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普及和发展,满文档案、古籍正在经历一个数字化的过程。作为图像识别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的基础环节,满文字库的设计和应用至关重要。但限于满文档案、古籍、匾额、碑刻中相同字形存量较少的客观条件限制,往往无法通过找到足够字形的方式进行满文字库的设计,必须通过联想拼凑的手段造出其他未找到的字形。笔者经长时间潜心专研,发现只需找到34个满文字形构件就可以将全部满文字形拼凑出来。这一方法的发掘对满文字库的建立,以及满文档案、古籍数字化进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石作用和开创性意义,值得业界同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书写内容与书法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首先,内容影响主体创作心理,使作品具有个性品质;其次,书法作品能够能动地反映文字语境和主体的精神气质,两者的相互生发使文境在书风催化下进一步凸显艺术的旨趣;最后,契合主体心理与精神的书写内容对书法家构建个性书法风格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评《中国自然资源丛书·山东卷》陈龙飞/山东师范大学在国家计委统一部署、山东省计委的大力支持下,王有邦主编的《中国自然资源丛书·山东卷》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本书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全书分三篇、十六章、十类自然资源,分别对山东自然资源优劣势...  相似文献   

4.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夫差于姑胥台梦见“两鋘殖吾宫墙”,召臣下为之占梦。伯嚭谓系“农夫就成、田夫耕也”之征,公孙圣谓系“越军入吴国”之兆。《越绝书·吴王占梦》记同一事件“鋘”作“铧”。“鋘”或“鋘”。《一切经音义》卷十六:“鋘,此古文奇字铧。”按,《说文》《字林》《三仓》无“银”字,“银”应为吴越地区金属犁铧之古称。或谓越人即因犁铧而得名。这一名称在江南之使用延至汉魏六朝。《后汉书》卷81载,会稽郡仓曹椽戴就被考掠,“又烧鋘斧,使就挟于肘腋”。《梁书》卷18载,梁时康绚督修堰淮水  相似文献   

5.
根据汉文传世文献记载,古代于阗的衣物用料种类多样,如丝、毛等均在和田出土的汉文、于阗文及其他胡语文书有所印证。不过,玄奘所记于阗棉织物"白氎",在出土文书中却一直未见其踪。本文指出,"白氎"可能对应的就是于阗语文书中的pe'mīnai thau。根据其词源为*pa2ma-"羊毛",学者最初将这一于阗语词汇释作"毛布",即一种毛织物。近年来又有学者将其释作"",即一种丝织物。本文指出,尽管该词源自于"羊毛",但可能并不能按通常情况理解为毛织物,"毛"可能是用以表示棉织物毛茸茸的特征,正如"氎"构字虽然亦有"毛",但可以确定是指棉织物。现有材料表明,于阗在7世纪中叶前后似乎尚未开始种植棉花,当时的于阗很可能和汉地相类似,称棉布为"毛布",故而采用词源为"羊毛"的词造出了和汉文"毛布"同样的词pe'mīnai-thau。  相似文献   

6.
李禾 《西部人》2004,(3):40
济公和尚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无独有偶,甘肃省的永登县也出过这样一位高僧。40年前我在庄浪县工作时,有关部门没收了一部名为《风颠当禅师行实录》的手抄本,我曾借来一阅。这手抄本一向流传于乡间,原有四卷,只剩下了三卷。老百姓并不知其内容,只是当做佛经供奉于案上,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钦定清汉对音字式》和《初学满文指蒙歌》两本古籍为依据,对清代满文避讳制度予以梳理,希望对读者解读满文古籍、档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的动感。盏托中心内凹,刚好稳稳地承接茶盏,看  相似文献   

9.
正每经过滇中,彝族罗婺部故地弹响的马布和口弦扑面而来,掌鸠河滋养的故园文化因子和民族情结透过诗情感召我前行。情系镌字岩每滇中七月,禄劝秧田青青,苞谷抽穗扬花,瓜花在竹篱笆上张扬,掌鸠河畔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从断烟坡往谷底走去,小鸟啁啾,阵阵清凉。山岩高耸,石层刀削斧劈,行走其间,想象山岩上悬棺,该是怎样的情形?想入非非之际,我们不知不觉到达镌字岩前。掌鸠河畔的镌字岩石刻由两方汉文碑刻和一方彝文碑刻组成。汉文碑刻为  相似文献   

