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容  彭冬芝 《企业活力》2006,(11):78-79
“三标”管理体系是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使用共同管理要素,通过“三标一体化”整合型认证的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目前,我国在体系认证上存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单一体系认证、“三标”管理体系整合型认证、企业标准体系认证等多体系认证并存的现象。于是出现了一个企业同时运行几个体系的情况。无疑,这些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提升了企业的专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三标”管理体系是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机结合,使用共同管理要素,通过“三标一体化”整合型认证的综合管理体系。目前,存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单一认证、“三标”管理体系整合认证以及企业标准体系认证等多体系认证并存的现象。企业一次又一次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综合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过程概述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注点的进步,电力企业管理一般经历了几个阶段,从粗放式的管理、电力行业标准化管理、“三标”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发展到“三标”体系与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系统(NOSA全称为“南非职业健康安全协会”)为一体的企业质量安健环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叙述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是实施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提出编写质量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否完善和最终能否达到发挥企业标准化的功能和优势的目的,简要介绍编写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制造型企业的企业标准体系是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对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为规范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企业信息化策划、实施、改进的整个过程,以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率。本文首先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概念,接着阐述信息化体系内容,最后提出了信息化管理体系标准的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赵正佳 《企业活力》2004,(11):70-71
<正>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需要,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各国企业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系并开展体系认证。然而,企业在实施这三个标准、建立并运行相应的管理体系时,由于三个体系强调各自的专业管理、专业分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仅以建立体系后的评审为例,如果一个体  相似文献   

8.
郭红琦 《质量春秋》2008,(10):43-45
在业界。人们常把ISO9000、ISO14000和OHSAS18000三个管理体系标、准(以下简称“三标”)的有机整合称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由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原理一致,都强调自愿性原则。且在内容上有兼容的公共部分,均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因而在理论上进行一体化整合是可行的。实践中,认识到了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带来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体系建立、认证和维护费用较低等好处.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其他组织正在不断实施“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从企业规范化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体系的实施和信息化系统集成、落实标准化战略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对企业标准体系的需求,介绍了现代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同时,根据企业工程和集成的思想阐述了企业标准体系的定位,并对基于本体论的企业工程和集成标准体系的模块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制管理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标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还有不少中小企业在标准体系的建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制定,轻实施”的通病,这些企业只是作为例行公事应付认证或检查。要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11.
整合各种管理要素,建立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企业界当前谈论的热点之一。《建立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一文,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修订相关国家标准,建立“板块-模块”结构的新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标准化工作意见》,有关部门应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以强化软件企业标准化意识、提高软件产品质量、企业的软件工程能力为目标,调整优化软件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建立并完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和软件评估体系,为辽宁软件企业服务,构筑标准化服务平台,努力支撑软件产业的发展和加快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我国在企业管理体系或产品认证中,由于各体系之间缺少相互照应,甚至各自坚持“以我为核心”以至造成企业需要对各种认证必须分别提供不同独立文件的现象进行分析,建议通过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依据“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整合好企业各个体系形成的文件,无论哪个体系或产品需要认证时从中选出需要的即可。现在普遍使用的“三合一”体系认证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在整合体系文件上做得更好,因为企业标准体系的文件是可以作为企业各类体系文件平台的,从而实现简化、减少企业的文件负担,进而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标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标准化工作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无论是在体系和结构上,还是在内容和水平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怎样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标准化工作是广大标准化L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l深刻认识标准化工作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环节,是广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实践证明,无论是对“人”的管理,还是对“事”和“物”的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来实现有序化,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猎的范围日益广泛,相应地,其涉及到三大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就必然会涉及到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中,怎样看待并处理好其与三大体系间的关系,二者怎样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是一个关注重点。本文将从企业标准体系、三大体系二者间的异同点出发,重点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企业管理体系和新型标准体系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的管理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丰富。但由于各管理体系之间未能有效沟通,以致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象,致使不少企业感到困惑——“怎么体系越搞越多、文件越搞越杂?”不管主管部门或咨询、认证机构有多少理由,强调自己主管的那个体系在企业中有多么重要,对企业而言,统统不过是穿过“企业管理”这一个“针眼”的线绳。  相似文献   

17.
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往往强调单一(或某种组合)体系的作用和重要性,而忽视企业整体标准体系的建立。由于这些管理工作是企业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假如仅仅强调这些工作而忽视这些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联系,忽视其他工作与这些管理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那么这样建立的管理体系往往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制定各项企业标准和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各项标准。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企业标准体系,这是企业标准化能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文将在对现有企业标准体系构建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七,提出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过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认真贯彻企业标准体系标准并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评价与确认,已成为企业标准化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被列为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的企业中.已有一家通过评价与确认,其他大部分企业仍处于编制标准体系表、  相似文献   

20.
姜敏 《中国质量》2012,(5):55-57
当前,由于国际化管理体系标准的深入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已在国内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和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贯彻与执行;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作业的安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主导和推动作用。随着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与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以下简称"三标"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普及,如何保持"三标"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是建筑施工企业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