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农产品关税的不断降低,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以其目的的合理性,涉及技术层面而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灵活性等特点,被WTO各成员国普遍采用,时国际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入手,分析绿色贸易壁垒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诗雯 《现代商业》2013,(6):100-1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贸易保护正通过各种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动植物卫生检疫(SPS)措施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其面对的SPS措施,重点分析了SPS措施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双重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滞后一期及两期的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起到了显著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荷兰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成因与发展走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农业政策、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荷兰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形成的基础.营造有利于农产品出口的政策环境、实现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因素在提高与保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为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与国际市场波动对农产品生产环节影响较大等问题,荷兰采取了发展农业技术装备与技术服务出口贸易、开拓新的出口市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国农产品出口也已受到严重影响和蒙受损失。本文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做了剖析。本文还就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应对日本的这一制度做了对策分析,提出了国内与国际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接轨,提高中国农药、兽药的检测技术与设备水平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国农产品出口也已受到严重影响和蒙受损失。本文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做了剖析。本文还就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应对日本的这一制度做了对策分析,提出了国内与国际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接轨,提高中国农药、兽药的检测技术与设备水平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农业对外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农产品贸易壁垒严重、生产成本上升、竞争优势减弱等困境。其应对策略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汇率调节,稳定人民币币值;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7.
出口纺织品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我国纺织品行业、特别是纺织品对外贸易及其检验工作的实际出发,简要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所遭遇的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技术壁垒,论述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在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调控经济贸易利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增加贸易成本、造成贸易障碍、引发贸易争端、限制出口等消极作用,指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造成的诸如产品被迫积压、检测费用增加、对企业人才、观念、技术、效益等各层面带来的冲击、形成国际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和重新洗牌等影响,客观地分析了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国际、国内诸方面原因,提出了加强检验监管、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完善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各国新的贸易屏障,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严苛的卫生及植物卫生措施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SPS协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正、负两方面效应,从中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法律上应补充、完善中国的标准立法体系、加强技术法规制定、建立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预警机制、建立相关的法律协助机构,同时应利用《SPS协定》等应对措施,以便趋利避害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戴化勇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1):289-291
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我国蔬菜出口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蔬菜出口遭遇了进口国食品安全限制。分析了食品安全限制以及SPS协议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促进我国蔬菜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健 《商场现代化》2006,(16):31-32
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实现我国农产品技术壁垒的跨越,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上、以及宏观与微观结合上把握未来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正确制定我国农产品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应对技术壁垒的思路;积极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对和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增强和保持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决胜21世纪市场的关键──营销网络概念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市场营销面临着传播、分销和互动三个方面的挑战。要想赢得21世纪的市场,必须运用综合的手段将相关的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实施整合营销,确保商品实体能够及时有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相似文献   

12.
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是煤炭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内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走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是我国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煤炭企业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时,应围绕煤炭这条产业链做文章,大力发展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能源转换及高载能产业,并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相关多元化基础上,做到统筹规划、把握时机、扬长避短、明确定位、不断创新、综合利用,培育核心竞争力,追求相关业务的规模增长。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申请,引起世界金融界的一场轩然大波,其高管粉饰报表行为和外部监管失灵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10年3月美国联邦破产法庭对雷曼兄弟破产事件调查结果为契机,针对雷曼管理层如何利用对商业不动产的不合理估计,以及如何大量采用REPO 105交易方式严重粉饰财务报表进行剖析,着重分析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给雷曼兄弟提供相关审计服务时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审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以及审计程序履行不到位是关键所在;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只有秉持重视审计目标,保持应有职业怀疑,以及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三项基本原则,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自利的本性使利益相关者通过操纵会计信息而谋取私利,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都有可能因其他方操纵会计信息而遭受损失,因此,必须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会计监管。通过分析现有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而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合理分摊监管成本、健全监管体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中柱的马自达跑车“RX-8” 作为量产车,马自达公司在底特律车展展示的“RX-8”除了配备有新开发的转子发动机“RENESIS”外,为了上下车方便,还去掉了中柱。由于车体侧面的开口部增大,因此需要为防侧撞采取措施,必须将后门受到的冲击力分散到整个车体上。为此,马自达在后门内置了由高强度钢管组成的增强部件作为“内置中柱”,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家庭购车决策问题,根据消费者认知的特点,借助"理想点法"的概念,结合区间值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完整的购车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购车排序与择优模型,为购车决策模型的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软件复用已成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由于特定领域的需求存在较大共性,并且需求较稳定,使得特定领域的软件复用效率更高。阐述了特定领域的软件复用技术,并提出基于领域工程的开发模式,最后将这一开发模式应用到实际软件开发中。  相似文献   

18.
运用极值理论的POT模型,并结合描述金融产品收益率的尾部分布更加精确的GPD分布,计算出了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估计。与传统方法相比,极值理论方法能更好的利用已知历史数据,并能在计算高置信度VaR时克服传统方法中误差较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商品批发市场具有集散、交易、信息、价格形成和结算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我国目前规范商品专业批发市场的一些规定散落于各部法律之中,存在着批发市场法制建设滞后,内容零散混乱、自相矛盾,规定过于细化,且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内容过时,未体现循环经济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等问题.应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批发市场法,以明确批发市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规定批发市场的设立制度,对批发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的商品实施准入制度,制定批发市场交易机制的管理制度,完善批发市场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并综述了如何用有生物学依据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PCNN)的脉冲发放特性进行图像处理 ,如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的阴影去除、图像的边缘检测等。研究发现 ,PCNN可有效地用于图像处理。虽然解决图像处理中的不同问题时 ,基于PCNN的算法有所不同 ,但有一共同点 ,就是都用到了PCNN的脉冲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