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本文利用VAR方法对财政支农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从长期来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2)从冲击大小来看,事业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最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次之,农村救济费第三,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最小。最后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是: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农村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保持稳定增长;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加大事业费和科技费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通过支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间接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消费增长。所以应利用财政支农功能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周静 《当代经济》2021,(11):48-51
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本文利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以财政支农支出为代表的政府财政措施和以数字普惠金融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工具在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和数字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在东、中、西部地区都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东部地区作用效果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数字普惠金融在东、中部地区作用效果显著,在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是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渠道,一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通过对1990-201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大影响,我国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出、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4.
影响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 1986-2005年的数据,采用加权回归的方法,检验了支农支出增长率及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影响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支农支出增长率对缩小收入差距影响较大,其次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的增加也会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对策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走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破解农村地区生产要素单向流出难题,促使城乡之间的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资金外流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并进一步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视角分析农村资金外流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使得农村资金外流加剧,且这一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人口流出的地区更为显著。其次,农村资金外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U”型关系,当前中国部分地区农村资金外流规模已越过拐点,即农村资金外流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后,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将三者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发现,农村资金外流会削弱财政支农支出的支农效果。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改善收入差距恶化.对外贸易发展也是缩小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财政农业支出、非国有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要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得到有效遏制,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动态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改善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完善用工和最低工资制度,重视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各地对涉农资金审计情况来看,各级财政为解决“三农”问题所安排的大量投入,对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和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支出等:而这几年来,从我国支农支出的总量与结构的整体发展情况上看,仍然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8.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一)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1.支农支出的不同口径。根据涵盖范围的不同,可以把财政支农支出分为窄、中、宽三个口径。中口径,是指中国财政统计年鉴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具体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2004年的规模为2357.89亿元。窄口径,则可以从项目支持的角度理解。像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属于国家行政事业机构,主要职能是规划、管理和服务,其受益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村和农民(如大中型水利设施不仅服务于农村,也服务…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对于增加中国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财政支农各项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中国1990—201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于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滞后性,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当将有限的支农资金进行合理配置,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及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财政对“三农”给予大力支持。针对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财政支农绝数值上升而相对比重略降,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规模较小等问题,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合作化的道路,不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财政支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代彦  赵海 《技术经济》2009,28(7):51-56
本文的计量研究发现:学者呼吁、三农代表呼声和财政总支出增加对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均粮食产量的提升和农村-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则对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因素能够解释财政支农支出变化率的83%。与1988年相比,2006年学者对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呼吁强度和三农代表的呼声都在降低,这影响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财政支出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提出了两者关系的基本假设。然后用197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研究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是否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明确,文教科卫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行政管理支出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另外,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都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输入输出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以河北省1995~2007年相关数据为样本,对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进行评价,并从改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提高财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比重、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四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阶段性增加到稳定的正向效应,增加财政农业支出总量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2)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差异性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各项事业费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正向效应,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负向效应,各类财政农业支出短期效应均较小。  相似文献   

15.
宋笑月 《经济地理》2011,(6):1003-1007
通过对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发现导致湖南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的原因,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最终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缩小湖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培养新型农民三个层面,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统计分析表明,成都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差距;但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差距”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等方面效果不明显.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教育为重点,引导农村消费;顺应城乡一体,实现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1997—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工资性收入差距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相异,其形成原因有自然属性、政策偏向和制度等。因此,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改变政府财政职能、构建城乡居民公平的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进一步着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78年~2008年的时序数据.对农村公共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论如下: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会引起农村公共支出的被动增加,但是,农村公共支出的被动增加却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只有主动增加农村公共支出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1998—2006年中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霞  穆月英 《技术经济》2009,28(1):48-5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评估了1998—2006年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的绩效。结果表明: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额度与促进农民增收效率倒挂,即农业科技支出份额最少但其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强,而支农支出份额最多但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弱;各项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未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农民收入公平分配的作用;我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绩效在低水平层次上运行。最后,提出了大力增加农业科技支出和农村救济支出、适度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资、迅速压缩农业部门行政费用支出、不断调整公共财政农业支出内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7-201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文章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水平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且部分地区存在微弱的极化现象及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在地区间具有层次性差距,超变密度造成财政支农支出差距的主要原因;密度函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右拖尾现象,部分省市财政支农支出之间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据此,文章从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有序协调互补的财政支农资源配置体系、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支农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