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尖端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是我国在大国崛起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技术贸易战略中遭遇的最大问题。技术贸易是欠发达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构建技术贸易体系决策不仅需要考虑各类引进技术对欠发达国家技术进步转化效率的影响,也需要考虑作为技术输出国的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技术引进的干预。本文通过构建国家干预下的技术贸易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在发达国家干预下的制约因素以及依赖技术贸易体制下的技术进步必然存在的瓶颈。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70年技术贸易的历史经验,从技术引进的层次性、有效利用市场换技术的方法以及技术贸易体制的转型这三个方面对技术贸易体制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针对技术贸易体制必然存在技术增长瓶颈的问题,从国企、中小企业以及技术贸易模式转变三个层面对我国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路径由依赖技术贸易向自主研发提出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是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使国际经济形成新的格局,进而对我国技术引进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此,我国应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科学引进。大胆创新,提高技术引进的成效,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动我国经济技术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技术引进,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认识误区以及技术输出方设置的技术壁垒,导致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为了摆脱我国的技术对外依赖度,通过分析技术引进中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提出我国技术引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两者应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引进偏相关系数并不显著。原因在于外资主要来源是东亚区域内的港、台,而技术则主要来源于欧美。此外技术引进与外商投资两者服从不同主体控制,有着不同的目的,所以技术引进与外商投资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引进港台资本的同时要提高对其技术的先进性要求,其次利用市场的开放加大对欧美的外资引入,以逐步减轻技术来源和外资来源相背离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引进技术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技术引进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工作成绩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带来了技术进步。但是技术引进工作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没有结合国情。  相似文献   

6.
吕玉花  毛健 《全国商情》2010,(12):3-3,56
通过技术引进推动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是战后东亚各国实现经济迅速崛起,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阐述了技术引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对河南省当前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是由外资企业推动的。本文认为。我国需要内、外资企业两方面的支持,才能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内资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技术引进了,吸收消化能力却未同步提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效益低下等。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近日考察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时强调,要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推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听取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后曾培炎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要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牵头组织好、协调好各方面力量,按计划实施自主化依托项目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影响我国技术进步的四个因素:国内研发、FDI、OFDI、技术引进,选取1987~2009年间的数据,运用国际研发溢出回归分析法检验了四个因素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国内研发投入对我国技术进步贡献最大,其次是吸引外资,然后是技术引进,对外直接投资最小,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的提升力度较小,但效果是显著的,据此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30个地区工业面板数据,将地区工业的研发总支出划分为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三个部分,在估算自主研发存量和技术引进存量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自主研发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负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正效应;国内技术购买对工业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国内技术购买并没有通过R&D途径促进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SV TVP VAR模型从贸易开放、技术引进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三个方面研究开放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都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具体而言:在贸易开放度较低时,贸易开放能够降低经济波动,但在贸易开放度较高的时期,贸易开放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在技术引进的前期,技术引进能够有效平抑经济波动,但到了后期,技术引进降低经济波动的作用开始减弱,甚至有可能成为波动的冲击来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大多数时期都会加剧经济波动,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之一。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这三个因素都成为了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  相似文献   

12.
以发挥“后发优势”、谋求经济的较快发展为目标的技术引进活动在我国有较为长远的历史,但集中的技术引进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内化其本身是技术引起系统的有机和必要组成,其本身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技术内化的一般涵义而言,它是指对引进技术进行系统、深人地科学分析,反向研究它的性能、结构、设计、制造以及其它与之有关的重要因素,通过移植、综合、改良、发展等方式,进而达到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和扩散的目的。更进一步地讲,技术内化的客体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21世纪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缺乏规划、资金、人才不足、机构偏少且效率不高、技术引进缺乏消化吸收、中间试验环节薄弱等六大问题。21世纪是一个高度开放与高度竞争的世纪,中国企业要想在21世纪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以此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双轨制特征,造成技术引进的成效不理想,国内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政策的有效性不够等。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深化技术引进工作,扩大技术引进成效,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宜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等,是优化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支出上的变化趋势,在异质产品古诺竞争模型基础上,比较了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本国福利的影响。分析表明,本国企业的自主研发既能够提高自身的利润水平又能够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当本国企业效率较高时,本国企业的自主研发会较大的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当本国企业效率较低时,引进外国企业技术会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决定一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本质上就是“实现一种生产函数向另一种生产函数的突进”,它具有风险性、准公共产品性、系统性和收益滞后性等特点。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还存在不少问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国家创新系统不健全;技术引进、模仿、革新仍然是技术创新的常态,模仿路径尚未转变为创新路径。针对这些不足,政论应采取以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重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重视技术引进与模仿创新。这些经验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结合实际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技术引进应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技术引进上的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怪圈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也使得中国产品出口的时候始终受制于人。而海尔集团成功的技术引进与发展创新战略在自己成功的同时也为广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创新投入在宏观经济中有其内在的联系机制,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对GDP的影响依次为:技术改造投入、R&D投入、国内技术购买及国外技术引进。就目前中国工业技术基础而言,我们应将技术引进同现有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结合起来,加强技术改造投资,引导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通过改造对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创新和利用,加快创新型国家技术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要求每个国家的企业积极地融入全球化的浪潮,实施“走出去“战略,而这个战略的实施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差,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背离我国的经济状况、要素禀赋结构及最优技术选择标准而盲目地进行技术引进和对外直接投资.要因地制宜地引进合适的技术和最优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进而做大做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