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10,(8):66-67
共有6000余名职场人参与了“职场谎言”调查,8成职场人表示自己说过职场谎言,4成职场人表示自己赞成职场谎言。  相似文献   

2.
观察·头条     
《中国报道》2008,(2):88-89
为何要援救巴基斯坦,烈日照台商,我的2008——关于民生的8大展望,满城尽说年终奖,2008牛市是个谎言,拷问“廉价劳动时代”……  相似文献   

3.
谎言的力量     
袁波 《西部大开发》2007,(10):58-59
林彪是官场谎言的集大成者。他曾经说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他的谎言不是躲在屋子里面说的,通常是站在光天化日之下声嘶力竭地对着麦克风喊的。由他嘴里喷出的那些谎言居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了社会的主流话语。后来他摔死在温都尔汗,人们才发现这位“林副统帅”那些将谎言说得像真理一样的东西,原来都是为了他篡党夺权的政治野心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老师撒谎怎么办?我的经验是将计就计。学生对老师说假话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必须设法予以制止。然而,学生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总会编造事实,讲出一套使老师无法回绝的理由,以骗取老师的支持。这时老师只要将计就计,就会使学生的谎言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5.
世事无绝对。一般而言,撒谎是不可饶恕的过错,谁成了撒谎者,人们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工于心计、奸诈狡猾、吹牛骗人……不过,并非所有的谎言都那么不可饶恕,因为有恶毒的谎言,也有善意的谎言;有欺骗的谎言,也有高尚的谎言。哈耶克《改变一生的智慧》有个故事——《警察的"谎言"》,说的是1848年,美国一小镇有个青年因女友移情别恋开枪自尽。死者的六位亲属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政府向群众发布的停水公告中,将停水原因说成是“管网检修”,而隐瞒了真正原因——松花江水污染,引起了市民们的强烈不满。对此,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解释说,这是个“善意的谎言”。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14,(26):20-20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26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故事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啥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最后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久违20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面临人生重要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徐天海 《中国西部》2013,(30):14-14
前几日,武汉章女士的10岁女儿在学校竞选课代表失败,回到家后哭着对章女士说:“都怪你,教师节别人送卡,你硬让我送花,太寒碜了,我没选上就是因为这。”这本是一件小事,然而小中见大,反映出了当前师生关系正面临着“被”世俗化的危险。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教育本来是一种培育人健全成长的高尚活动,它要求教师要在人品学问方面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9.
“喝着好酒,说着奉承的违心话,这就是爸爸这段时问给我灌输的东西。而从前,他对我的教育一直是做个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好孩子。现在,我真就分不清‘是非黑白’了。”即将大学毕业的朱超抱怨着,满脸的苦恼,“爸爸给我的解释竟是,带我四处‘吃喝玩乐’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社会。’”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写了一篇《谎言的力量》,有朋友看后认真地对我说,你应该写一写当今的高校如何说谎。原因是他的一位朋友的孩子,从几家报刊和网络上看了一家民办高校的招生宣传,说是上了他们的学校,不仅可以学到硬邦邦的专业,还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结果一进那所高校,不仅校舍荒芜简陋,就连上课的地方也是脏乱不堪,至于漂亮的人工湖和拥有几百万册图书的图书楼连个影子都没见着,这时他们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已经上当受骗了。  相似文献   

11.
于丹 《中国西部》2012,(15):68-75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他把我架在肩上说,你看,这些花儿闹吗?我说不闹啊。都安安静静一朵一朵开着。我爸爸抓着我的腿,说你抱着爸爸的头坐稳了。然后就围着树跑,跑起来的时候你看那个花闹吗……  相似文献   

12.
霍雨佳 《中国西部》2014,(16):52-55
<正>"我有一个教育梦想。"陆小平说。起初听到这句话,我有些吃惊,仿佛这句话从一个年轻的小学校长的口中说出来,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不禁让我联想到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疑惑,陆小平笑了笑,清了清嗓子,继续着关于他的"教育梦想"的话题,拉回了我游离的思绪。"我认为做教育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教育一定要有一种追求,所以我把它形容成追求理想的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陆小平接着说。在整理录音的时候,这句话我反复听了很多遍,这原本是一句有点咬文嚼字的话,陆小平却说得如此  相似文献   

13.
站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门槛上,遥望10年后中国的教育,不得不先审视已经走过的道路。20多年前,“素质教育”的篝火在中国大地上点燃,并已成为大家共同高举的旗帜。然而,直到今天,“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依然是普通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乃至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的教育悖论和教育谎言。  相似文献   

14.
林毅 《走向世界》2015,(17):116
5岁那年的除夕,我跟几个小伙伴在街上玩耍,有说家里买了猪头的、有说家里买了下货的、有说家里买了肥肉的,到我这儿卡壳了。小伙伴们一阵不友好的笑,让我霎时红了脸。回到家,朝厨房灶台上的那个篮子瞟了一眼,别说肉,连根猪毛都没有,我“哇”的一声躺倒地上打起滚来,哭着嚷道:“我要吃肉、我要吃肉,过年了,还不割肉?”爷娘四目相视,面带愁容,娘久久无语,惟有两行热泪簌簌而下,但还是强打着精神说:“谁说咱家不割肉了?这不是还没腾出手嘛,马上就去!”说着端起一个粗瓷黑碗就出了门,我立马止住哭声,从地上爬了起来,乐滋滋地跟在娘的后面去买肉。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长河上展望未来,有识之士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将无法立足于未来世界。”刚刚走过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探询和质问,有人说,中国教育是二十世纪的悲哀;也有人说,教育的失败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殇;还有人说,教育的落后导致民族的堕落,对教育的应付和冷淡是对人民的犯罪;更有人说,近20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问题……面对着这种种质问,大家不禁对教育产生了疑惑与不解:人们时时刻刻在提创新,为什么却一直未能实现创新?因此我认为要想实现教育的创新首先应有开始一段前奏曲,先实现各种观念(教育观、人才观、传统认识)的创新,同时联系基础的教学行为创新(上好综合课)与教育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一周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1,(27):14-14
卡恩 都是风流惹的祸 IMF前总裁卡恩涉嫌性侵犯案件日前发生大逆转。原告的证词存在谎言,卡恩因此无保释放。法国社会党领导人说.应给予卡恩参加总统选举的机会。最新民调显示,49%的受访者同意卡恩重返法国政坛,45%反对,6%不回答。  相似文献   

17.
我今天一百岁了!”2012年新年第一天,躺在北京朝阳医院病房里的黄苗子先生微笑着说。“据我奶奶说,我出生的时候并不难产,这说明我来到人间时是痛痛快快的,因此当我告别人间的时候,我也希望痛痛快快。”这是一种境界,亦是一种气魄。八天后,黄苗子先生微笑着走了。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侄女吴  相似文献   

18.
“他们哭着说我是好人,庄户人家也都说我是好人、贵人”。郑承镇沉浸在回忆中,非常兴奋。“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我是好人,人们都用白眼看我。”那一刻,他突然觉得,他也完全做个“好人”,被受到尊重。“从此,我的头抬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我跟哥哥元涛说,我已经步入中年了。元涛说,我这60后还自认为是青年呢,你70后算什么、早着呢。元涛说的青年,是心理上的。我说的,是身体上的,不掺杂一点精神因素。前两年还可以通宵喝大酒、熬夜打游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相似文献   

20.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50):20-21
“我们是代表发展中国家而说的,我不想说这位先生无知,他受过良好教育。但我认为对中国提供资金的言论是缺乏常识的,若非缺乏常识,就是极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