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很多地方夏收之后就会空闲出大片闲田,要如何利用这些闲田发展特色产业?一些乡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秋冬菜种植,一棵小小的香葱、一个小小的萝卜,在助农增收、脱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田东:地里"种"出"香葱楼""我现在的生活全都是靠葱花一茬一茬‘种’出来的!"站在自家新建成的三层小楼前,45岁的广西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村民卢能实边整理着刚从地里摘回来的香葱边说。  相似文献   

2.
正数九寒冬,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马莲村的农技培训班却热火朝天。今年46岁的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田振荣正在利用冬闲给农民上课。"啥玉米品种产量高?""家里种的芹菜‘长斑’咋办"……在农技推广岗位上坚守了25年的田振荣,对于大家提出的各种疑难杂症,总能通俗解答、耐心指导。"农技推广这个不起眼儿的行当,我一干就是25年。总有人问我,怎么就不换换地方?我回答他们: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制假施毒花样翻新、乱象丛生。在前一阵子用臭皮带炮制毒牛奶、用地沟油冒充精制油之后,近日又冒出了鸭肉卷变羊肉卷的"绝招"。无独有偶,就在"挂羊头卖鸭肉"丑闻暴露之时,山东另一起毒生姜事件也大白于天下。食品安全人命关天,媒体屡屡曝光,政府防不胜防。问题农产品犹如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究其原因,我们对这种制假施毒事件缺乏重拳出击,也暴露了我国法律上的缺失。终于,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官员放出了狠话:"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老百姓早就等这句话了。工厂生产假羊肉,有人种植毒生姜,是他们不懂这是坑害消费者的缺德事?非也。主要原因还在利益上。据造假的老板透露,一斤鸭肉六元左右,加工成假羊肉卷的批发可卖到8元到15元不等,按此计算,一吨假羊肉卷至少可牟利四千元。种姜农民也一样,要让土地重复种植生姜并非只是施用"神农丹",一种叫"阿维菌素"的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只是价格相对较高,姜农为了省成本、多牟利,就偷用上了有毒农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上的频频出事,既要谴责  相似文献   

4.
日本有家企业老板,在身边安排几位"专事唱反调"者,以发表不同意见为职责,从而使自己能及时纠正决策中的失误。"唱反调"当然不是故意为难企业,与某个领导过不去,而是旨在确保企业决策的正确性。联想到现实生活,我们有些领导,别说安排专人"唱反调",即使是有人提些不同看法和意见,也会视为异己,刁难、排挤甚至打击报复。在他们眼里,似乎下属唯唯诺诺、拍马奉承,便成了"好人",否则就是"不听话"。好象身边都是清一色的"老好人",工作就好开展了,领导位子就坐稳了,政绩也就能显示出来了。这实在是一种既愚蠢又危险的做法。听听"反调"又何妨?老舍先生说得深刻:"好话永远不甜蜜悦耳"。其实,甜蜜悦耳的话有时反倒害人不浅。企业领导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进而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别人说得正确的,自己改正  相似文献   

5.
现在,农村富裕家庭越来越多,手头可支配的资金增加。有了钱,如何用好用活,让钱"生"钱,使之多增值快增值?说到花钱,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三岁小孩也有的本能,其实不然。尽管农民富了,有钱不用或用得不是地方,大有人在。有的赚了一些钱,还是省吃俭用的老传统,新衣服舍不得做一件,想从一万元积聚到二万元,再从二万元到三万五万。可有人存放大量现金遭受意外损失;有人私下非法放贷,造成纠纷不断、血本无回;有人长期只存款不取用,白白失去更多获利的机会。同时,在农村也存在另一种大把大把乱花冤枉钱的情况:男婚女嫁大  相似文献   

6.
基层行政村大的一般有八九个村干部,在基层行政村工作中会计扮演什么角色,说法云云:"村支书、村主任不在的话,村会计可以干村支书、村主任的活,反之,村支书、村主任不一定会干村会计这一行。"也有人说:"当村会计是个苦差事,快走一步有越位之嫌,慢行一步则又有不尽职之累。"还有人说:"村会计是村里财务上的一把  相似文献   

