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傅光明已是第三回了。老熟人见面,他便爽朗地笑着说:“做企业实在是有意思,你不知道,等下我跟你讲。”乐在其中的神情倾泄而出,他永远是那么爽朗、乐观、不知疲倦。在当今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市场上,傅光明是一个异端,他虔诚地专注于他的养鸡事业,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我要把养鸡事业一直做下去,要做到市场上每一只鸡都是圣农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教育是什么?企业教育不只是企业培训,那仅是企业教育的一种手段,更何况还存在种种误读。企业教育不只是倡导企业的全员学习、终身学习,那在于个人的觉悟,你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企业教育也不等同于建立学习型组织,那是企业教育过程中一种成功的组织模式,并非企业教育的全部。那么,企业教育究竟是什么呢?首先,企业教育是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企业自我发展过程中一种制度的选择,把教育作为企业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那么,企业要做强做大,要成为百年老店就不再是一时一事、一招一式地去效仿人家,而是有了制度的保证,有了长远的规划,有了牢固的根基。企业教育应该是21世纪中国企业发展的一部“宪法”。改革开放给企业的成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然而,更多的机会往往带来更大的困惑,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每天都处在都在十字路口,看着有人勃勃崛起,有人恹恹倒下,面对企业教育这一战略决策,我们的企业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相似文献   

3.
《经济纵横》2008,(3):13-13
成功的创新往往能创造极大的价值,包括开发出新产品和新的战略,改进流程等。但是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很少甚至从不鼓励员工去大胆作出姿态或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要想在组织内部培养一种健康的冒险气氛,就必须获得组织中各个阶层的管理者的支持,让他们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新产品开发八原则世界上许多企业,包括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在研制开发新产品中都曾遭遇过失败。但最终的成功,大都遵循了相同的原则:1、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确定市场重心,以便提供最大限额的营业机会,即发展的新产品要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2、大胆正视产品成本以及性能...  相似文献   

5.
企业加入因特网的18个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加入因特网具有很多的好处,突出有以下18个作用。 一、可以迅速树立企业形象现在,全世界使用Web的企业日益增多,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应忽略这些用户的存在。为了成为这个人群中的一员并且希望为他们提供服务,你需要在Web上宣传你自己,因为你必须清楚如果你不这样做,你的竞争者也会这样做。 二、可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络与接触 你想认识的是许多聪明的商人。你或许可以象一个商人说的那样,在一次偶然的会面中互换名片而做成一笔生意。但如果你把名片分发给几千个人,那么就会有上百万的潜在用户和合作伙伴知道你是…  相似文献   

6.
一个企业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政治因素有时会起很大作用。 如果你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的企业家,那么你就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有创新思想、有人格魅力的人。  相似文献   

7.
史玉柱 《新经济》2011,(3):96-96
1997年之前我一直是很荒唐的一个人,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感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时候如果叫我“史大胆”,是挺合适的:我自从巨人汉卡做成功之后,一下子做了十几个行业,多元化经营。管理上也很粗糙。  相似文献   

8.
郝旭光  邱莉 《经济师》2000,(1):57-57,6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营销创新,尤其是产品创新,已经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凡成功的企业,一定有其主要的成功因素。而这种主要的成功因素是该企业在其各类因素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创造成功因素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本文拟从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产品创新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产品开发思维创新无限的思维空间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新产品开发中,开发思维多种多样,无论是“前向联系法”,还是“后向联系法”;无论是寻找消费者盲点,还是发掘生产者盲点……都体现了创造者的创新思维,其中,思维导向型成为一…  相似文献   

