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是指政府事先确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  相似文献   

2.
动态     
发改委: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背,  相似文献   

3.
近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部署2014年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时表示,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2014年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开展试点。  相似文献   

5.
所谓粮食目标价格补贴,就是政府预先确定粮食的目标价格,农民按市价随行就市销售。市价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给予农民补贴;若市价高,则不启动该政策,价格随行就市。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今年,我国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正>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今年,我国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是政府部门根据种植成本等要素制定农产品目标价格,如果当年农产品收获时,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相关部门将按照差额补贴给农民。日前,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推动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政策向"价补分离"转变,组织开展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上述表态意味着,中国执行了近十年的农产品托市收储政策将迎来历史性转折。近年来,收储政策被批评违背市场化运作原则,拉高农产品价格,让下游加工企业叫苦不迭;数百亿元甚至更多的收储资金由于缺乏监管,为部分腐败行为提供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具体来说,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保证农民收益。但国家临储政策使得最低收储价高出市场价太多,从而脱离了真实的市场价格,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粮食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通过价格机制改革,理顺供求关系,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何谓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即指由政府设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而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则按差价补贴生产者。2014年已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未来如果进一步扩大试点,还面临不少待解困境。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目标价格补贴试点——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今年,我国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我国将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2014年将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展试点。同时,将继续实行稻谷、小麦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子、食糖临时收储政策。进步完善生猪调控预案和大宗农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农业补贴方式的变化过程。美国对农产品的补贴源远流长,已有70年的历史,补贴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发生过很多变化,但基本原理没有超出三种类型。一是支持性收购,与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收购类似,只不过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有一些变化:例如,农民在按支持性价格将粮食卖给国家后,如果市场价格上升,农民还可以把粮食再要回来,拿到市场上去卖,而把原来支持价格的钱加上适当的利息还给国家。二是差价补贴,其原理是事先确定一个目标价格(名称可能不同),然后按照目标价格与实际的平均市场价格之差对农民进行补贴。三是脱钩补贴,这是1996年以来新实行的办法。补贴数额只与基期(1991年一1995年)的产品种类、面积和单产有关,而与现在的种植产品种类、产量和价格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权丽 《农业经济》2018,(2):141-142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了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然而在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理论分歧,而且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具体的农产品目标价格的补贴试点中还存在目标价格等级未区分的问题,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农户真实的出售价格,另外还存在补贴资金发放太晚等不合理现象。本文意在通过对相关补贴政策的分析,然后提出针对我国在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方面的高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以来,国家对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实行目标价格补贴的信息纷至沓来。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是指政府部门根据种植成本等要素制定农产品目标价格,如果当年农产品收获时,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相关部门将按照差额补贴给农民。而今,这一新政只在新疆试点,内地棉花购销将面临"政策空白"。眼下,棉农更为关注的是,在千家万户的分散式  相似文献   

16.
粮食价格波动牵涉众多主体的切身利益,价格太低导致"谷贱伤农",价格太高导致"米贵伤民"的现象。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角度来说,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稳定政策,也可以采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该如何做才能增加社会福利?本文研究认为,在不考虑制度成本条件下,粮食价格稳定政策能够实现社会福利增加;但是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存在的巨额制度成本将极大改变粮食价格稳定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甚至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财政负担的加剧,只有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才能实现社会福利增加;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节省大量的粮食储备及调控成本,较好弥补价格波动对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但是目标价格的厘定是否合适和价格补贴效率对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现行的收储制度,今年我国将采取分品种施策的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具体而言,多位专家表示,这项改革呈现出三个大方向,一是将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二是进一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三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也就是说,2016年中国粮食流通市场调控的方向与去年底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价格风险使农户收益面临不确定性,并增加了农业生产决策与融资的难度,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与包括保险及衍生品市场在内的各类风险管理市场分别为农户提供了政策性与市场性价格风险规避机制,对稳定农户收入及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市场化机制在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上升;市场的规范发展与持续创新;以及政府对农户市场参与能力的支持是各类风险管理市场功能发挥的基础。这些实践经验为在我国建立起有效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从2004年开始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从2008年开始建立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我国现行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时间节点。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  相似文献   

20.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启动目标价格补贴。与目标价格对应的棉花、大豆市场价格为采价期内全省(区)平均市场价格。1.采价环节。采集到厂(库)价格作为市场价格,即棉花采集轧花厂收购籽棉的价格,大豆采集粮食收储企业、大豆加工企业收购大豆的价格。之所以不采集地头价格作为市场价格,主要是由于农民在地头直接出售的农产品,水分、杂质含量差异较大,难以找到代表品,所采集的价格悬殊较大,难以保证价格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