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夏季,接连登陆的台风灾害给我国不少地区的农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是在灾后重建中,本应该发挥“遮风挡雨”作用的农业保险却难见踪迹。我国是农业大国,按理说农业保险是很有市场的,但我国农业险经营却处在“农民保不起”或“保险公司赔不起”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农业的发展应将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共同考虑,这一观点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我国的农业就是在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绿色的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国内理论界对生态绿色农业予以肯定,但由于中国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学者们对于生态绿色农业的研究尚处于基础理论界说层面,多侧重于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绿色生态系统基础和应用阶段的探讨,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对于如何利用新兴的生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学术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众所周知,在中国进一步履行入世承诺和开放市场时,农业将是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而作为农业的衍生产业,中国生态绿色农业在理论基础缺乏、市场体制不健全的现状下,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众多不可意料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央视调查咨询公司也提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十大趋势之一就是“全面体验消费模式”。在产品和服务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体验将成为关键的价值决定因素,甚至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动机!体验行销将成为21世纪营销战中最有力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4.
因为休闲农业的出现,对于许多城里人而言,周末可以不再只是打牌、看电视,也无需郑重其事地打点行囊,去往远方旅行;随心而惬意,去乡村休闲吧!这种轻松的度假方式,让田园梦想照进“城市森林”。 为了市民休闲的农业,已不再局囿于为城里人提供粮、菜、肉、蛋。更为多元的经营方式,更具创意的经营手法,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活力和激情,为新型农民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与国外农业寻找差距的同时,或可找到中国农业适合借鉴的经验。 要问中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份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农业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可以提供些许参考: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目前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德国相差86年,与日本差60年,与韩国差36年。  相似文献   

6.
汪丁丁 《中国企业家》2006,(12):116-116
与托夫勒以前的三本著作均已有了中译本一样,这部新着旨在探讨知识社会的“财富”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托夫勒而盲,至少可以回溯到1991年,那一年,他出版了《权力的转移》。但是,托夫勒对这一“千年变局”的表象分析,又可进一步上溯到1984年。那一年,他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那是一本在中国引发了普遍的阅读兴趣的著作。在《第三次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托夫勒被多次邀请访问中国。他告诉我们,中国大约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拥有上万年的历史。中国农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养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农业技术进行科学的改造,并且通过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去推动农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我国有着诸多的人口需要农业的支持,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发达的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发挥农业的先进优势,实现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记者出身的阿尔温·托夫勒,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1980年他出版的《第三次浪潮》是中国人很熟的一部书,此书在全球引起极为广泛的反响。托夫勒提出,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为人类社会掀起了第一次的变革洪波;三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则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斗争,使世界经历了第二次变革浪潮;当代技术,经济、政治、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以及其他方面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招来了人类  相似文献   

10.
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写了一本名叫《第三次浪潮》的书。在书中,托夫勒预言,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步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深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2000年10月17日,正在携夫人周游世界的《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先生“游”到了中国,在位于北京国贸大厦的一间网络咖啡屋,与几位中国网络界的代表人物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发言中,有的说:“《第三次浪潮》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有的说:“托夫勒是自己当年最崇拜的人”,还有的说:“托夫勒是背后的中国网络发展之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托夫勒先生喜形于色,简直难以言表。在座谈中,这位老先生大谈网络和IT,却绝口不提标准化问题,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第三次浪潮》中对标…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民收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而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从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逻辑出发,利用1 8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县域农业机械化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相关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着空间差异;农业机械化能够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可以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间接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属于农业文化的类型。传统农业文化不仅是农村的文化、农民的文化,而且也是城市的文化,是官、商、兵乃至知识分子的文化。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历史久远、内涵丰富、贯穿古今,渗透在各个领域,至今仍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发展中处处都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2—2014 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劳动力稀缺的背景下,老龄化虽然加剧了本地农业劳动供给的不足,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诱致性技术变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老龄劳动力较高的农业生产专注度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使得其对农业产出具有正向直接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其他地区老龄化的加剧也加深了本地劳动供给的不足,但表现为正的溢出效应。因此,应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来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对于入世多边谈判中的焦点———中美关于农业问题的谈判,龙永图说,农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入世谈判中,我们做了特殊的处理,如在承诺放开贸易经营权,特别是进口经营权时,我们紧紧把握了一条:对于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棉花、植物油、糖等重要产品的进口采取国营贸易的做法,确保农业贸易不至于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大局和人民生活。他说,入世谈判的结果并不影响我国继续对农业生产实行“绿箱补贴”,而这类补贴占到我国对农业补贴的2/3以上。在“黄箱补贴”方面,通过争取,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达成一个共识:中国今后对自己…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进行财务造假,本文结合经典案例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最后从企业自身、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个层面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农业旅游视角下的中国农业自然资源。认为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辽阔性为农业旅游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多样性为农业旅游提供丰富的发展资源,差异性为农业旅游提供特色的发展平台,自然性为农业旅游提供原创的发展素材,可塑性为农业旅游提供艺术的发展天地。  相似文献   

18.
朱丽 《中外管理》2014,(3):28-35
坊间流传:几年前,IT大佬柳传志到美国谈生意,对方一句“你们中国连食品安全都搞不定,还谈什么信誉”,让他颇受“刺激”,这最终成为他决意做农业的动力——主营猕猴桃和蓝莓的佳沃集团由此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19.
“九五”农业科技攻关重点是什么?山西黎城县读者王三品来信问:听说“九五”农业科技攻关重点已经确定,请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王三品同志:为在“九五”期间进一步丰富“菜篮子”,充实“米袋子”,国家科委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并集中了专家的意见,提出了“九五”农业...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农业保险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实验,情况仍不乐观。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状况,本文从效用层面的角度对其给予解释。假设农民在收入没有达到一定阈值时,其对于风险的偏好随着收入或者财富的增加而趋于规避。因而,对于中国农民来讲,其对于风险的偏好在低收入时往往趋于风险中性,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不倾向于使用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生产中遭遇到的自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