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加强森林灾害事故管理,为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保证森林资源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将森林资源纳入保险体系。这是1985年4月23日至26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的首次“全国森林保险工作研究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与会同志充分估价了森林灾害对于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严重威胁和开展森林保险工作的意义,认为森林保险是在林业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用经济办法加强森林资  相似文献   

2.
<正>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开展森林火灾保险,一旦承保的林分遭受火灾造成损失,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解除经营单位和林农的后顾之忧,同时有利于火灾事故的管理,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在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邵武市保险、林业两家联合开展了森林火灾保险业务,并于1985年6月制定颁布了《邵武市森林火灾保险试行条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建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林业已进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阶段,林业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保险的支持。通过对我国森林保险现实情况的分析,明确了公共财政扶持在森林保险事业的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用,进而提出建立"以政策性森林保险为基础,商业性森林保险为补充的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总体思路,以期通过构建政策性森林保险平台带动商业性保险的开展,逐步建立完善的林业灾害防救体系,保障林业生产,实现兴林富民。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森林灾害事故管理,为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保证森林资源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将森林资源纳入保险体系。这是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的首次全国森林保险工作研究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这次座谈会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主持召开,并得到了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的大力支持。来自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林业部门、保险公司以及农业银行和新闻单  相似文献   

5.
积极开展森林保险 促进林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开展森林保险对林业建设的作用森林保险是以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林木及砍伐后尚未集中存放的原木和竹林等为保险标的,对整个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森林保险是恢复和稳定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保险最基本的职能一是分散风险,二是补偿损失。分散风险即为了保证经济生活的稳定,保险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因偶然发生的灾害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通过收取保费的办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通过该职能的作用,风险不仅在空间上达到充分分散…  相似文献   

6.
<正>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的根本出路,也是重点林区能否发挥林业优势,实现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邵武市十分重视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工作。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的指示》(中发[1987]20号)后,他们深感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指导林业工作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为了全面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湖南省郴州市森林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郴州市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森林灾害风险特点出发,提出:完善现行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要对公益林、商品林森林保险实行分类经营;创新森林保险产品,加快构建适应林业不同风险特点的森林保险产品供给体系;开展森林保险风险区划,实行差别森林保险费率;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的多层次多渠道森林巨灾风险分散政策制度;探索、完善适应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扩展的保险、林业协保运作模式;制定林业信贷、补贴、林权流转抵押限定政策,健全森林保险参保引导机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林业是弱质性产业,其生产经营过程漫长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山东省为保障林业经营者经济利益,激发林业生产和自然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于2013年开始试点政策性森林保险。当前山东省政策性森林保险面临法规不完善、供需双向不足、保费补贴种类少且结构缺乏灵活性、查勘定损困难等诸多现实困境,建议通过推动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法规体系、提高林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增加森林保险供给主体及产品种类、优化政府保费补贴结构、完善森林保险的配套设施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高岚  谭李嫔 《南方农村》2010,26(4):30-36
通过调查2008年广东粤北山区的森林冰雪灾害,本文提出了森林冰雪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分析了受灾区域的林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各方面的受损状况,从而掌握了冰雪灾害对林业和森林资源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并为灾后重建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以后的冰雪灾害评估提供了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简易、可行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森林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启动、停滞、复苏和成长阶段;从未来发展态势看,森林保险发展潜力巨大。文章针对森林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保险需求不足与相关影响因素约束之间的困局,构建将森林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基于湖北省林农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林农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营林业年限对森林保险需求影响不显著;林业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森林保险认知态度、林业灾害损失率、森林保险费率、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森林保险保障水平对森林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要加大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宣传、科学厘定森林保险费率、加大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森林保险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畅 《绿色财会》2005,(11):28-29
一、开展森林保险对林业建设的作用 森林保险是以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林木及砍伐后尚未集中存放的原木和竹林等为保险标的,对整个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森林保险是恢复和稳定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灾害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成为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分析我国森林灾害的现状、成因,分析林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科学合理的分析,阐释森林灾害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提高社会各界对森林灾害及林业经济的关注,共同解决森林灾害的问题,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资产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化经营,就必须加强对生理资源资产的评估,不管是森林资产流转、产权改变,还是森林资产保险、租赁融资、抵押贷款等金融资产工作,都需要森林资产价格信息为依据。深入研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助于林业市场的形成与稳定运转,有力地促进了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体系的进程,对于确保森林资源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保护森林资源,植树营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营造重点防护林,合理开发利用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果林,防治森林病虫害,以及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等是林业事业发展的重点,也是预防水土流失、风沙侵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发展林业事业,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来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生态公益林主要通过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为主进行管理和保护,而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果林等商品林主要依靠市场引导和政策指导,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多行业、多所有制、多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以投资收益最优化的原则,发…  相似文献   

15.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既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各行各业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还不够发达,国家财力还远远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多渠道筹集林业资金,增加林业的投入,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生产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经济扶持政策。为解决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生产投资的不足,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建立林业基金制度,198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的《…  相似文献   

16.
蓝晓光 《浙江林业》2006,(12):30-31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担负着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生产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三项功能,发挥着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当前,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林业产业化程度低,增长方式粗放,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压力增大,林业的技术储备不足,林业资金投入不够,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省林业的发展,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林业,发挥其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对林业的多种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进一步拓展森林保险业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畅  曹玉昆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4):237-241,246
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但同时又是个充满风险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森林保险,是恢复和稳定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从拓展森林保险业务的必要性入手,在分析了我国森林保险业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健全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并对森林保险标的、责任、保险金额、期限、赔付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林业生产是以自然森林资源纳入人类社会的经济周转而开始的,是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生产事业,是广义农业的一部分。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和自然森林资源的被破坏是相并而行的。而这时的更新还是一个自然过程。林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明,人类和森林的关系,一般都经历了从盲目破坏——毁林开荒和单纯为了取得木材而进行的掠夺式采伐,到自觉保护与扩大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经济效用的漫长阶  相似文献   

19.
缓解贫困———社区林业在社区发展中独具优势杨顺成世界许多国家的森林一般都经历了这样两个发展阶段。首先由于人口增长、乡村贫困、工业革命及经济发展等原因,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过度樵采和烧垦,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饥荒、瘟疫、灾害增加。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伊春市铁力林业局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铁力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并从森林资源的恢复、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三大效益的发挥等方面分析了铁力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从承包户投资能力、林权证的发放、森林保险、林业税费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指出了制约铁力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铁力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