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职务犯罪,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履行或不正当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这不仅严重腐蚀国家肌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败坏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降低国家和政府的声誉信誉.而且直接危害各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经济活动.削弱国家职能.干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的贯彻和实施,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审计行政执法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和人员在审计执法履行职责过程中职务犯罪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审计行政执法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和人员在审计执法履行职责过程中职务犯罪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是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职务犯罪是腐败的表现,其核心是利用职务之便,实质是滥用权力和亵渎权力的行为。要减少甚至杜绝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就需要先弄清职务犯罪的特点,然后对症下药,研究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选择最佳方案、付诸具体行动。在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吴林江  朱孝东 《活力》2005,(10):146-146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共同参与,而且需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我认为要克服一个认识,做到一个具有,五个坚持。克服一个认识是:不贪污不受贿就不能犯罪的模糊认识。在工作中超越职权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也能犯罪。一个具有: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避免在工作中由于不认真履行职责而犯罪。  相似文献   

6.
姜伊岭 《活力》2010,(8):209-210
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 1.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处于“主角地位”。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种监督具体体现在刑法、刑诉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规定之中。在检察机关的诸多监督权能之中,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执法和守法情况进行监督是检察机关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具有更为明显的职能优势,处于“主角地位”。  相似文献   

7.
孟昭华 《活力》2010,(14):215-215
职务犯罪侦查权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依法打击贪污、贿赂以及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逐渐改革.国家法制的逐渐健全,尤其是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的推广,标志着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配置探索出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修订与颁布施行,为审计机关全面履行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提供了更有利的法律保障.并为规范审计行为。坚持依法审计奠定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对于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必须:  相似文献   

9.
高校职务犯罪之审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职务犯罪的现状 高校职务犯罪.即高校党政管理干部利用手中的各种权力徇私舞弊、贪污受贿而触犯法律。高校.曾几何时是人们心目中的一块净土.素有“象牙塔”之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纵向和横向资金有了大幅增加.高校的资金多了.  相似文献   

10.
赵岩 《活力》2011,(13):28-28
近些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象逐渐增多。而现有法律在对农村基层组织成员主体范围、职责性质方面规定不明确,在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与分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该类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起群众对法律的不信任,影响司法权威.也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不仅肩负着查办职务犯罪的法律监督职能,还担负着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职责。文章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模式,着重论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意义及在开展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就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源头治理职务犯罪,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开创检察事业的新局面等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不仅肩负着查办职务犯罪的法律监督职能,还担负着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职责。文章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模式,着重论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意义及在开展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就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源头治理职务犯罪,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开创检察事业的新局面等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岳政军 《活力》2010,(14):65-6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不捕案件说理就是根据这个法条的规定开展的工作。不捕案件说理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经审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后.在向公安机关送达《不批准逮捕决定书》的同时,针对为什么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从犯罪构成、证据、逮捕条件、法律适用、犯罪危害与诉讼风险等方面充分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4.
职务犯罪初查是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的一种权利,大多数职务犯罪都具有隐秘性,不可以当场捉获,而是需要对一些线索进行初查分析后才会成案,职务犯罪初查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职务犯罪初查的合法性、初查措施的强制性及初查结果的证据能力问题在实践与理论应用中仍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对如何处理好运用这些问题上,使职务犯罪初查做到即符合法律规定又符合办案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隋广安 《活力》2011,(16):59-59
近几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象屡屡发生,严重破坏了国家法令和政策在农村的实施,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上访、越级访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本文就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法律适用作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总称。在工程建设中,审批、招标、投标、材料采购、施工、监理、决算、结算、竣工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变成了一个个"黑洞",将有贪欲之心的人拉了进去,在他们"慷国家之慨"时,却以落马而告终。  相似文献   

17.
王冬云 《活力》2011,(5):48-48
效能监察是以企业行政领导为主.由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业务部门配合。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及其效果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实现管理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内部管理控制活动。  相似文献   

18.
韩殿锋 《活力》2011,(11):102-102
安达市地处松嫩平原,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县级市,农村人日占全市总人1:3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呈上升的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一、农村职务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一)现状 2003年以来,安达市检察院立案查办农村职务犯罪案件10件10人.其中贪污案件7件7人.挪用公款案件3件3人,在所办的案件中,“老三位”(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案件2件2人,  相似文献   

19.
金融职务犯罪趋势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严格来说并不是刑法中规定的概念,它是一个类罪,是某些具有职务关联性犯罪的概称,是一种严重违背职责的行为。金融职务犯罪作为其中一种,是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利用职务便利,或滥用职权以及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公私财产所有权或者国家对职务活动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处罚的行为。它主要有贪污、职务侵占、受贿、挪用  相似文献   

20.
刘红凤 《活力》2009,(6):54-54
职务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犯罪的基本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完全背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国家公务活动的廉洁性,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及社会管理职能,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并对国家利益、经济秩序、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管理秩序、行政秩序、司法秩序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