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暴力有其社会学和法律内涵、自身的特点、存在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家庭暴力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法律根源、文化根源和婚姻的内在根源等方面对家庭暴力的成因作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家庭暴力的相应对策通过教育转变社会、个人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建立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探究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和实现家庭暴力的社会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家庭暴力有其社会学和法律内涵、自身的特点、存在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家庭暴力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法律根源、文化根源和婚姻的内在根源等方面对家庭暴力的成因作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家庭暴力的相应对策:通过教育转变社会、个人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建立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探究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和实现家庭暴力的社会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谭平 《理论观察》2006,(6):151-15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暴力不但威胁着受害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家庭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据全国妇联调查,在二亿七千万个中国家庭中,百分之三十存在着家庭暴力。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的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的不断加速,中国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因其范围的广泛性、手段的残忍性、地点的隐蔽性,严重危害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从家庭暴力的现状出发,探索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淑君 《发展》2004,(5):24-25
家庭暴力侵害了妇女的合法权利,破坏了社会文明,威胁着妇女权利的完善和发展,并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家庭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存在于具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一方使用暴力手段侵害对方身体、性和精神的行为,既包括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包括父母子女问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狭义的家庭暴力指夫妻之间以暴力手段侵害对方身体、性和精神并造成一定程度损害的行为,暴力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丈夫,也可以是妻子.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不论是在以往还是现在,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章通过调查得出家庭暴力得出家庭暴力的现象较为普遍,家庭暴力的主要形式是躯干虐待、言语羞辱.文章认为家庭暴力产生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等.  相似文献   

7.
付巧玲 《魅力中国》2009,(15):73-74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学术界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各个视角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以性别社会化为视角,探讨家庭暴力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叶琦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81-84
家庭暴力是我国社会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其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反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涉及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规范散见于多部单行法律中.虽然已经有多个专门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但是单行法和地方性法规对预防家庭暴力发生均缺乏效用.在美国法上,以1976年宾夕法尼亚州免于虐待之保护法案为肇端,至1989年所有州都通过引入民事保护令(civil protection order)制度以保护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妇女.文章通过比较中美反家庭暴力法制相关问题,分析了我国法的不足和缺陷,为建立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父母对儿童的暴力和夫妻暴力这两种家庭暴力类型出发,探讨家庭暴力对儿童身体、情绪、行为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暴力容易对儿童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本文最后对于如何减少这一现象对儿童的伤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日前热播的以反映“家庭暴力”主题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揪动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心绪,从而使社会各界再次就家庭暴力这一沉重话题展开了全面剖析与拷问。现将本人关于这一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呈寄过来,以就教于诸位专家。 家庭暴力破坏家庭,影响社会稳定。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国际公害。据报道,美国平均每7秒钟就发生一起家庭暴力事件,英国这个时间降到了6秒钟。据统计,在我国2.67亿个家庭中,约有8000万个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现象。我国家  相似文献   

11.
李艳 《理论观察》2015,(4):30-31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家庭暴力仍普遍存在,群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存在误区,且在家庭暴力发生后仍以私力救济为主。导致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包括了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原因。针对家庭暴力问题,我国亟需制定一部反家庭暴力法,并完善相关立法,同时要加大基层执法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家庭暴力危害极大,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要真正做好预防家庭暴力,应该通过反家庭暴力的服务项目,形成一个防治家庭暴力的工作网络,整合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资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了解家庭暴力的概况、社会工作的干预理论和策略等,从而推动反家暴服务项目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金鑫  杨施敏 《中国经贸》2010,(12):138-139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关注,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深入研究家庭暴力问题,对保障妇女人权问题,预防犯罪现象,维护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侵权行为,它不仅直接危害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而且也是破坏家庭和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源。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探讨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提出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家庭暴力犯罪司法救济困难的特点,我们从应当从家庭暴力犯罪的组织机构入手,探讨我国存在着哪些可以发挥防治作用的机构,以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防治家庭暴力犯罪的组织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南景嘉 《魅力中国》2011,(8):350-350
近年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使子女致伤、致死的案件屡屡见诸媒体。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未来,必须让孩子远离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并规定了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鉴于此,本文从促进相关立法的完善和机制的健全出发,紧扣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如何保障这一主题,界定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分析了家庭暴力的成因,且着重探讨了遏制家庭暴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金燕 《魅力中国》2014,(23):309-309
在家庭暴力中绝大多数受害人是女性,在女性因家庭暴力导致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从被害人逆转成犯罪人的,她们所侵害的对是特定的--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最后导致其以暴制暴逆转的原因有自身的内因和社会外因,要从根本上遏制家庭暴力,切实保障女性权益,只有通过提高女性自我保护能力、完善立法、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述了家庭暴力问题,阐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家庭暴力问题中的作用.指出其理论上的作用是:为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制止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支撑;有利于发展有关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理论.其实践上的作用是:有利于从根源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充分保障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不良文化思潮的蔓延抑制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和积极影响,尤其是西方错误思潮和社会不良文化的负面效应加大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所以,要加大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民办高校文化环境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