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10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及其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996、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工业的企业规模、产出强度、专业化指数、工业区位商、工业地位凸显程度、投资强度、外向性和要素结构等原始数据变量的选取和处理基础之上采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工业空间分异。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有四种类型区:旧城工业区、综合工业区、专业工业区和乡村工业区。这四种类型区在原有工业基础、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科技创新、区位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的推动下分别表现出衰退、分化、强化和提升过程。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工业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不同类型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价值链内部各增值环节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了FDI聚集的一些细致特征。本文以中国样本为检验对象,揭示决定跨国公司价值链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区位选择上,市场规模、交通便利程度、金融条件等对制造类跨国公司的影响度较大;研发类跨国公司对区域或城市的技术基础或人力资本、通讯能力等较为敏感;营运类跨国公司与地理方位、制度透明性和服务业发达程度关联紧密。研究还表明,高端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上对低成本劳动力这一"重要"因素并不敏感,这一结论和已有的许多研究结果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笔者使用2001年~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所有制约束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负债融资水平的提高;所有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在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而企业国有化程度越高,其资产负债率越高;金融发展和企业所有制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不存在一致的互动效应,国有企业在获得信贷融资方面的相对优势会逐渐丧失,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成效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260个地级市数据研究多维政绩考核、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型、经济-生态型和经济-生态-服务型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高位压力均会导致城市生产效率损失,低位吸力则会促进本地区生产效率提升。多元化政绩考核体系能够有效纠正地方政府间竞争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降低城市生产效率损失。不同区位、资源禀赋和人口集聚下各城市之间地方政府竞争策略存在差异。就区位异质性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由竞争而导致的生产效率损失程度更高,但同时也具有更强的集聚力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就资源禀赋异质性而言,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效率提高作用更为显著,多元化政绩考核机制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资源诅咒"效应的形成,从而降低地区生产效率损失;就城市规模异质性而言,"用脚投票"机制在超大特大型城市中作用更为显著,不同规模城市提高生产效率途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宋歌  项雪纯 《技术经济》2021,40(2):75-85
本文运用2005-2013年长三角制造业新建企业微观数据,结合离散选择模型,探究企业异质性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特征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研究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合理解释了中国新建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企业之间,区位因素的作用存在差异,企业异质性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是多样的.随着企业员工数量的增加,新建制造业企业倾向于选择中等水平的城市,在竞争激烈的发达城市选址的可能性降低;国有所有制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没有显著影响,而外商投资企业则倾向于选择较发达和外资制造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与外商投资企业相似,高技术企业也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6.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效应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从区位、规模和类型等维度分析2001—2015年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特征、效应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异质性特征与共性规律。研究发现: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整体上呈加快趋势,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程度趋于改善;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同时工业转型与环境污染、空间扩展的关联度也呈下降趋势;不同区位、不同规模和不同资源类型的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速度、合理化、高级化及转型效应均具有显著个性演化特征;经济发展阶段、政府调控能力和技术进步三因素对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则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推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与稳就业目标协同,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及相关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外生冲击,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不仅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需求规模,而且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调整。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电商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扩大企业市场规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缓解融资约束三种机制,促进了企业劳动力需求规模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商示范城市建设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经营规模企业以及不同地理位置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论市场取向的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20多年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有所有制改革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市场化改革中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企业可以在吸收私人股权中增强竞争力。二是提高私营企业整体竞争力,扩大私人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所处的产业等级,是现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主题。三是依据要素所有权在企业中确定股权,即要素股权化,由此使以资本投入为实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发展到要素投入为实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地理》2021,41(7):138-145
选取2012—2018年苹果公司供应商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描述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检验地方粘性与全球链接两大要素的作用。结果表明:(1)苹果供应链呈现出少数城市和省域集聚性、大城市群的高度集聚性、城市等级规模的衰减性三大特征。(2)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表现为同、异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一般城市和中西部的城市以单一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且表现为同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3)苹果零部件供应链倾向于在产业开发区较多、交通便利且与全球贸易联系紧密的城市分布。供应链上游企业倾向于向经济发达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分布,而生产成本上涨则会显著妨碍上游企业进入;外资增长会对供应链中游的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负向作用;供应链下游倾向于向制造业人口较多、港口运输能力较强且参与全球贸易较多的城市区位布局。  相似文献   

10.
