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种意义上,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而且随着金融危机爆发次数的增多,延续时间的增长和一国反复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的增大,对金融危机治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从金融危机的定义出发,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产生进行剖析,提出一些治理和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详细分析了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明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总结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经济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夏凡  杨群 《新金融》2007,(4):20-23
亚洲金融危机前韩国的银行和中国的银行在所有权结构上并不相同,但在公司治理上却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重点研究了金融危机前韩国和目前中国的银行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总结它们在治理结构存在的共同点,探讨了这些共同点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分 综述 1.OECD公司治理领导小组开展了公司治理与金融危机行动计划,本报告是该行动计划第三个阶段性成果。第一个成果是《公司治理从金融危机中获得的教训》研究报告,第二个成果是《公司治理与金融危机:重要发现和主要信息》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全面开放,我国的证券公司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并不严重.但是,全面开放是大势所趋,而日前我国的证券公司还远未做好迎接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准备.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加快完善我国的证券公司治理,无疑是迫切而意义重大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包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结构会有一个短期逆转的现象。而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并不十分充分,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广度会小于那些金融体系结构均衡发展的国家。因此,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体系破坏而承担的成本更高,经济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应仅仅关注金融体系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建立更为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而且注重提升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质量和法治完善程度,将有助于金融危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暴露出外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对此欧美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本文从金融危机的视角,分析了外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优化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改革商业银行人事管理体制、改良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提升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国外银行倒闭动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峰 《新金融》2004,(2):37-3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先是在1992年爆发了英镑危机,然后是1994年12月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是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繁的金融危机中自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全球范围内发生过多起银行倒闭的案例。 一、银行倒闭的动因分析 1、超额贷款及银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银行倒闭的重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胡晓 《上海金融》2008,(1):68-71
本文在简要回顾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政府和银行业为加强银行公司治理而采取的措施基础上,分析了泰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现状与不足,并应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泰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成为研究的热点。全球治理的研究以前多集中在国际政治的范畴,从金融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献不多。从金融角度讨论全球治理的文献多集中在2008年后,许多概念和理论并没有统一起来,相关题目也较分散。本文试图对全球金融治理及其改革的文献做一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日趋严峻.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我国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量和规模呈现了“爆炸式”增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了梳理和评述,以期对未来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对保险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次贷危机提醒业界要重视公司治理风险,而监管行为的不当也是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保险行业的有效监管特别是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是防范保险业风险的重要举措;创新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源,正确看待并实现保险业的创新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还有其它的因素也影响着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危机时代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围绕着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希望能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四次大的通货膨胀,通过对其原因的探析和成功治理对策的研究,要求我们应积极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以市场调控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G20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全球金融治理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后金融危机时代来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G20也在转型,由原来的短期危机应对机制转变为长期全球治理机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G20这一全球治理平台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在G20的战略选择也很大程度影响着G20的转型。本文重点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在G20中的角色、地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四次大的通货膨胀,通过对其原因的探析和成功治理对策的研究,要求我们应积极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以市场调控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中公司治理的经验与教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中欧美金融业暴露的严重公司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文章提出对股权结构越分散越好、股权激励力度越大越好、股东利益至上及大而不倒等信条的反思,并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有如下启示:一是在监管中必须重视系统效应的监管责任、逐步建立综合监管模式、探索开展逆经济周期监管;二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处理好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三是合理设计薪酬激励机制;四是在风险管理中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理念、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理性开展金融创新;五是在董事会建设方面要提高董事会素质、强化风险管理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本文通过对苏格兰皇家银行与英国同业的主要监管指标比较,分析其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原因,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和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雪筠 《会计师》2010,(7):35-36
<正>当前,世界经济还在金融危机中煎熬,中国经济正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税收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得更为丰富。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政治经济应对措施,试图挽救濒临崩溃的本国经济并起到了一定功效。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概述了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从而寻找对富民强国有益的税收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是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银行业的命运和绩效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的质量。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界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造董事会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尚在建设之中,目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存在严重的虚化问题,基本没有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关键是要结合我国实际,为商业银行打造一个健康的、负责任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20.
韩国在20世纪后期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使韩国深刻认识到一个健康高效的银行体系在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韩国银行业在公司治理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