10.
《黑河学刊》1990年第2期发表了张嘉宾同志的《赫哲族的文学艺术》一文,拜读之后,笔者认为张文的有些观点有待商榷,有些说法存在笔误,故撰文陈述己见,以求教于张嘉宾同志及其他民族文学专家和学者。一、关于赫哲族文学关于赫哲族文学,张文说:“由于没有文字,赫哲族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口头文学。”笔者认为,确切地说,赫哲族文学包括两个方面:赫哲族民间文学和赫哲族创作文学。在解放前,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人中只有少数上层人物认识满文和汉文,极大多数都是文盲,所以解放前的赫哲族文学,可以说是以民间文学为主。解放后,赫哲人在政治上翻了身,在文化上也翻了身。在党的培养下,赫哲族破天荒地有了  相似文献   

11.
《西部论丛》2009,(4):4-4
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这幅行书,是张力学先生最近书写的作品,内容是:“书苑当春媚,光华渺晋唐,文心生字里,香翰夕绵长”。作品熔行、草于一炉,飘逸雄健,变化多姿,于清新俊逸中富凝炼,于秀美洒脱中显跌宕。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出版最近,由周浩然编审主编的《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现代经济文化丛书)的第四卷,书中汇集了有关专家、学者关于现代经济文化研究的论著。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代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3.
时代记录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隆重推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向进入新世纪后党的第一次盛会献上一份厚礼。《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记述的是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它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01,(6):92-93
纳西族象形文字约有1600多个,不同内容的东巴经书约1000多卷.东巴文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在纳西语里叫“思究鲁究“,意为木石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小书大世界     
方童 《走向世界》2014,(25):30-35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建立在只有几厘米大小书中的“小小黄金屋”更加令人赞叹,让人爱不释手。一直以为,这种迷你袖珍书只是微观艺术家们的最爱,没想到当手捧实物时,还是会忍不住大加赞赏一番。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迷你袖珍书“身材”瘦小,书中却真的有不少内容,而且颇为精美。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袖珍书,以印刷成品居多,手抄的却极为少见。从裁剪纸张到抄写,从装订到包装都亲力亲为的人更少之又少了,而青岛人王虎就是不多见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潘全会 《魅力中国》2014,(3):163-163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一手漂亮的好字是一个人较高文化素养的良好体现,然而,今天,作为二十一世纪未来建设者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研究生,由于学习压力大,作业特别多,没有时间练字,书写水平普遍下降。“看作业高中内容,看书写小学也不毕业”,书写水平着实令人痛心。基于以上情况,自2004年开始,每接一届学生,我都以“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为目标,自编字帖,开展了多年的写字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宁化革命纪念馆展厅,有一块邓子恢手书的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匾。【牌匾】这件珍贵的词匾是用两块木质坚固的上等楠木精制而成。词匾宽85厘米,高92厘米,厚2.5厘米。深红的底板上刻写着金黄的字,上面正中是邓子恢用端庄遒劲的楷书书写的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  相似文献   

18.
【高350厘米,宽10厘米】唐成亨三年(672年)刻,现原碑由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 此碑文内容为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表彰玄奘(600~664年)三藏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而亲撰的序文,以及太子李治的《述圣记》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内容。长安城修德坊内弘福寺(今西安火车西站一带)和尚怀仁集东晋王羲之(321~379年)书,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刻于唐高宗李治成亨三年(672年),行书,共30行,  相似文献   

19.
在浦东新区高桥镇高桥中学的御碑亭旁,有一方勒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高桥乡、会试卷资路费碑》,碑为青石质地,高100厘米,宽48厘米;碑座为花岗石质地,高25厘米,宽78厘米,厚32厘米。碑文不长,抄录如下:署理江南苏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江苏按察使裕,据详给示事。据宝山县详称:奉饬劝捐乡、会试卷资路费。遂即传请合邑绅士会议。兹据卑境高桥镇绅士沈希辙等具禀:“乡、会试公费,曾集同人稍裒公项行之。一镇已历两科,第以寥寥。资助未敢禀呈。遵奉再加裒集,得七折钱八百两,分存税典,岁计息银。但八都远隔…  相似文献   

20.
张静的《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一书是作者从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权力机构及其性质,并用此来解释乡村冲突的结构和制度性来源。书中涉及问题众多,有地方权威的来源及其角色、乡规民约的作用、基层财税制度及其政治后果、乡村干部的产生制度及其地位等。我的读书报告是按照下面的逻辑写的,整个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总述每一章的中心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具体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写一些自己的想法。第二部分是针对整本书的内容而言,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