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     
《浙江经济》2010,(12):13-13
吴敬琏:我所能做的是呐喊 80高龄的吴敬琏,仍然在为中国经济改革担忧。他担忧中国像日、韩等国那样陷入资产负债表危机;他担忧权贵资本经济在中国抬头的威胁;他担忧中国制造业因为升级速度不够快而陷入危机。但他依然坚持对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我所能做的是呐喊。”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7,(24):15-17
用“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5月30日以后的中国股市并不为过。存款准备金提高,印花税提高,连续两记重拳,将如得了“疯牛病”的沪深股市击倒在地,  相似文献   

3.
[妙语]他回到原点,用纯粹的视角看人看物,让他有了不一样的发现和果敢。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造两家世界级500强公司,已经是个“古老”的传说。可是他只身拯救日航,却是发生在每个人眼皮底下的事情。2010年2月1日,稻盛接盘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截至2011年3月,目航盈利创造全球航空公司第一的纪录。对今天被“人荒”、“钱荒”、“电荒”、“心慌”困扰的中国企业,重新梳理这个案例背后的密码,可能会更真切地唤醒中国企业人。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中国内地,“子承父业”仍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对于众多具有家族符号的企业,遴选的接班人,是以“姓氏”为标准的。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双料”首富宗庆后,今年已经67岁。他一手创造的娃哈哈集团,连续十余年雄踞本土饮料企业的榜首地位。  相似文献   

5.
双面严介和     
他是胡润版中国富豪榜的榜眼.然而.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却并没有出现他的名字.他因此被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是是非非”之中,面对现状.他不谈困惑也不谈后悔,“因为我们了解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企业,不是外面怎么说就怎么样”。“不像歌颂一样说得那么好,同样.也不至于像质疑、杂音说得那么可怕。”处在漩涡中.他如是评价自己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融资,融资,再融资。中国的股市从1990年12月19日开市至今,已经走过整整15个年头,上市公司也从当初的“老八股”发展到今天的1564家。美国股市100年的历程,中国股市用了10年就跨越了,伴随这个发展过程的始终是股权分置,但这不妨碍沪深行情的跌宕起伏,封闭了中国股市上行空间的不是别的因素,恰恰是国有股减持。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重庆女人和重庆火锅的故事。何永智也许不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也许不是最会赚钱的人,但她20年前以三口锅起家,到今天却已“捞”了近四个亿。这个“捞”字里大有文章,充满着辛苦,蕴含着智慧,也体现着成功……  相似文献   

8.
刘尚希 《浙江经济》2004,(16):25-25
当前的许多问题是宏观管理不到位所致。不是宏观调控所能解决的。正是政府的宏观管理长期不健全.才有了今天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大前研一博士是一位“全球新舞台”上的杰出表演者,他每天都在观察着世界的变化,并将所洞察到的事实归纳总结起来,告诉他所能告诉的任何人。在国际论坛上,他被认为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还被西方国家看作东方最有影响力的战略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浅谈京剧     
王志华 《魅力中国》2012,(29):17-17
在中国她不是所有人都懂,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她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更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提到她的人都会想到“中国”她诞生仅仅两百年,却是五千年中国文化的结晶,她就是国粹--京剧。  相似文献   

11.
一直来,郎成平教授都是笔者比较敬重的几个经济学家之一(好像丁学良教授也把郎教授列入了他所谓的“中国五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之一),因为他独特的观点,更因为他有些“另类”的“话语”方式。但是这种敬重中的“距离”始终是非常明显的,一如他在繁华的香港,而笔者却在大陆一个相对偏远的大学,因此无论郎教授说什么,怎么说,笔者都好像是一个站在路边的行人,看着郎教授驾着奔驰悍马,扬起一路尘土飞速而去,笔者所能做的事情,大不了也就是感受一下郎教授扬起的尘土,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2.
大前研一博士是一位“全球新舞台”上的杰出表演者,他每天都在观察着世界的变化,并将所洞察到的事实归纳总结起来,告诉他所能告诉的任何人。在国际论坛上,他被认为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还被西方国家看作东方最有影响力的战略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反腐败总给人一个感觉:打得了“苍蝇”,打不了“老虎”,原因何在?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惩治腐败与法制建设”研讨会上,与会者一针见血指出:强化改革,不要忘了强化反腐体制。  相似文献   

14.
因为增选中科院院士落选,“超级海龟”、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向中国学界开了炮:8月17日,他发博文称从此不再候选院士;21日,他说落选不是“学术原因”,并称学界高职称“弊大于利”;22日,他又向媒体曝出海归回国最怕处理关系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一艘航母即将下水、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消息,让国人兴奋不已。不过就在消息传出不久后,4月26日,某知名媒体军事评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反时中国建造航空母舰,支持或反对并不足奇,奇怪的是他反对的理由:“中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海洋国家,造航母用处不大”;“英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都不自己造航母了,觉得花几十亿美元不值,因为它不存在需要用航母对抗的敌人了”;现在中国造航母,如同“小姑娘开悍马,不相称”。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5,(12):11-13
【美国《华盛顿观察》第9期,3月9日】“中国的经济腾飞靠的并不是自身大规模银行体系的支持,而是香港金融体系的保驾,而港资直到今天还在外资的范畴之内。”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的华裔经济学家黄亚声(音译)说,“可以说,是外商直接投资(FDI)扶了中国低效率的金融体系一把。”  相似文献   

17.
与其他企业不同,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司内部,几乎没有人称张绥新为“张总”,而是称他为“张博士”。虽然称学历而不是职位,是大众公司的一项传统,但业内同行和媒体也都喜欢这样称呼他。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不是美国“财富”,许多人不知道中国投资界还有一位冯涛。他是该杂志评出的2001年全球二十五位企业新星,他也是最早把风险投资引入中国并身体力行的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如果国内房地产市场没有经过这轮调整,就认为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缓解,这是得了“政策急躁症”,因为它与现实相去很远。  相似文献   

20.
“今年看来,经济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回落,但明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王小广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认为,2009年才是中国经济真正调整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