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事实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 出口市场对的贸易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考察中国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受企业以往出口经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企业倾向于选择与老出口市场地理邻近或文化相似的出口市场建立新贸易关系,尤其是与前者。其中,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更加依赖于新老出口市场间的各种相似性关系。这提醒我们,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出口经验,尤其是成功的出口经验在相似出口市场间的溢出效应以加强新市场开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结构合理的贸易网络以稳定出口。  相似文献   
2.
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CES总成本函数的角度,纳入技术水平、要素质量和要素价格等差异化因素,推导了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证检验模型。中国省际间面板数据(1998-2008)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存在相对要素价格多锥形均衡,劳动力要素相对价格显著不等,进而从要素供给弹性、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出调整机制等角度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进口中间品的使用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进口企业对比,进口企业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上都强于非进口企业,一直进口的企业在各项指标上最高,东部地区企业和高人均资本行业的企业表现最佳;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从非进口状态转为进口状态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7.49个百分点,这种促进作用对低人均资本行业企业和西部企业尤为明显。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须重新调整"出口主导,进口从属"外贸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进口贸易战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鼓励中、西部企业和低人均资本行业企业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边干边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更快提高。  相似文献   
4.
外交访问对企业进口并非简单的促进作用,而是存在非常复杂的作用机制。本文运用2000—2006年的海关数据,考察了外交访问对企业进口的影响。在实证中,设定了一个双重差分模型,并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构建了一个未经处理的过去,以排除外交访问在企业层面的自选择效应。结果表明:当在企业—进口国层面考察问题时,外交访问对国有企业的进口产生了短暂的促进作用,对非国有企业的进口产生了显著且持续的挤出效应,同时外交访问引致非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高于国有企业;机制分析显示贸易条件的变化可能是引致进口挤出的原因;当把视角转换到企业层面对企业福利进行考察时,受到外交访问冲击的非国有企业为抵消贸易条件的不利影响可以灵活地调整进口方向,从而提高了企业利润;国有企业由于将有限资金投入到访问国的进口从而为非国有企业空出了其他进口市场,其利润并未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区域主义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为分析CAFTA对成员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理论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和贸易结构研究结合起来,利用GTAP模型集中研究了CAFTA成立前后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在贸易流量和结构上的变化,并提出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1996~2005年HS-6位数产品层面的中国出口贸易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沿着集约边际实现的,其中总出口的扩展边际份额在减少,而制造业出口的扩展边际份额在增加.同时,通过中间产品贸易在制造业中的份额可知制造业参与国际分散化生产的程度日趋加深,这正是导致制造业出口扩展边际增加的主要原因.运用引力模型考察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在总产品和制造业贸易中,贸易国的GDP与出口扩展边际显著正相关,两国之间的距离与扩展边际负相关,而不同的出口目的国对扩展边际的影响不尽相同.积极参与国际分散化生产有利于中国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增长,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环境、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勇兵 《商业研究》2005,(4):156-159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新的变量。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对新现象已经渐渐缺乏了解释力,应把环境要素纳入到比较优势中重构比较优势理论。同时,一国也应当重新审视纳入环境要素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存问题是企业面临的头等重要大事。本文采用1999-2007年期间新成立的非国有企业样本数据刻画了中国企业的生存时间。数据显示非外资参与企业相对于外资参与企业具有较低的生存率。通过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外资参与确实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企业的失败风险。相比利用外资带来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而言,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消除基于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才是真正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切实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层面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出口企业数量)与集约边际(单位企业的平均出口额),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动态和二元边际结构,并考察不同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2000—2005年间尽管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集约边际,中国出口的增长仍大部分是由持续出口企业的贸易额扩大实现的;各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程度不尽相同,经济规模、距离和贸易成本的变动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