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呼声》月于05月号】设定4%的通货膨胀目标 日本经济将再度陷入通货紧缩——这样的判断正在变为现实。即使在最近的一次经济扩张时期,日本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有人认为日本只要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但做起来很难。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或许形势会好转,但迄今为止没有人愿意主动这样去做,因此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食品价格继续高涨的推动下,8月份CPI涨幅达到6.5%,超过了5.9%的市场主流预期,也突破了7月份5.6%的10年新高点。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中国即将进入“通货膨胀时代”。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和温和的通胀水平,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万有引力定律”同样适用于中国,不断扩张的中国经济终究会出现供给约束,届时将出现通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形势虽有好转,但“拐点”是否出现尚无定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政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即启动经济又不能引发通货膨胀,预防通货膨胀又不能抑制经济复苏。尤其在临界点上把握好政策分寸和力度,是难度极高而颇费思量的一件事情。 坚定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前一段时间,为了治理通货紧缩,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4.
【香港《南华早报》11月11日】在前不久,还没有人认为会出现通货紧缩,正相反,通货膨胀才是经济面临的威胁。在油价和粮价的带动下,多数国家的通胀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5.
赵晓 《开放导报》2004,(2):26-31,36
本文对于从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中国经济的争论、走向及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过热的标准判断,中国经济目前尚未“过热”,只是“预热”,2004年也不太可能过热,但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反转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治理通货膨胀将面临失业、利益分化等许多成本,因此,需要谨慎观察并考虑宏观调控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刘璐 《中国经贸》2009,(20):123-127
事物总是联系的,经济现象之间也总是互相缠结的。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本文认为,通货紧缩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货币经济时代的经济现象。本文试图将我国1998—2002年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作一系统性的研究,从中探寻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而求索消除通货紧缩、恢复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途径,然后讨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8~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困难、三种物价指数连续20多个月负增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负增长超过40个月)。这一现象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为“通货紧缩”。但人们对“通货紧缩”的含义、中国到底是否存在通货紧缩等问题却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物价指数出现连续数月下降就是通货紧缩;有人认为仅有物价指数连续下降还不能算作通货紧缩,还须同时伴随着货币供应量下降,甚至经济负增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不管怎么解释,我认为我国这个时期经济增长困难及物价指数连续下跌是事实,必须讨论通货紧缩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二次报告会上林毅夫教授分析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时认为,中国在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初很可能会再度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一个表象,背后有很多问题,应该利用这次机会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使中国经济快速的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7月14日,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报告认为,虽然2012年的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已降至2.6%,但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未来几年仍然较高,并且在国际国内经济矛盾复杂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以某些短期的突发变化为契机,从结构性物价上涨迅速演变为总量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的一个概念,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被视为通货紧缩。二战后近半个世纪里,西方国家采取了凯恩斯主义政策,经济长期处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人们的注意力几乎转向了通货膨胀,关于通货紧缩的论述比较少。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出现了较高的持续经济增长与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11.
别把通缩治成通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正在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货紧缩的局面正在形成,中国有可能因此进入通缩通道。中国目前正在用各种手段来拉动经济,但也可能因为手段过激导致由通缩迈进另一个门槛——通货膨胀。2008年刚刚过去,通货膨胀带来的痛楚还没有消退,本文对2007年和2008年的CPI上涨进行了综合研究,从宏观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2007-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影响,意在对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弊端做一个提醒。  相似文献   

12.
试析通货膨胀对个人投资理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英 《新疆财经》2009,(5):38-40
2007年以来,CPI数据预示着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而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双双反弹,说明中国正处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之中,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尤其是个人投资理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本文对通货膨胀下个人理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这一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失衡现象,不仅对一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与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通货失衡现象,成为困扰着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由吉林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石教授撰写的《通货控制论》一书就如何控制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综观全书,主要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韩青 《山东经济》2006,22(5):22-25
1997-2002年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9%,然而这一阶段我国正发生着通货紧缩,其中有几年甚至出现负通胀率。这种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现象是与常规经济学理论不相符的。本文对这次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是供给方面的过度生产能力导致了通货紧缩的发生,而不是房产或股市泡沫的破裂所引致,从而得出这类通货紧缩与经济快速增长并存不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北方经济》2012,(1):58-58
在近日举行的“2012中国智库论坛”上,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樊纲表示,今年是我国经济“软着陆”基本完成的过程,初步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5%左右。“通过对过去20年中国经济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经济增速超过9%,国内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低于7%,国内将出现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6.
有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既然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饱受通货紧缩之苦,那么该国经济应当会从物价飙升中受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和其他国家一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下的通货膨胀也同样会危害到日本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上半年GDP增长达到8.2%,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也分别刷新了自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种高速增长引起了经济学家及相关人士的关注。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朝着过热的方向发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但投资还在加剧,因此,中国要警惕经济过热,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另一场合提出了“目前货币信贷增长过猛,要预防出现通货膨胀”的警告。那么,当前部分行业投资猛增是否是经济过热?这种经济过热有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吗?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问题是否已经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有人担心过热的中国经济泡沫行将破灭。不过,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吴军华认为,“中国经济失速论”只是一种幻觉。理由是:北京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其他地方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因此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不过,她同时也分析指出,由于受到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人民币升值以及工资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以往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变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冷热变化之快,让经济学家看不懂。去年以来,中央政府为防止经济的局部过热,采取了财政与货币双紧缩政策。但紧缩政策这根大棒还没有完全打下来,中国经济似乎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苗子。首当其冲的是投资领域。尽管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仍保持在20%以上,但这是从去年第一季度增长近50%的基础上回落下来的,回落之快使人有“硬着陆”之感。紧跟着的就是CPI出人意料地急剧下降,今年1-5月CPI同比上涨率仅为2.4%,低于去年同期的3.3%,更大大低于去年全年的3.9%。尤其让人担心的是,从去年三季度CPI达到峰值后,至今一直呈下降趋势,今年3月以来更已连续3个月出现负增长。这让人不禁想起我国从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大多数经济学家担心的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商品零售物价自1997年10月到1999年6月,连续21个月下降;居民消费连续15个月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GDP增长速度逐年回落,已由1992年的14%降到1999年6月份的7.6%;在被统计的600多种产品中,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库存增加,生产能力闲置,失业和半失业的人数急剧增加。这表明,我国经济处在通货紧缩状态。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扭转,整个经济将有可能陷入萧条状况,出现危机。 通货紧缩是相对通货膨胀而言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持续的普遍物价上涨;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