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西部产业集群的概况和基本类型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西部产业集群形成的备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集聚条件是产业集群的外部形成条件;由竞争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的集群优势,使企业产生了集聚欲望,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动力;在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同时具备的前提下,政府利用自身的角色优势,通过“自下而上”地培育或者“自上而下”地规划最终使产业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应对当前“UACC”的管理环境,平台型企业已呈现激烈竞争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平台企业开始寻求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本文以企业综合优势的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综合优势形成的前因和机制为科学问题,通过结构方程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市场细分机制、平台定价策略、社会网络、数字技术以及平台生态互补性等会对数字平台型企业综合优势形成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同时网络效应在数字平台型企业综合优势形成中起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去年8月,武汉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所谓差异化发展,就是紧密结合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特色、现实基础和发展前景,立足城市自身特色,通过错位发展、强势发展、优先发展,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乃至先发展优势,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广其 《乡镇经济》2003,(11):9-10,13
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要求形成竞争优势。我国农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障碍是生产者竞争力不强。农业竞争力微观基础的脆弱表明,要形成农业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者的竞争力,建立起农业竞争优势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消除农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发展目前形成了两大优势,一是制造业集群优势,二是以港口为代表的物流优势。这两大优势奠定了宁波在长三角和全国的重要经济地位,也在诸多方面确立了宁波在国家具有影响的战略地位。但随着竞争发展的不断变化,这两大优势发挥的作用力有趋弱的可能。为了在发展新阶段谋取新优势,宁波应该顺应电子交易、金融和现代物流等发展新趋势,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设法将现有的制造业集群优势和物流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并形成一批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宁波价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比较优势衰减理论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形成强力支撑,结合对经济转型理论梳理,切实考察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筛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包括高端新兴产业、虚拟经济、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模式、城市经济广泛的协作与合作空间,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独特的区住特点,以及内涵丰富的多元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发展》2001,(4)
厦门大学黄晓慧撰文指出: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如何挖掘、利用、培育自身优势,包括地理、资源、人文等优势,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各具特色的西部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突出特色才能产生“洼地效应”,聚集资金、技术、人才,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开发特色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形成一批特色产业群,以特色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小城镇特色不明显极易造成重复建设,导致产业雷同,投资沉淀,因而西部在经营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城镇的同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市场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建设小城镇…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珠三角、苏南、温州三个区域品牌演进过程的比较分析,发现在要素整合的方式、产业集聚方式、企业组织方式与生成模式、市场竞争优势的建立以及品牌形成方式上,三个区域品牌各具其特色。同时,这三个区域品牌的建设都经历了区域要素整合、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市场优势形成和区域品牌形成前后相继的5含阶段,建立了区域品牌构建的五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9.
“浙商”是浙江籍人士在浙江省内外从事创业活动而形成的商人群和企业群。有学者指出,“浙商”在体制改革和市场形成的先发优势、专业市场和传统产业的集聚优势、个人独立和关系展开的主体优势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区域之间制度竞争的加剧,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负面效应的集中释放,资源环境约束效应的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源泉。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机制已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以波特为代表的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来源作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钻石模型”、“双重钻石模型”、“九要素模型”等分析模型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创新对于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Jianmin Tang通过量化竞争力与创新指标考察了科技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并论证了竞争优势是与创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建设开放合作、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推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大战略决策。笔者从对台工作的实际出发,认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开放合作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条件能否转化成经济优势,关键是看能否迅速地形成开放合作优势和规模开发优势。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有些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和竞争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西部地区有色金属矿业开发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矿产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矿业开发和加工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正确认识我国有色金属矿业开发面临的困难,对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接续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孟宪红 《中国经贸》2013,(24):108-108
秦皇岛有着发展对俄旅游的、独特的环境优势。本文拟从这种优势出发,具体探讨秦皇岛对俄旅游发展的前景,如何在把握好秦皇岛的地缘、自然、文化和城建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基础上,将环境与文化的紧密结合,形成具有文化内涵、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农业如何加快发展再次成为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本文认为现阶段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切入点是加快营造农业优势产业带。所谓优势产业带,是指依据当地农业资源、产品品种和基础优势,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形成国内外竞争优势为目标,以持续增收增效为目的,形成某种特色和相当生产经营规模,一业为主各业有机协调发展的农业地域。作为农业优势产业带,至少有以下特点:一是有着明显的生产特色和突出(或潜在的正逐步显现)的市场竞争优势;二是…  相似文献   

15.
特色经济是以各种要素集合而成的总体优势为基础,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并能为区域带来丰厚利益的经济范式。特色经济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具体表现为高风险成本、产品创新锁定、销售市场锁定、竞争手段锁定和机会主义风险,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回避这些劣势。  相似文献   

16.
陈超 《宁波经济》2006,(11):16-18,30
宁波涂料行业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为了加快宁波经济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调整,尽快使涂料行业形成规模与产业优势,本文分析了宁波涂料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优势,指出了宁波涂料行业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区域布局以及政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石勇 《河南经济》2003,(11):66-67
全球铝工业面临激烈竞争,各个企业、各种力量都在依靠自身的核心优势,跑马圈地,疯狂扩张。国际铝业巨头占据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海外扩张和兼并重组,继续实施垄断性发展,并抢滩中国市场。国内地方电解铝企业,凭借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凭借铝电联营形成的成本优势,继续进行产能扩张,实施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冷静分析,立足现有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畜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主导产业,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领域和主导产业集聚,旨在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1997,(3):20-26
珠海高新区创办以来,本着“长远打算,超前规划,大步发展”的精神,先集中力量搞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旅,强化区位优势,优化投资环境。随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供水、供电、通讯和社区生活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一个中心区9.8平方公里,配套区近百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高新区大舞台已经搭成。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地把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旅优势转化成高新技术的产业优势。我们借鉴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西方高新科技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同时吸取国内创办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结台我们的实际,提出了“广集天下精英,共建东方硅谷”的总体思路,以及实践这个思路的“科技磁场战略”。  相似文献   

20.
杨霞 《魅力中国》2011,(12):91-92
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在煤炭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