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11,(11):118-119
“打新”是不少投资者喜爱的一种投资股票的方式,新股一直以来是二级市场上交易最为活跃的品种。由于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A股市场一度有“新股不败”的说法。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一路下挫的A股市场,投资者对于打新依旧乐此不疲。然而今年以来,伴随着整个大盘走势的震荡下移,新段的表现平平淡淡,大新行情已经明显开始退却。  相似文献   

2.
秦岐 《中国金融家》2012,(2):112-113
从曾经的“新股不败”,到上市首日屡屡“破发”,再到如今的“门庭冷落”,大多数投资者对新股都表示经历了一个爱到怕,又爱又怕的过程。直接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股发行制度不够完善。发行价格“三高”、询价过程不透明等上市存在的种种弊端引发了新股上市后不济的走势,影响了本来就较脆弱的市场,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也随之流逝。  相似文献   

3.
王祥胜 《理财》2012,(3):25
新股发行是证券市场上的一项常规业务,所引发出来的“新股不败”、认购新股保赚不赔的现象,让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散户投资者在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偏爱打新股、炒新股,造成新股发行在A股市场受到特殊追捧。  相似文献   

4.
肖玉航 《证券导刊》2014,(28):58-58
截至上周末,恢复新股上市的首批9只新股上演了清一色的“秒停”、“盘中停牌”、后续再连续涨停、低换手等爆炒一景,44%成为新股上市首日投资者热议与敏感的一个数字。对于此现象,笔者认为,始于二级市场股票市场价源头的新股炒作,有可能在累积风险后引发后续A股市场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在新股“破发”比例如此之高的2011年,投资者究竟该如何应对新股破发潮?如何最大限度地回避系统性市场风险?又该怎样从破发股中挖掘大牛股呢? 1月股市盘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市场》2007,(4):50-53
2007年1季度,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运行平稳。各市场成交量大幅增长,货币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足,春节及新股发行等因素使市场资金一度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呈倒“V”型走势;债券综指受加息影响稳中趋降,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  相似文献   

7.
刘子安 《证券导刊》2014,(52):64-65
二级市场上个股价格节节攀升之时,一级市场中的新股也不再被投资者视为A股的不确定因素。“受制”于证监会主席肖钢5月19日“百家发行计划”的表态,新股发行数量并未发生过大波动,但平均融资规模近四个月却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8.
陈乾 《投资与理财》2014,(13):44-45
世界杯精彩纷呈,引发球迷狂欢的同时,A股市场也迎来了一场股民翘首以盼的火爆“赚钱盛宴”。6月9日证监会给9家拟上市公司发送了领取批文的通知.意味着暂停4个多月的IPO发行之门再度开启。所有投资者均亲眼目睹了上一轮新股发行打新带来的超额收益,以及新股上市后二级市场的华丽表现,新股几乎成了“送钱”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汉书·礼乐志》曰:"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IPO改革的相关思路和方案据说正在论证中。而说到IPO改革的损益分配取向,就不能不说一说让投资者念念不忘而管理层却常常讳莫如深的按市值配售新股的兴废是非。市值配售早在2000年2月就曾实行,不过那时新股发行采用部分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的方式,即新股发行的50%采用上网定价发行,另50%采用市值配售,所以又叫50%配售法。由于种种原因,配售35家后,2001年一度停止。2002年5月22日,根据证监会的决定,沪深两市宣布全面恢复市值配售。投资者每持有上市流通股票市值1万元可申购新股1000股,申购新股的数量应为  相似文献   

10.
冯伟 《证券导刊》2013,(33):59-62
2013年6月7日,证监会发布第四轮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新股发行、定价进一步市场化,进一步理顺发行、定价、配售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今年沪深股市开盘以来,市场一度以连续下跌迎接IPO重启。投资者闻IPO重启而色变的谨慎保守心理,说明了对去年底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信心。重启IPO亮点可圈点从全球投资市场需要防范的风险来看.  相似文献   

