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唯一可以实现继续使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大规模减排的低碳技术,也是工业领域深度减排的关键技术。但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既有机遇也有风险。本文从技术特点、国外情况、国内现状、面临的问题四个方面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发展这一技术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直拉硅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是生产硅片的主要设备,其核心部件均为高纯石墨材料,随着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传统石墨材料很难满足直拉硅单晶炉和多晶铸锭炉生产设备的大型化需要,而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石墨热场材料相比,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碳碳复合材料保温件、结构件和发热体将是直拉硅单晶炉和多晶铸锭炉等光伏设备热场材料的发展方向;针对碳碳复合材料结构件和保温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SiC涂层技术,来提高碳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并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宋鸿 《竞争情报》2010,(1):46-53
本文介绍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行业的发展概况,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在于不断改进性能、组成多联产的能源系统等,而碳捕集封存技术将成IGCC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看,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总的影响不确定。本文利用88个国家1992~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造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进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均与碳生产率正相关,且高收入组比中等收入组更容易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提升碳生产率。这对于我国的启示在于要充分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对于提升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将资源、碳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出去,并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还要优化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通过提升碳生产率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5.
中国计划在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根据2050年后世界局域能源网络的发展场景和布局骨干情况,在关于高比例的清洁能源,研究了江苏某园区局域能源的碳中和的实现途径当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清洁能源的比例,给出了一系列的实现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对江苏某园区基于局域能源的碳中和实现途径探索与发展情况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经验分析,且缺乏对相应空间效应的检验。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活动,促使更多资源被配置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并增强地区碳移除能力,进而推动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讲,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活动中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化,进而从碳减排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通过绿色农业和林业开发提升陆域碳汇能力,进而从碳移除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及外资结构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变,进而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赋能碳中和。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和碳移除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动态SDM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样本地区的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碳赤字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地碳减排和碳移除进而降低本地的碳赤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和碳赤字水平;总体上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此外,节能环保支出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促进碳移除能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则可以同时促进碳减排和碳移除。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在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二是将碳赤字、碳减排和碳移除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不仅会助力本地碳中和的实现,还会对相邻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应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效应,强化其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并加强绿色监管,着力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绿色资源错配等问题,尤其应重视和避免“漂绿”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能源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前提约束,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非传统性风险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国内碳中和的推进也给能源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丰富了能源安全的内涵。本文认为,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安全观以供应安全为核心、配置安全为前提、价格安全为重点、战略安全为关键、生态安全为目标,是对国际形势和能源国情的重新审视和全面解读。立足国际国内新形势,本文提出以下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建议:(1)构建新型能源系统,加强能源跨区域配置能力;(2)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能源系统智能化水平;(3)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4)调整国际合作布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5)建立健全相关监测机制,防范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辽宁省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方案,并将能源消耗和碳减排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本文选取辽宁省鞍山市等6个存在资源枯竭问题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选用石油、煤炭的能源结构作为投入指标,人均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期望产出指标,同时将“三废”等重要污染物产生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用DEA模型对辽宁省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用能侧是解决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问题的根源所在。相比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用能权交易制度在现有研究中较少受到关注。基于2013—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减污降碳的作用,并从节能效益、技术进步和金融支持三个角度展开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减污降碳影响的机制讨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实现减污降碳的双重环境福利。(2)用能权交易制度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减少能源使用实现节能效益,通过提升创新产出、丰富创新资源激励技术进步,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加强能源投资引导金融支持,进而提升减污降碳水平。(3)用能权交易制度具有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能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4)命令型环境规制较强的地区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减污降碳效果较差,会产生政策间的掣肘效应;能源富集区相较其他区域政策效果较差,存在更大的碳锁定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行业需要实现脱煤发展,但我国能源和电力结构决定了无法完全摒弃新增煤电.