7.
<正>秋日的土地仿佛一位无私的母亲,以水分和养分孕育着万千果实。在她的哺育下,金黄的稻穗渐渐饱满,沉甸甸的玉米拔节而出。一茬接一茬的棉花,一拨又一拨的红豆、绿豆比赛似的往外冒。插种在田边地头的南瓜、辣椒、豆角儿等农作物纷纷成熟。苹果、葡萄、大枣、柿子、山楂相继挂上枝头。从高山到山谷,从农场到果园,有她的地方,就有秋收的盛景。然而在年复一年生产和孕育的过程中,土地母亲正渐渐疲惫和衰老。因为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她的皮肤只剩下不到100年前一半的厚度。水分的缺乏,令她的肌肤异常干燥、粗糙。大量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在永泰县下乡时听到:新上任的县委书记黄序和在下基层调查研究中注意揪住"难"字做文章,走"难走的",听"难听的",看"难看的",办"难办的",在干部群众中反映十分强烈。走"难走的",就是尽可能多往交通闭塞、贫困边远的地方跑;听"难听的",就是下基层时,不事先通知,直插到群众中与他们促膝谈心,听取平时难以听到的话;看"难看的",就是多往问题多的地方调查了解,多发现一些薄弱的环节;办"难办的",就是结合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事情。笔者认为,下基层调研揪住"难"字做文章,好就好在它既体现了我们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又体现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方法问题。这样的调研才是真实的、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可是,我们也有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是想为基层、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而是把下基层作为一种任务,  相似文献   

9.
提起“浮夸”心头痛刘国良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放卫星年代里,石破天惊的事很多。单说那打擂夺高产的情形,就玄乎又玄,听来似有粮山已从地里冒出,根本谈不到为饥饿发愁了。然而,现实生活却是凄惨悲楚,大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至今提起犹有煎心之痛。提起...  相似文献   

10.
在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支部中,一些地方热衷于从县、乡机关中下派年轻党员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喻之为"输血",并曰"输血愈多,血则愈活"。笔者对此不敢全然苟同。对一些软弱涣散一时又无合适人选的党支部,抽派部分熟悉农村工作的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本不失为良策,一则培养、锻炼了一批机关干部,二则因为他们思想解放,政策、文化水平较高,容易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奔小康。但是,如果不从实际需要出发,为了"赶潮"而"输血"无"度",把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11.
"计生、提留,一年两愁",这是近日一位乡党委书记诉诸笔者的一句肺腑之言。言外之意,农民怎样致富、农村怎样实现"小康",不再是他心中的愁事。理由是农民已步入市场经济,政府不宜过多干预。乍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但细心琢磨却又不能不令人生疑。的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走向市场,无需我们再象过去那样掰着手指替他们计划着今天该去东地除草、明天该去西地施肥等诸如此类的生产琐事。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因此而一推了之。不容否认,我们的市场经济起步时间还不算长,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尤其是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兄弟的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撒手不管,势必会引起他们许许多多的困惑。不少地方出现的农产品时而"多"、时而少,时而卖粮难、时而收购难,让人摸不着头脑,就是很典型的例证。因此,农民步入市场,我们既不能象过去那样事事都管,束缚他们的手脚,再犯"拔谷种稻"的错误,但也决不该事事都不管,使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不准方向,试  相似文献   

12.
近闻,河北省某县领导听说在一些地方农民种植烤烟致了富,便也让本县农民种烤烟,且打出"多种一亩烟,收益翻一番"的宣传口号,同时还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措施,该县农民纷纷大面积种植烤烟。可等到了收获季节,销路却成了问题,大量烟叶堆放在农民家中,无人问津。结果是烤烟"烤"痛了农民的心。这种做法,在其它一些地方亦时有发生。作为领导想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致富,不是凭领导意志、行政命令就能实现的。那些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3.
<正>在西部县城创业,新农人有一个共同的困惑——一些地方政府平时不关注,有各种大赛了,缺人,才开始找人。不拿奖不关注,拿了小奖只是口头表扬,拿了大奖,一把手领导才重视,匹配资源才有可能。就像"花瓶"一样,要"用"到这群年轻人,才会想起关心他们,把他们搬出来。扶持新农人创业,一定要克服"短视病"。正如农  相似文献   

