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利用等离子光谱方法测试了桂北BT锡矿区内有关的岩石、矿石和个别矿物共20件样品的REE含量。通过对REE分布模式、特征参数La/Yb、Sm/Nd和δEu的分析研究,并与地质体特征,岩石、矿石和矿物成分等的研究作了对比,得到了一些有关成岩成矿方面的信息,现归纳如下: 1、BT地区四堡期基性岩属于岛弧型拉斑玄武岩而不是大陆拉斑玄武岩或洋脊玄武岩。四堡群粉砂岩具负Ce异常,表明其为海相沉积环境。 2、从粉砂岩→三防花岗岩体→平英花岗岩体,轻稀土含量减少,重稀土含量增高,反破出平英锡花岗岩的起源和演化。另外,在平英花岗岩体中,REE与Si、F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从岩体的边缘到中心相,REE和SiO_2同趋于富集。 3、发育在花岗岩隆起外部的蚀变带,自下而上是一个REE含量减少、Eu亏损渐弱的连续过程,这些均表明携带REE的热液由花岗岩向围岩迁移时,在弱碱性环境中逐渐卸载。 4、矿区内的五种矿石类型尽管其规模大小不同,距花岗岩体的远近有别,成矿条件各异,但其中REE的特征与花岗岩有较密切的关系。电英岩型锡矿石的REE分布型式由主矿物电气石所决定,与电气石共生的造矿矿物锡石的REE反映出物质来自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双峰式”花岗岩是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母岩。金矿床的分布严格受高峰值花岗岩的控制,距高峰值岩体最大距离不超过5km。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双峰式”花岗岩为岩浆型花岗岩,是同源同期不同阶段形成的一对花岗岩体,含金量明显呈现两个峰值,即早期为低峰值花岗岩,晚期为高峰值花岗岩,其时代为燕山期。“双峰式”花岗岩是找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重要岩浆岩标志。  相似文献   

3.
与I型和S型花岗岩一样,A型花岗岩也是一种重要的成因类型。对A型花岗岩的有效鉴别,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是必需的。过去有关论文较少,一般就其个别方面予以论述,有些不够全面具体。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就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同位素、构造环境和矿产等方面,给出综合、准确、适用的A型花岗岩鉴别标志。  相似文献   

4.
对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年龄为133. 2±1. 3 Ma,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丰度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La/Yb)_N=4. 24~7. 59],表现为"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海鸥式分布,负Eu异常明显。微量元素以相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Ba、Nb、Sr、P、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认为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根据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地质背景,结合A型花岗岩的特征,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锆石是中酸性岩浆岩中常见的副矿物,其广泛地被应用于年代学、同位素示踪和岩浆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论文对山西五台山北麓伯强—耿庄矿区内成矿同期的石英斑岩、斑状花岗岩和二长岩中的锆石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应用锆石Ti温度计和Ce~(4+)/Ce~(3+)比值计算其氧逸度。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锆石样品呈现重稀土元素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未见明显Eu异常,但可见Ce异常明显,整体呈左倾配分模式,多数锆石在600℃~900℃之间结晶,主要集中在800℃左右,大多数锆石在HM和FMQ缓冲线之间,离散度较大,均值较小,不利于大型Cu、Au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寨背顶富重稀土花岗岩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呈岩祩状侵位于大东山花岗岩基东北侧边缘带上。其岩石化学特征属于一种富硅、富钾、铝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该岩石以富含重稀土元素(HREE/LREE=3.78),显著的铕负异常(δEu=0.04)为特征,显示出一种高度分异演化的特点。通过相图分析及包裹体研究,确定该岩石的形成温度为700℃~760℃,压力为500b,成岩深度大约在3km 左右。岩浆结晶时有流体存在,其流体的 pH=7.1,Eh=-0.26V。综合其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点,认为寨背顶富重稀土花岗岩属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它与大东山花岗岩体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是该花岗岩浆结晶演化的晚期侵入体。  相似文献   

7.
花岗岩类成因的完整概念,包括岩浆的物质来源与一定来源的物质通过怎样的途径(或方式)形成花岗岩浆并最终形成花岗岩(即岩石的形成作用)这两个方面;此即国内外许多岩石学家所倡导的岩浆物质来源与岩石形成作用相结合的现代岩石学分类思想。对于花岗岩类的总的成因分类,孤立地强调这两个方面的某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同时,自然界产出的花岗岩是多种多样的;其产出和形成的条件,也是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的。因此,仅仅停留在笼统的总的花岗岩成因分类上,远远不能反映自然界客观产出的花岗岩类的复杂面貌。完整的花岗岩成因分类,必须是递次挨级的多级成因分类。基于上述思想,作者提出了华南花岗岩类三级成因分类的划分方案(见表1),并对三级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依据、准则和命名原则,以及花岗岩成矿的专属性等问题,分别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河淮地幔亚热柱的隆升,使岩石图发生强烈减薄的同时,地幔物质呈蘑菇状向外围造山带之下拆离。当幔源拆离薄层被造山带陡倾韧性剪切带切割造成减压释荷,使韧性软化岩石转变为深熔岩浆上侵,形成沿造山带轴部展布的点状或线状构造岩浆带,表现为以构造岩浆带为核部的隆升构造一幔枝构造。隆升较快的构造区段上覆盖层里揭顶式大幅度拆离,形成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变质核杂岩演化过程控制着成矿物质的运移、聚集、成矿作用,并在幔枝(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中部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分布颇广,但研究程度还很不够。本文就该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和侵入期次、各期次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以及深源暗色包体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花岗岩的成因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详细的野外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冀北地区中三叠世火山岩进行研究,划分了6个火山喷发韵律,发现其岩石组合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与火山碎屑岩不等厚互层为特征。火山岩的岩石系列,中下部以钙碱性为特征,上部以钙碱性、碱性为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Eu具弱的负异常,具有壳幔混源岩浆的特征,富集Ba、K、La、Nd、Zr、Sm元素,亏损U、Nb、Sr、P、Hf元素,显示其具有岩浆弧带岩浆岩的性质,构造判别图解显示中下部的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中三叠世早中期后碰撞阶段的挤压造山构造环境,上部的钙碱性、碱性火山岩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后造山阶段的过渡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孟山岩体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延边褶皱系与中朝准地台交界地带。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组成,发育微粒闪长质包体。岩体同位素年龄为326.4Ma(锆石U—Pb),属中海西期。孟山花岗岩为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其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显示大陆弧造山花岗岩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下营坊花岗斑岩产于燕山台褶带的兴隆—宽城凹褶束内,系燕山期小岩株,属钙碱性系列,具壳幔混源成因,岩石蚀变强烈,并可见孔雀石化。岩石中钾长石有序度高,科长石An=25-35,黑云母均为镁质,副矿物为磁铁矿—榍石—磷灰石型。成矿元素Cu、An与CaO和S显著正相关,与SiO2反相关。K2O与Na2O反相关.K2O/Na2O>1,Fe3+/(Fe3+Fe2+)=0.53,σ<3,(L/Sm)=5.73,(La/Yb)N=21.4,δEu=-0.30。CU和Au丰度高,变化幅度大,并且Cu与深度正相关显著。各种特征均与世界上Cu—Au成矿岩体相符。有关成矿性图解和数理统计分析亦证明下营坊岩体为成矿告体。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和当前发展出发,近期西部大应主要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其主要思路是设计西部地区空间布局的点轴系统;以此为基础确定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重庆制造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重庆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化解南北矛盾的惟一正确选择是建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