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公认实现深度电力脱碳的关键技术,具有正外部性、高壁垒、高成本投入等经济特征,且面临产业发展窗口期.政策性金融通过扶持和增信机制能够较好地弥补"煤电+CCUS"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问题,但其有效性面临财政政策及与政策性金融协调问题的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新发展阶段,“双碳”目标的提出使生产低碳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口贸易带来的碳转移排放加大了碳减排压力,只有不断提高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才能实现出口增长与碳减排的双赢。然而,现有文献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研究不足,尤其缺乏对其演变态势和增长来源的深入探究。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2—2017年中国26个部门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用单位隐含碳排放的产出来表征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进而考察其演变趋势和部门收敛性,并采用LMDI-Attribution模型对其增长来源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1)2002—2005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出现小幅下降,其后则呈持续增长态势;尽管各部门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不同部门的演变趋势也不一致;第一、三产业的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相对较高(均大于0.10万元/t),而第二产业的大部分部门相对较低,尤其是制造业中的高碳密集型产业最低。(2)2002—2017年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标准差、对数离差系数以及变异系数均呈增长趋势,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表明低生产率部门的增速高于高生产率部门,但还未带来部门间绝对差距的缩小。(3)在样本期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生产效率提高和内需扩大带来的生产外向度降低;各部门和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能源生产效率的提高,其贡献率远大于其他因素,但不同部门和产业的增长来源及各因素的贡献大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采用单要素碳生产率法对26个部门和三次产业及制造业中不同碳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其部门收敛性,丰富和细化了关于隐含碳生产率的经验分析;同时,对各部门和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增长来源进行LMDI分解和Attribution归因,为提高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持续上升,但整体水平不高且部门差距较大;技术进步是提高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的根本,满足国内需求的生产进步也会有效促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生产率提高。因此,应通过低碳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扩大内需有效促进碳生产率提高,尤其要通过技术扩散促使碳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加快追赶速度。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事关环境治理,更是决定国家在全球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时能否抢占先机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碳排放治理需要建立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由此衍生出碳金融和碳金融市场,再一次体现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要获得持续发展的优势,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绿色金融体系,而发展碳金融是重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10年期间的碳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碳生产率在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构造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区域碳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全国碳生产率水平逐年增加,东、中、西三大区域碳生产率水平呈由东到西递减格局。碳生产率收敛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和东部存在绝对β收敛,中部和西部不存在绝对β收敛,全国和三大区域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中部和西部,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对收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挑战,本文研究了新能源发电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新能源发电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电力工程相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提...  相似文献   

15.
“双碳”目标的提出及推进对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通过梳理低碳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典型国家及地区在实现碳达峰时的阶段特征、“双碳”目标实现路径、量化分析影响典型国家和中国“双碳”目标实现进程的因素,剖析了中国“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在经济、产业、能源、城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障“双碳”目标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关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双碳”目标分解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探求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平稳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扶持碳金融市场是转变经济方式、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碳市场、碳金融及碳金融市场三者紧密相关,碳金融市场是碳市场与碳金融的结合体。国外碳金融市场已具相当规模,中国的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但已初见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融入全球碳金融市场,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避免国内碳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使中国碳金融市场能够统一、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传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创新地引入能源出口国提取成本函数和能源技术型劳动力供给参数,探讨碳关税对中国高、低能耗商品生产及能源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能源技术型劳动力变化参数在区间(0,1)之间时,能源技术型劳动力供给达到最优状态,对于抵制碳关税对中国能耗商品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最大。碳关税的实施将会降低我国GDP的能源强度,造成我国生产能力受到抑制,致使能源消费成本提高,能源需求量大幅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在积极应对碳关税过程中,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资源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社会节约意识宣传,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型法制政策,合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体制和机制,高效度循环利用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利用和安全生产的需求也逐渐提高.电力系统供配电网络成为社会生产与生活重要组成,具有重要作用价值,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逐渐成为社会与技术发展趋势.在本文中,要注重分析变电站智能系统控制现状,寻找电网现状问题,优化电力系统,维护供配电网络运行稳定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变电站电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发展低碳金融是支持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欧盟在探索全球碳金融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中国碳金融发展极其落后。文章在分析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借鉴欧盟碳金融的经验来发展中国碳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颖  胡新平 《全国商情》2013,(12):32-34
作为金融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机制,碳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全球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本文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