14.
<正>说到四会柑,广西钦州浦北县龙门镇林塘村果农称之为剥皮果。过去,由于多种原因,龙门的四会柑便宜到几角钱也没人要,市场滞销成为当地果农心中的痛。但龙门人很有创意,他们把果皮剥下来晒干,卖果皮,果皮卖到了200多元一公斤,果肉两元钱就能买一大袋,甚至送给你都行。所以当地有皮比果肉贵之说。"我也做剥皮果的生意。"五云山合作社理事长容传辉说起四会柑就变得健谈起来,"现在我们又给四会柑‘动手术’给她‘换心’,身价又上涨  相似文献   

15.
乡情     
乡情送你好远还站着望你乡情直来直去从不拐弯绕水行乡情说:一回生二回熟把崭新的热毛巾捧给你洗风尘把绵而细嫩的豆花拌糍粑辣椒与大碗酒共同热烈你山泉水泡出清醇回甜浮起雪白的茶花温暖远行出征,战斗负伤空气清新流淌一辈子又一辈子乡情总伸出不索取报酬的手像他们种的庄稼精耕细作不分季节温室育秧长出新鲜的蔬菜一茬又一茬……乡情@霍学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两户",已开始显示出它活跃农村经济,丰富城乡市场商品供应的突出作用.扶持"两户"发展商品生产,是供销社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的一条新路子,是一项既艰巨又光荣的长期任务.如何扶持"两户"?我认为目前应主要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政治上鼓励.供销社的社员代表大会应逐步扩大"两户"代表的比例,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保障他们充分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搞好农业"两个转化"的责任感.二、政策上稳定.供销社对"两户"的扶持,包括生产、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服务等,都要相对稳定,以利于他们放心地在土地上投资,添置大中型农具和加工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猪粮安天下"的古训,养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任何朝代都受到重视。也就是说,在很早以前,我国就有人从事养猪生产了。千百年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在养猪的过程中,根据猪的生长习性以及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出很有用的养猪谚语,对养猪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夏天细菌多,冬天病毒旺"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夏天细菌多,冬天病毒旺"到底是啥意思?养猪户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5日,笔者走进安徽庐江冶父山镇的"微田园",在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中穿梭,目之所及,处处呈现现代文明与乡村气息交相辉映的新画卷。一茬茬韭菜、一棵棵嫩葱、一株株萝卜菜,在冶父山镇幸福村纠树村民组张成化家门前的一个角落形成的"微菜园",绿意浓浓的蔬菜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的省份之一,从1984年中央农研室在8个省份开展农村社会经济试点调查以来,已经有32年了。到目前山西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已覆盖全省10个市(太原市除外),10个县12个农村,俗称"十村千户"调查。30多年来,一茬又一茬从事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的同志,尽心竭力,在这项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说到贪污,人们谁不知道那是犯法的事?从远古到当今,从国外到国内,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里,贪污都是要触犯刑律受到法律制裁的。也就是说,将国家的集体的钱据为己有,"装进兜里",便是对人民的犯罪。可是,有人将公家的钱"吃进肚里"——公款大吃大喝,你能从法律条文里找到哪一条来治他的罪吗?于是,国人中某些手中掌权的"美食家"们便慷国家集体之慨,狮子开口,胡吃海喝、大吃特喝起来。他们凡事不讲原则、不问政策、不论制度、吃了再说:从"四菜一汤"吃到"满汉全席";从鸡鸭鱼肉吃到生猛海鲜;从省内国内吃到省外国外,进而吃上了几万元一桌的所谓"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