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青 《大经贸》2004,(6):79-79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各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产品和服务出口而建立的官方信用支持,最初出现于19世纪的英国。1919年,英国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口信用担保局。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专门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5%左右是在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下实现的,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更高达20%至30%左右。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全年出口额的1%左右,投保企业不足出口企业的8%,有的外贸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这种业务。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经营管理体制不顺;国别限额没有透明化;保险费过高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英文简称ECA(EXPORT CREDIT AGENCY),是指由国家出资成立相应的公共机构或指定的私人机构来实现国家对出口的支持,是一国政府干预贸易常用的手段,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以及出口信贷担保是其主要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出口信用保险是促进出口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工具,为云南外经贸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仍存在美中不足,信保机构、商务部门、相关银行、企业应紧密配合,促进云南出口信用保险的健康发展,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商》2015,(24)
政策性金融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其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水平,而由于中国官方出口信用是政策性金融中的关键,因而在此背景下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本文从发展官方出口信用的战略意义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主要策略,旨在其能推动我国经济层面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且由此带动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支持本国产品出口,保障企业收汇权益,由国家提供基金,通过其认可的保险机构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政策性保险业务。自英国1919年设立世界第一个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以来,许多国家均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它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支持出口、防止收汇风险的政策措施。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口信用保险(ExportCreditInsurance)以出口企业在执行出口合同中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为保险标的,通过承保出口业务中一般商业…  相似文献   

6.
刘慧 《中国市场》2010,(35):137-138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欠缺完善的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国家管理机制,制定和颁布出口信用保险方面的专门法规,从制度模式和立法思路上正确选择,才能大力推动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对外贸易、推动对外投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因其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其政策性职能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4年12月30日,我国首次发布有关中国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政  相似文献   

8.
中国开展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出口形势的迅猛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已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 ,支持中国的出口事业 ,尤其是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等的出口 ,开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 ,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贸易促进措施,在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世纪末,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起源于欧洲。1919年由官方支持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成立,专为本国企业的商品、服务出口和海外投资服务。1926年,德国政府重组赫  相似文献   

10.
李晶 《商场现代化》2006,(3):286-287
我国的外贸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出口信用保险却不能适应出口额的增长。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基本上能为我国的出口企业服务,但在业务的运作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2001年底,我国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能充分满足出口企业的需要。承保机构在开发险种、降低保费率、改善投保方式、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应进一步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出口企业重要的避险工具,在出口企业转嫁出口风险、提高风控水平、补偿企业损失、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采用2003-2016年浙江省出口贸易数据及保险数据(均不含宁波),通过统计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试图进一步明确出口信用保险影响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出口信用保险计划下,国际信用评级的存在、投保概率的增加、对出口企业损失的赔偿均可增加浙江省企业的货款回收概率,从而优化出口资源配置、提高出口水平。实证检验证明了以上结论,并发现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浙江省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减小,其作用依然显著。  相似文献   

12.
出口信用保险:国际趋势、形势判断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出口信用保险是WTO规则允许成员国政府使用的为数不多的鼓励出口的工具之一,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渐全面开放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私有化及商业化进程加快,商业性信用保险逐步成为整个出口信用保险体系中的主体,与此同时,出现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化扩张趋势,实现了广泛的出口信用保险的产品与机制创新。因此,应当客观分析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出口信用保险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锦红  邓娟 《商业研究》2003,(10):176-178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政府为企业扩大出口提供风险保障的政策性手段 ,并且为WTO体制所允许。我国加入WTO后 ,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发展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 ,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impacte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art due to decreases in trade finance and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member states used their public Export Credit Agencies (ECAs) to supplement the lack of private short-term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s a means to increase trade. All OECD states, except Greece and Estonia, either increased the capacity of their ECAs to provide short-term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or they developed new products for this purpose. More generally, states that changed their short-term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programs had major trading partners with defaults.  相似文献   

15.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wealth increase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past, more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able to reach their current prevailing economic conditions mainly by exporting to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especially through capital goods and by financing local projects. More recently, the pendulum has swu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especially toward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East Asia, Brazil and Argentina in Latin America, and Hungary and Turkey in Europe. All of these countries have their particular 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pros and cons, but they have in common an export-driven approach. As exportation requires financing, the capabilities of banking systems and institutionalized export credit agenc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since they enhance these countries’ ability to take part in world trade. In this study, individual country facts and financial systems are analyzed in economic terms, and the support of the export credit agencies will also b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6.
刘海洋  孔祥贞 《商业研究》2011,(10):128-132
采用2005-2008年东三省持续存在的8 932家企业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生产率和货款回收因素在出口中的作用,发现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货款回收率都高于非出口企业,这说明该地区并不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高生产率和规避国内账款回收困难是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内生性分析发现这一结果是稳健的;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也会促进出口,而利润和企业成立年限对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提升企业效率、改善企业运行机制、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而周期波动分析是考察和检测服务贸易出口运行态势的重要方法,但相关研究文献几乎还是空白.基于增长率直接法和增长率趋势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波动的识别和分析表明,198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经历了11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和2次中长周期波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加强服务贸易出口周期波动和服务贸易出口预警方面的理论研究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应对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其信用风险向世界金融市场扩散,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对美国出口的依存度较高,加之美国资金信贷风险的转嫁,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已相当明显。出口信用保险是支持一国对外出口,帮助企业规避出口收汇风险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应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保障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企业恰当利用出口经验的学习效应可减少出口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所需支付的沉没成本,从而推动自身的出口广化。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考察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广化的促进机制,发现企业自身和其他企业以往的出口经验对企业当期出口广化存在倒 U型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结构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中国1980-2010年GDP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测算了外贸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度三个指标。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每增长1%,中国GDP将增长约0.714%;同时,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也是正相关的关系,弹性为0.0286,进口每增长1%,中国GDP将增长约0.0286%。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