企业规模扩张的经济增长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单梳理了关于企业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用中国工业发展的经验数据证明了,企业规模扩大和企业数量增加共同推动了中国工业产出的增长,指出产业组织的发展体现了规模经济性和分工(专业化)经济性的统一,正是二者的统一推动了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不应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共同发展的,关键是确认它们在各自适宜发展的领域发挥作用。本文从产品性质及行业特性两个维度来客观制定功能导向的分类方法,以此来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即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一部分宜进行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一部分宜实行民营化。在分类改革原则下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公共产品领域推进“长期导向”下的混合,在自然垄断领域推进“控制权导向”下的混合,在竞争性领域推进“流动性导向”下的混合,同时构建与国企分类改革战略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并分类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采取了国家和集体独资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产的直接经营方式,这种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日渐暴露.通过对公有制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造,设立控股和"金股"制度,能弥补单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缺陷,股份制就能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控股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动机和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更偏好持股商业银行,且多为同地区的商业银行;当公司注册地为省会城市、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较低、地方官员任职年龄较小时,上述关系更加显著;当政府发布相关促进银行业发展政策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概率显著上升。除此之外,本文对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持股商业银行提升了地方金融业水平以及地方官员晋升概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更多地反映了政府动机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动机。  相似文献   

14.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Tobit回归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股权集中度与股权性质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创新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比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更能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股权集中度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样本中削弱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国有企业提高创新投入的力度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最后提出企业须正视机构投资者和使股东结构多元化,政府应加大证券市场监管力度与深化国企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控股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动机和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更偏好持股商业银行,且多为同地区的商业银行;当公司注册地为省会城市、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较低、地方官员任职年龄较小时,上述关系更加显著;当政府发布相关促进银行业发展政策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概率显著上升。除此之外,本文对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持股商业银行提升了地方金融业水平以及地方官员晋升概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持股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更多地反映了政府动机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动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创新效率的视角考察了微观创新主体民营化前后创新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的专利数量显著减少,这种影响在缺乏原国有大股东制衡、无系族的上市公司以及外部产权保护较弱的地区更加显著,而且相对于创业型企业,民营化企业的创新效率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关联交易显著增加、投资显著减少,民营化后非国有大股东更多地表现出掏空动机,减少了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民营化企业的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兴转轨经济体的民营化行为,而且对于监管层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China Economic Journal》2013,6(3):215-234
How ma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ffect firm location choice? While this question has generated great research interest from high-standard, industrial economies, in this article we turn the spotlight to low-standar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use China’s Census of Manufactures data during 2003–2008 to explore how firms with different ownership, during different policy regimes as well a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may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 different ways. Results show environmental stringe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location choice during 2003–2005, but the effect becomes insignificant during 2006–2008.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and collective-owned enterprises are more likely to enter areas with less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during 2003–2005. However, this pattern is reversed for the period of 2006–2008. Furthermore, the above relationships are more pronounced for firms in polluting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8.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ay have important welfare im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in less developed economies where markets are small and domestic firms are typically relatively weak, both technologically and financially. In these environments, a high‐tech foreign investor acquiring the state‐owned assets may end up dominating the local market, thereby harming local consumer and producer interests. A foreign investor, however, is likely to be both willing and able to offer a higher bid for the assets than local investor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trade‐off for local governments between privatization revenues and foreign market power.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re may be an incentive to privatize “strategically” by selling the state‐owned firm to a local (less advanced) investor at a lower price 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competitive post‐privatization market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重渡沟"景区公司+农户"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翁瑾  杨开忠 《经济经纬》2004,(1):135-138
重渡沟"景区公司 农户"模式是一种基于农村社区的旅游产业组织方式,其本质就是互补品生产企业在不涉及产权的情况下,在经营层面上实现的一体化,是旅游目的地内部具有地方政府背景和主导地位的景区开发管理公司为实现地方旅游业持续发展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公司对农家旅馆的低价格定价、质量管理以及对农家旅馆市场的垄断都是对产权缺失的一种弥补。"景区公司 农户"模式有效地约束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保证了旅游目的地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In the transitional economies of East and Central Europe, privatization is widely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transforming the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owever, eager to expose the public enterprises to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economists have neglected the importance of who the owners are. Studies of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post-privatization restructuring in east Germany provide evidence that ownership matters for transformation success. The adoption of west German institutions in the east and the sale of state industrial property in concentrated shares to ‘insider’ investors seem to have created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long-term committed investments essential for the rebuilding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assets in east German enterprises. However, the control structures of a sample of enterprises reveal a wide range of investment strategies between types of corporate investors. Just as legal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et constraints on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sets constraints on the range of investment choices. Whether committed investments occur will depend on constrained strategic decisions of the new private ow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