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章向东 《上海金融》2012,(8):98-100,60,119
本文通过中美资产证券化监管模式的比较,并结合我国目前"非正式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现状,对我国重启资产证券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或其组合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依托,发行证券的业务活动。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曾陷于停滞,两大监管部门曾暂停审批资产证券化项目。但从2013年开始,支持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开始频出。由此,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本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现况及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领域的"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人民币国际化"改革三部曲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其中的资产证券化肩负着金融存量改革的要务,对于推动存量金融资产的证券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空间做出了前瞻性判断。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是对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和对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和手段。2012年重启以来,资产证券化发展很快,并呈现出明显的中国本土化特色:基础资产以对公贷款为主,交易结构去复杂化,以内部增信为主。要实现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必须解决好多头监管与市场分割、配套法规和监管要求不完善以及二级市场不发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明确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市场环境,探索银行资产业务发展新路径。论文基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内在逻辑,分析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运行特点以及机遇挑战,指出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内的六大未来市场发展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保险证券化是保险公司联系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是保险业保障偿付能力、分散经营风险的创新手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证券化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股趋势.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以公司股票和政府债券为主的原始发展阶段,资产证券化发展刚刚萌芽但发展迅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计划的发展,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加速,保险证券化对我国保险业提高偿付能力、扩大业务规模、实现国际经营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末国内就提出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应用,但由于当时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相对落后的信息化水平,资产证券化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发展。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资产证券化再一次在中国市场停滞,同时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从合理增信、加强信息披露、运用科技力量促进评级的准确性三方面对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风险防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谈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受各种法规、制度、市场等条件约束,要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分阶段、逐步地改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提高政策透明度,规范资本市场,降低资产证券化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不足、市场投资主体单一,是困扰我国资产证券化向前发展的两大问题,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全面展开仍然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难。2007年我国启动第二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发行主体由原来的建行,开行扩大到浦发、兴业、工商等多家商业银行,在政策支持下,资产支持证券的制度创新步伐加快,流动性明显加强,市场规模快速增加。整体上看,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0.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2,(9):110-111
沉寂4年之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其间国家开发银行拔得头筹,于9月7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首单产品。随后,市场又传出消息,交通银行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试点资产证券化,而且各大商业银行均跃跃欲试。国开行"拔得头筹"国开行首单产品名称为"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金额达101.66亿元,这不仅是我国资产证券化重启的第一单,也是迄今为止单笔规模最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虽然仍处于试点阶段,但是推进力度正在加大。为在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的同时调动金融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活动的积极性,文章围绕“选择什么样的证券化基础资产”“发起机构应留多大比例的次级档资产支持证券”“怎样拓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范围”等现实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就进一步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活跃发展、助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我国启动了第二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同时加快了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在2006年的基础上快速增加,流动性显著改善,市场成长迅速。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尤其重要。正如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所说,“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推出,既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也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认为,随着监管部门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及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商业银行对各种资产进行证券化将是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资产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市场发展潜力逐步显现。为了认清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并更好地理解市场发展的内在逻辑,本文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基本结构特征入手,在梳理我国主要资产证券化市场相关制度的共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主要从产品的交易结构视角对其各项机制进行了研究,进而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关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4.
工商银行宁波分行在2004年成功实施了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由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主编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一书正式出版。可见,无论从实践还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工商银行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探索都走在了前面。为此,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请他就宁波项目和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做进一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起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危机,和资产证券化及信用衍生品等金融创新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当局普遍加强了对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我国也放慢了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步伐。然而资产证券化是当代金融创新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产品,建设完善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是上海市两个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国外资产证券化市场表现出脆弱性的情况下,我国应当汲取其他国家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经验和教训,走适度创新的道路,才能在保证金融稳定的同时使资产证券化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再度成为国内热点话题,从"银行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到"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从"增加流动性"到"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到"资产证券化要常规化、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资产证券化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含义,也被寄予更大期望。谈起资产证券化,人们大多会联想到美国的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的  相似文献   

17.
PPP项目建设的大范围推广,吸纳了大量社会资本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产物,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盘活存量PPP项目,扩大PPP项目市场容量,也为社会资本提供优质投资标的资产。本文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出发,基于审计视角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促使市场机制切实发挥作用,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市场向纵深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证券化是信贷转让的发展方向。我国处于资产证券化的初期,存在着市场规模小参与者少、法律缺失监管谨慎、中介公信力不足、潜在风险大等障碍。为进一步开展资产证券化,应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法规建设,扩大规模品种,增加市场参与者,培育市场中介,加强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有两大功能,一是增加流动性,二是转移风险。从较为活跃的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而言,其市场功能有从关注银行流动性问题向侧重银行风险转移的功能转换趋势,并在美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2007年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让人有些始料不及,并引发了跨境大震动和世界范围的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功能定位应该确定在哪里?如何加强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的建设?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要有助于把握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环境分析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代表了国际金融创新的方向,由美国次级债“蝴蝶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来看,作为防御、转移银行系统集中风险的最基础工具,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规模和规范程度在次级债危机明朗化后将会加速发展。我国目前已开展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从优质的信贷资产开始,下一步可逐步推广到各种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实现信贷资产的拓展、信贷资产向非信贷资产拓展,可以在消费信贷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保险风险证券化等产品上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