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主要以国有企业为基点分析了我国实施MBO的法律环境。首先,本对MBO进行解释,考察了MBO在中国的现状及与国外经验的区别。其次,本从MBO流程中收购主体、融资安排、中介机构、退出机制等角度审视了我国的法律环境,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最后,本以综合的视角反思了MBO,强调了制度因素、资本市场、信用体系与法律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MBO的内涵,进行了中外MBO模式的讨论分析比较,描述了现行MBO的主要运作环节及操作流程,提出了目前国内MBO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说明MBO操作仍需要进行试点,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对中小股东的不公平,在此之前不宜大规模进行MBO,说明MBO操作急需立法,并制定相关规则或细则来对实际操作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3.
刘宇 《证券市场导报》2004,15(12):48-52
本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发展现状。针对MBO存在的问题,本提出的相关对策是完善实施MBO的市场环境,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MBO信息披露和定价的监管,重视上市公司MBO后的监管,强化对管理层任期经济责任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Panel Date)截面回归的计量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比较低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下,MBO并未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成反向关系;(2)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均呈向上的凸性;每股收益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徐怀业 《中国金融》2007,(14):61-63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形式,指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由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MBO近些年才开始在我国试行并逐步兴起。由于MBO在明晰产权、强化激励等方面可以产生积极作用,所以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准备着手实施MBO。  相似文献   

6.
谢孟轩 《中国外资》2009,(10):175-176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发展非常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涵,指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成长必需企业家创新精神,同时也说明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条件。文章的最后论述了企业家如何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以及一些体制环境对于企业家成长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缩写MBO)是公司的管理层通过融资来收购公司的股权或资产,从而引起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资产等变化的一种收购行为。MBO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发达国家公司重组的一种主要方式,受到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青睐。从1998年四通公司将MBO引入我国以后,我国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据统计,已有粤美的等20家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实施了MBO。另外,还有大量的国有小企业实施了MBO。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家精神的重温简而言之,企业家精神由“创新、敬业、合作、创造和分享财富”这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中最核心的原动力。创新是企业家精神变物质极其艰难的过程。创新需要勇敢和冒险。这里所说的冒险并非盲目之举,而是企业家在充分准备基础之上,凭借过人胆识而采取的勇敢行动,非此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中管理层收购(MBO)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为企业并购浪潮中的一种新型并购手段——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异军突起、屡见不鲜。我国自从1998年初北京四通股份公司实施“公开”的管理层收购以来,我国公司有上演“MBO”的趋势。随着近期以宇通客车、深圳方大为代表的一批上市公司MBO计划的展开,我国业内人士对MBO提出了质疑。在此,笔者试就当前我国企业运用MBO作一探讨。一、 MBO的含义及其在企业中的运用管理层收购(以下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他产…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家市场不成熟等,使我国的MBO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因此,为防止MBO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明晰产权主体,并积极培育企业家市场,提高企业家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