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这场金融危机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波及至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封全球尤其是西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造成重大冲击,短期内升级为全球金融风暴。中国目前正处于资产价格上涨、信贷投放过度的经济环境之中,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描述此次危机的发展脉络,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背景的基础上,从强化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等六个方面得出了对中国的警示。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美国经济对于世界整体经济来说影响是重大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金融危机使全球的消费和流动性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整个市场一片低速.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影响,将采用在2009年首次被sT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来构建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以期为在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不仅仅要应对因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损失,更要应对因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甚至全球经济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此,研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股市也逐渐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产生影响。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对中国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对于引导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浙江如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刚 《经贸实践》2008,(12):60-6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风险通过各级金融衍生产品传递给全球,使金融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金融危机集中体现出来,造成了难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前不久美国及欧洲各国政府出台总额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与以往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自由经济原则背道而驰,这充分说明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广泛性。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对浙江省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期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场金融危机可以说是次贷危机的深化,因此对其的思考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介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概况及成因,分析了其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探析其传递途径,并指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以次级贷款危机为起点,迅速蔓延到美国的金融、股市、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并且随着全球经济链条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地,进而演变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基于美国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中国经济、产业、金融、外汇的特殊性,中国政府必须进一步结合自身经济特点,采取积极、合理的政策应对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次贷危机后防止中国资本市场大起大落之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集中爆发后,全球资本市场遭遇了1929年以来最大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随着危机的结束而重新塑造.中国既不存在次贷危机产生的土壤,外部的经济动荡也很难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根本性冲击,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具备稳健运行的坚实基础.中国应积极调整政策,化危机为机遇,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并通过制度建设防止资本市场大起大落,并以此为基础,在新一轮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迄今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在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的进程中,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重。并为我国恰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由美国起源的金融危机也将国际经济步入衰退期,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以及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正在加快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美国和欧洲深陷金融危机,经济实力被削弱,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世界地缘经济和格局发生剧变。美国的经济衰退比较浅,复苏比较快,说美国走向衰退,那就是大错特错了,美国在很多方面保持着很强的实力,美国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只不过美国在全球当中的地位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渗透,已经对全球范围内各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得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这直接对我国出口加工业造成沉重打击.全球消费紧缩趋势突显,我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如何加快对我国物流行业的整合,已成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秩序,金融机构全面陷入困境,迫使人们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在此次危机中,具有衍生品性质的全球期货市场则发挥了特有的避险功能,年轻的中国期贷市场总体上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并为我国一些实体行业的平稳发展和规避危机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作用也为人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解读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实体经济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与美联储先松后紧的货币政策等因素促使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加速其向全球蔓延。金融危机不仅重创美国实体经济,而且通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多种渠道侵蚀全球实体经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日益凸现。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重建全球实体经济,循序渐进调整世界经济失衡。为此,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通过部分统计数据分析和思考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同巴西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危机的影响由虚拟经济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危机发源地——美国,以及其他贸易伙伴国——日本、欧盟的贸易量明显减少。在这种形势下,为稳定经济,促进经济的提前复苏,发展同其他新兴市场如非洲、中东、东盟及拉美的贸易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中国同巴西的贸易重要性、近几年的贸易趋势及金融危机以来发生的新变化,提出对今后双边贸易发展方向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武萌玉 《经济论坛》2010,(5):100-102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机制的机会。本文着重对美国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染途径进行梳理,认为金融危机主要通过流动性传染途径、市场预期传染途径、实体经济传染途径、美元贬值传染途径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