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提出要改革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对新经济体制的认识,在改革中,有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体制;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针对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必由之路做初步探讨。一、资源的稀缺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人们不能拥有他们所想要的一切。无论是产品还是劳务与每个人的需  相似文献   

2.
理顺价格关系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张兰英我国从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格改革的成功与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是它的中心任务。一、理顺价格的标志和目标1、...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也已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工作应当怎样搞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1993年,国家进一步缩小了指令性计划的范围,由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在1992基础上又减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4.
谈煤炭计划体制和建筑企业的改革煤炭部规划发展司司长李学圣一、深化煤炭工业计划体制改革和思想转轨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计划管理职能,全面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跨越和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各项部署,必将有力地推动新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包括电力改革的深入发展。现将本刊编辑部学习有关媒体报导综述整理刊发,以供读者参考。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顾25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相似文献   

6.
1市场经济是解决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金钥匙党的十四大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隔一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十四  相似文献   

7.
一、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四大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是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为指导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两个不等于"的观点,从根本上扫清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理论上的障碍。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空前的崭新理论。实践证  相似文献   

8.
行业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郭俊海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指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专业部门还要减少”。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认识市场、分析市场,以适应和驾驭市场,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给施工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带来十个方面的影响和变化:一是投资主体必然多元。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必然带来利益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今后国家调控基建规模将逐步从行政指令转向政策导向为主。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施工企业今后面对的业主将是多方面、多层次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本刊评论员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投资体制改革的成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保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体制是由政府包揽一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操作投资活动全过程的体制。即单一政...  相似文献   

11.
谈职工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李波一、职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与改革步伐的加快,必然会给职工教育带来全方位的影响。需要注意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职工教育要在自己的特色上下功夫。职工教育是我国教育...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也已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朱镕基副总理视察煤炭企业提出,三年内要把煤炭产品价格全部放开,1993年国家决定:东北内蒙古煤炭公司等地区的煤炭企业推向市场,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必将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们煤炭企业如何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呢?我认为:更新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行业计划工作不仅不应当削弱,而且应当加强,其原因如下:第一,市场经济与计划管理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二者并不矛盾,市场经济是宏观层次上回答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市场,而计划管理则是经济管理的首要职能,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煤炭行业宏观与微观层次的计划管理必不可少,相反,随经济的发展应加强,只不过与过去相比有新特点;第二,煤炭工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劳动对象,是一个多环节、多工序、有节奏、连续不断进行的作业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加工工…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家的产生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调节作用的增强,资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相对独立,形成了企业家产生的基础条件。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企业家,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正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家逐步替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长,或者说旧体制下的厂长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从以下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厂长与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从东北调研看企业改革试点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子源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企业是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需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为此,国务院在1994年确定选择若干城市进行“企业优化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6.
深化企业改革要围绕九点做文章──《煤炭经济研究》1995年重点报道内容本刊编辑部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重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课题。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7.
郭向红 《广西电业》2005,(10):58-6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培育和建立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依法解决电费拖欠问题.防范电力企业经营风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企业改革要围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构造出新的企业制度,把企业推向市场。1993年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的一年。钢铁工业企业的改革将向纵深发展。 在这一年里,钢铁工业企业改革按照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解决经济体制中深层次矛盾,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产权关系,调整经济结构以及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9.
夯实基础坚持到底─—加强基层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孙忠成加强基层建设是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意义,探索新时期基层建设工作的新...  相似文献   

20.
胡性禄 《国际石油经济》2001,9(10):41-41,58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走向市场,使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上的消费需要、购买行为协调起来,才能驾驭市场,寻求发展,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