9.
如今,创新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现代语汇,无论你身置何处,也不管你在何方,只要有互联网接口,你只要在电脑上打上“创新”两个字,然后再轻轻点击一下搜索引擎,很快你便可以得到数以千万计的与创新有关的信息。然而凭心而论,对于究竟什么是创新?或更具体地说,人们如何才能成功地实现创新又如何较好地管理你的创新活动等这样一些问题,却并不见得每一个人或企业都能清楚地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中,你可以通过做以下三件事取得成功实现你当前和未来的目标:想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为了成功不怕失败以及敢于打破常规。想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在1975年微软公司创立之初电脑业已暴强手如林。像IBM、DEC以及苹果公司它们从来没有把微软放在眼里。然而,当orf的旧M‘DEC以及苹果公司都把生产力量集中到硬件上,盖茨的合作伙伴艾伦大胆地预测:计算机业中真正的摇钱树在软件中。电脑微处理器的能力每年就翻一番,在一定意义上说计算机能力是免费的。盖茨和艾伦首先从为旧M编写操作系统做起。他们打电话给ODOS操作系统的编写者…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的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光 《经济管理》2001,(11):32-33
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更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但由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许多技术创新并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功。CSC Index和美国管理协会(AMA)在1998年对376名CEO进行的调查显示:50%的预期标准;而新产品的失败率也高达80%-95%。但是对不同的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失败率是不相同的。一个企业能否确保实现好的思想市场化,并获得创新利润,关键在于能否利用有利因素获得成功。那么,创新成功的企业具有什么特征,怎样才能使创新产品走向成功呢?本文试对上述问题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生无处不交流,生活事事有沟通。沟通是人类信息交流、观点互换、情感互动、利益互惠的人际交往活动。当今世界就是一张巨大的沟通平台,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你都扮演一个沟通者的角色。不论人与人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小到家庭纠纷,大到国际争端,都需要沟通来解决实际问题。你事业的如愿、理想的实现、生意的成功、意图的表达、情感的交流、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生活的美满与幸福,都与有效的沟通密切相关。英国作家萧伯纳就这样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光瑶 《经济论坛》2001,(18):25-27
企业的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提供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5个方面,其中每一方面的创新都是一个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存在着许多事先难以估计的不可控制因素。如一项新产品的开发因销路打不开而矢折,一种资源的开发因资源出乎意料的枯竭而造成大量的浪费等,这就使得企业创新无时不在面临风险。当一个企业家决定创新时,实际上选择了一项冒险活动,因为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企业在创新时,必须对风险有足够的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徐志鹏 《城市建设》2010,(5):345-345
在一个团队里,你永远都是团队的一员,每一个人不能代替整个团队,每个人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任何人都不该在工业设计工作中让自己的个性掩盖团队意识。夸大自己贬低或是蔑视别人,是不可取的;况且工业设计所具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决不允许有设计师(住常设计师)太强的个性发挥。想张扬个性也有个办法…那就是离开企业,做自由设计师,做设计大师--做克拉尼,为自己做设计,像纯粹艺术家去玩个性.玩感受。但这样你就不要再说你是驻厂设计师。所以我们应该强调ccarrr一个性对此无太大意义——在今天一只有凝聚力的团队。才是有战斗力的。所以在为企业设计中不可以把自己的个性太多的加注到为企业设计的产品中来——一还是那句话,我们设计的产品是满足大众的,不是满足设计师一个。我们还是要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市场调研结果为主要设计方向和参考值!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所做的反省。管理也是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对管理经验所做的反省就称为管理哲学。人生的目的不只是吃面包,只图吃面包的人是不需要哲学的。企业家经营企业,也决不是在积聚一笔财富,只图赢利的企业是不必要哲学的,也不会有哲学,因此他们不够资格被称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哲学素养。第一,企业家要培养思考的习惯。哲学是对人生经验所做的全面反省,反省就是思考。一流的企业家更需要有哲学性的思考。如此,眼光才能深远与宽博,事业才能有前途。越是成功的企业家,其哲学素养越浓厚。第二,…  相似文献   

16.
把“百强企业”做大做强经济论坛杂志社社长、主编李现科河北“百强企业”排序活动组织得很及时、很成功,也很有意义,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值得研究和借鉴。一是在我国刚刚加入WTO之际,就向社会隆重推出了企业百强阵容,这是一种姿态、一个亮相、一份宣言,对于凝聚全省人心、张扬企业形象、迎接WTO挑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通过一年一度的排序活动,就在全省营造了一个你追我赶、龙争虎斗、优胜劣汰的良好环境,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搭起了一个“大舞台”,有助于企业自强不息、自我加压、做大做强;三是通过对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李卫华 《新经济》2007,(12):56-59
当有人问威廉·休利特有没有极为崇拜而且认为是模范的公司时,这位惠普公司的共同创始人毫不迟疑地回答说:"3M公司,这点毫无疑问。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推出什么。"在《基业常青》一书中,柯林斯和泊勒斯写道:"如果拿生命做赌注,赌我们研究的哪一家公司在未来50-100年继续成功和适应,我们会把赌注下在3M上。"是的,在一定程度上,3M就代表着创新。有些数据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3M平均每2天开发3个新产品。并且对现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在中国,3M 50%的销售额来自过去4年开发出的新产品,10%的销售额来自过去1年开发出的新产品。今天,3M拥有超过67000多种自主开发的产品,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持接触到3M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许多掌管新事业的经理人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呢?为什么一些看上去机会很好的新事业,又可依托原有企业的品牌、渠道、经营诀窍等多种资源,还有企业初期投入的巨额启动资金,但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呢?在笔者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不成功的新事业没有按创业管理方式运作。不仅是新创企业,即使是大企业新事业领域的成长,也要经过创业管理阶段;尽管大企业可以集中资源高起点投入新事业,  相似文献   

19.
池方燃 《经济师》2008,(2):176-177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企业要成功,首先是企业家要加强修养,要正确估价自己,要把知识作为人生根基,把道德作为事业根基,要在坚忍中体现自身的素质和精神,要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借力”的作用,使事业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营企业据说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半,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心浮意躁、贪大求快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企业开口闭口都说要“做大做强”,他们认定只有“做大做强”才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捷径,结果这些企业一夜之间是做大了,看起来也“强”了,可过不了多久,都纷纷断戟沉沙、灰飞烟灭,这是市场的误导还是中国人固有的一种情结?在这浮躁的追求中,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又迷失在何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