代西方技术的移植与使用的开始,其中,天津机器局和大沽船坞的兴建,代表了早期天津技术引进的典范,其创立和发展使得天津有了更多的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近的机会,形成自己的优势,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不仅为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而且对北方近代工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延吉市是最大的中国朝鲜族聚居的城市。基于一项新近完成的研究项目,本文讨论了延吉市面向21世纪城市发展的战略问题。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在新世纪之初,在图们江地区开发,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中,延吉都要发挥重要作用,将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章提出了延吉市发展目标、研究了城市区域定位,初步探讨了建立延吉城市经济协作区问题。产业发展要发挥智力资源和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优势工业、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业、旅游业),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轻型化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鉴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优势,基于供应链网络产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开始兴起。本文通过选取三组案例,对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与产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进行了详细对比。本文发现,与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相比,产业企业发起的供应链金融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事前与事后信息不对称,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本文在丰富和拓展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的同时,对产业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也具有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业的油烟污染和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普遍存在选址不当,设施简陋,缺乏I必要的污染防治设施等问题。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是加强餐饮业环境管理的关键,规划和建设部门应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制定一个餐饮、娱乐等服务性配套设施的指导性规划,环保应与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相互通报餐饮业管理方面的信息,实施联合监管,多种形式加强对餐饮业环境污染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张帆 《时代经贸》2007,5(6X):12-13
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物流观念,为物流创造了虚拟的运动空间。网络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物流和配送的持续时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大大缩短。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物流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是实施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我国现代物流的解决方案,既要对原有的运输企业实现电子化、自动化,又要大力发展专门化的物流企业,既要对运输线路实现电子化管理,形成社会物流基础,更要形成全社会的运输中介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为拟合京津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扩散与回流效应,利用2005-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以北京、天津为单核心或双核心的城市主导产业对外围城市关联产业以及高产值产业的扩散效应模型,分析得出3个结论:①首都对外围城市的回流效应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低端化,并制约首都高端制造业发挥扩散效应;②首都与区域内中小型城市发展差距大,使第二大城市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功能得到提高,并通过与首要城市的连结促进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城市产业发展;③回流效应影响主导产业向外关联性拓展,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仍需依托聚集经济,相同产业的大量集聚影响产业多样性,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外围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主导产业升级以及强化第二大城市中介功能,提升城市间产业协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活动,作为电子商务活动之一的互联网保险,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手段和商业模式,互联网保险不仅可以降低销售成本,而且能够改变竞争方式和提高保险销售效率。然而,互联网保险在电子商务时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多种因素制约着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保险业亟须把握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把培养更多高级的保险电子商务人才作为一项基本战略,突破各种限制,积极完善保险电子商务环境,促进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即在“重农抑商”思想下,统治阶级必然对工商税实行重税政策;而田赋和徭役制度变迁的特点是沿着减少交易费用的方向变迁。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能够为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和规律性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计算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与各产业重心的变动,以及2014年人口与各产业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状况;使用人口产业弹性系数的概念及方法,对京津冀各地区的该系数值做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的分布状况最为接近,北京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由于京津地区人口产业弹性较河北地区更低,表明产业疏解所带动的人口疏解效果较为有限。研究结论的启示是,北京市人口调控应将产业疏解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并与其他措施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0.
西方空间集聚—扩散理论及北京城区功能的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验证的西方空间集聚一扩散理论,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特征规律的理论表述。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结合北京城区集聚不经济的实际,加快北京城区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与此相伴的住宅、商业用房、交通枢纽、第三产业的择情扩散,保证有效扩散的法律、税制、规划、政府职能、中小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网络建设等相关环境的建设步伐,是促使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功能有效发挥和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等级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