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吉林金融研究》2010,(2):26-28
回首3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掀起了我国农村改革浪潮。30多年过去了,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不过与小岗村改革截然不同的是,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民又“再次”自愿组织起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但与30多年前生产队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一、新形势下做好村级债务化解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三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级组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和农村面貌发生丁翻天凝地的变化。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和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既能够有力地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乡风明、村容村貌和管理方式的争面进步,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 们不会忘记 ,从 1982年至 1986年 ,中央连续出台了 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激发了亿万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积极性 ,开创了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此后 ,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心目中 ,这 5个一号文件成为象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专用名词。 18年后 ,2 0 0 4年 2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件大事,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各地对土地流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为激活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小海 《金融纵横》2002,(10):54-56,30
农村地区的信用活动是全社会信用活动的基础。近两年来,洪泽县党委政府、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工作和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以解决农民贷款难为切入点,由县政府牵头、县人行、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民为主要的负债对象,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以农民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为股本构成的主要来源.这些特点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所以,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除对商业银行基本的监管内容和要求以外.还应有一些特殊的因素需要在今后实施监管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将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公共财政大幅度向农村倾斜,让城市大门向农民敞开,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入,拉动内需、启动农村消费,全面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新的形式为银行卡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银行卡业务应适时面向农民、走进农村、服务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支农资金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所有国家支援农业生产、支持农村社会发展以及用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资金。包括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力提升的资金,用于农村疫情防治、救灾的资金和对农民的政策补贴资金等等。从狭义上来讲,支农资金主要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投入的资金,具体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带赈资金、国债资金、财政支援农林、水利部门资金以及其他社会援助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等。  相似文献   

11.
《乡镇财政》2001,(6):23-23
安徽农村试行税费改革一年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拥护,减轻了 农民负担,保护了农民利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民朋友归纳农村“税改”有三喜: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农村领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有很多,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二个历史性课题。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说明,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跳出农业发展农村、跳出农村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农民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而目前又能做的实事做起,认真谋划和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既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目标和归宿出发,着眼长远的治本之策,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保障机制;又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让农民收入在短期内就能取得“吹糠见米”的实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以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为主线,经历了几起几落。近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仅与广大农民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瓶颈。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必须改革原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使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依靠乡镇和农民自身为主向以乡镇、国家和农民并重的政策过渡,让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四川省农村社会经济、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状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分析认为制约农村医疗保障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贫困问题、农民货币收入少和地方政府财政困难三方面原因,提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和优先目标、加大中央财政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调节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的重要环节。随着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措施的实施,国家财政和政府部门将有大量资金和物资投放农村。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和物资.将成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当前农村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有些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热词     
“末代农民”城市的理念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渗透到农村的每个角落,城市化正在加速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随着农村青年弃乡投城,留在村里的农民日渐衰老,种田面临没人接班的境况。尽管未来农村的经营方式和模式会改变,中国未来也许会涌现更多年轻的职业型农民,那时农民的概念已经变了,至少不会再像上世纪80年代的农民那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代农民可能真是末代农民了。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覆盖了我国59%的国土,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世界”,也同样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落后地区。受地区政府财力和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农村社会保障(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救助)发展更加落后,已有的保障水平很低,覆盖面窄,管理经办能力弱,绝大多数农民基本上未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荫。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怀着满腔热情,在基层农村默默工作,将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知识在农村普及推广,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广大农民脱贫步伐。为闭塞的农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现状.为切实破解大学生“村官”融资难题.探索金融机构如何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强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经过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我国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上实现了和谐稳定。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农村还有很多事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