12.
王建军 《会计师》2023,(16):140-142
从2019年6月科创板试行注册制,到2020年8月创业板推行注册制,再到2023年2月全面实施注册制,全面注册制改革将对资本市场产生何种影响?根据创业板、科创板注册制试行情况,探讨注册制下的主板审核、发行和新增募集资金规模,认为在全面实施注册制后主板的审核周期有所缩短,短期内(24个月内)主板发行会提速,年新增募集资金规模预计在300亿元左右,对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在全面实施注册制后,主板新股发行价格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主板投资者“打新红利”和“新股不败”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主板新股将出现破发的现象。注册制的全面施行将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明确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看门人”的履职要求和法律责任,同时在主板引入“价格笼子”,平移了科创板的拒单模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会得到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运行平稳。各市场成交量大幅增长;货币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足,但准备金率调整和新股发行等因素使市场资金一度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呈倒“V”型走势;债券综指略有下降,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4月10日,利率互换操作规程出台,利率互换市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曹中铭 《证券导刊》2014,(37):63-63
今年堪称资本市场的“改革年”,IPO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以及资产重组制度改革纷纷鱼贯而出。虽然步入“改革年”,但制度改革显然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纵观此轮新股热,有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程丹 《证券导刊》2013,(39):60-60
新股发行环节改革这道考题,是近几任证监会主席的必答题,如今轮到了肖钢作答。 今年6月7日,最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这是一次极为复杂的改革,既面临着IP0暂停的市场压力,同时又有一些前几轮改革累积下来的遗留问题。自去年11月2日浙江世宝上市以来,A股市场再无新面孔出现,时至今日,750余家排队企业在门外“嗷嗷待哺”。这边厢,新股长时间停发,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限不利于经济发展;那边厢,资本市场长时间以来形成的“重融资轻回报”格局使投资者存在“谈新股色变”的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停滞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正式重肩,首轮上市的48只新股也没有让期待已久的投资者失望,上市首日均表现不俗,平均涨幅为42.75%,并曾一度遭遇“秒停”,打新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证监会近日表态,从今年6月份到年底,计划批准约100只新股上市发行,低于此前市场对新股批最上市的预期。由于新股年内上市数目有限,新股资源依然是市场的抢手货,因此在新的打新规则下,斩获新股依然意味着大概率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  相似文献   

17.
曾刚 《中国金融家》2014,(1):139-139
2014年是市场制度变革剧烈的一年,其中对股市直接影响最大的是新股发行重启。对于新股发行重启,总体来看要分为三方面理解:首先,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显然会带来负面压力,包括打新以叉炒新对资金的分流;第二,新股发行重启会对当前市场估值体系带来一定重构,包括小盘股稀缺溢价的下行等;第三,大量新股的上市也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新的机会由此孕育。整体来看,  相似文献   

18.
对于市场的普遍炒新热潮,投资者保持一份谨慎无疑是必要的。当你将一只只新股都看成是“肥肉”时,或许你吃进去的只是“骨买”,并最终会为之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9.
秦岐 《中国金融家》2014,(9):126-127
控制发行价格、发行频率等制度限令,直接增加了新股的稀缺性。由于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水平,以往饱受诟病的新股发行环节高价现象,已经演变为次新股上市后的非理性炒作。 在A股市场,不少股民乐于听“故事”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而“打新”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话题。历经一幕幕让人瞠目结舌的演绎,伴随市场内外愈发激烈的质疑,夹杂着投资者羡幕嫉妒恨的矛盾心情,“新股不败”的故事不断地重复着、重复着,直至走向神坛,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新股发行方式对内地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内地新股发行采用累计投标询价方式,其新股溢价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有待解决。借鉴香港新股发行方式,内地在完善累计投标询价方式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固定价格发行方式;发行方式的定价过程中要有中小投资者的声音,防止发行方式使中小投资者在一级市场被边缘化;尽快实行新股发行“绿鞋”制度,抑制新股上市后的过度波动;把积极稳妥地培育和规范机构投资者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定价公开发行的部分可以采取分组发售的办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引入回拔机制来对询价对象进行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